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2021年08月31日19:44:07 财经 1426

日前,福建省商务厅印发了《“福建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一时间,“老字号”“百年老店”成为关注热点。

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97家,其中“中华老字号”企业34家。据统计,2020年省级以上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单从数字上看不算低,但如果细品,仅片仔癀这一家企业,2020年就实现营业收入65.11亿元。这样的份额,彰显了片仔癀的辉煌,却也对比出其他众多老字号的弱小。

时代浪潮中,福建省的近百家老字号如何振兴?如何迎接消费升级?新招式能否擦亮老招牌?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思考!福建老字号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 天天要闻

老字号不等于金字招牌

老字号是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有着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时代浪潮中,每一个坚守下来的老字号招牌,除了凝聚执着追求,更要历经诸多艰辛。

例如在福州东百中心负二层的“八闽老字号主题街区”,近来似乎有点门庭冷落。

“有的老字号经营者,‘好酒不怕巷子深’‘小富即安’,使得企业缺乏竞争的压力和意识,企业老员工延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思维和服务模式,观念更新困难。加上城市变迁等原因,造成了它们逐渐被淘汰的局面。”业内人士分析。

业内人士认为,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字号企业坚守传统产品,在保持老味道、老工艺、老特色的同时,其生产模式很难有所突破,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足以支持扩大经营规模和技术创新的要求。“此外,可能还有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等原因。”

老字号,不等于金字招牌。如何挖掘、传承、培育老字号品牌,拓展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老字号经营者在探索,政府部门也在规划和思考。

传承与创新间的平衡

福建川福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福州名噪一时的闽菜厨师团队“蛤埕一香”。公司负责人之一胡金娟,正是其创办者的后人。

在胡金娟看来,过去老字号吃香,归根结底还是技艺过硬,是消费者对“匠心”的高度认同。但老字号要想赢得长远发展,还得创新。“匠心和创新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做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对大多数老字号来说才是正解。”

胡金娟和她的团队认为,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顺应市场改变,闽菜才能走得更远,老字号也才能真正发扬光大。眼下,一个迫切的需求是,不仅要留住老顾客群体,还要吸引年轻人群体,这是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冲击,同样也蕴含了转型的契机。

川福食品在几经调整后,经营方向逐渐明晰——把闽菜以速冻调理包的形式向市场推广,这样的产品更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并且更容易促进闽菜走进千家万户。专门的研发团队,则负责让改良后的产品更符合大众口味并且营养、健康。

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工业化,是不少希望做大做强的老字号企业的共同选择。

入选第五批“福建老字号”的“耳聋伯”元宵,从最初肩挑叫卖、走街串巷到现在拥有多家店面,从最初的纯手工制作到现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从最初一个人的技艺到现在家族式的传承,也在与时俱进。

林威坚信,创新是手艺人给自己留后路,因为总会遇到瓶颈,只有突破求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而创新不仅是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更包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等。如今的“耳聋伯”元宵也全面“触网”,其产品登陆了永辉生活、朴朴等电商平台,还在微信上开设了“微店”,将原来局限于福州的市场半径,大大延展。

期待实打实的扶持

对老字号而言,依法认定核定、立法保护,只是扶持企业发展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孤军作战的老字号企业难以应对。

今年6月福建省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老字号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报告》显示,尽管老字号数字化探索的步伐整体稳健,但仍有很大的空间。2020年,疫情对以传统经营方式为主的老字号企业造成了极大冲击,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和商业行业中,中华老字号企业有542家,占总数的48%。

这方面,厦门的老字号已经尝到了实在的甜头。

除了为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立法,2019年,厦门市商务局还牵头制定并出台《厦门市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对老字号企业从房屋租赁、宣传展示、申遗项目、创品牌及评奖、改制重组、技艺改造、科技创新、连锁经营、参展参会、技能培训、职称评定、金融服务等众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及补贴扶持。

此外,厦门市百年老字号研究院已经注册成功,将于9月上旬举办成立大会。这将是福建省第一家研究、培育老字号品牌的非政府智库组织。“研究院主要任务就是为老字号会诊把脉、开处方。”厦门老字号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由研究院牵头,进行老字号行业标准的制定,开展培育研究、研修培训,加强本地老字号企业与外省老字号企业的交流推广等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可复制的标品连锁,老字号也不能与高速发展的快消费产业比拼速度,其核心竞争力还是来自那些具有优质生产力的匠人。针对人才短板,老字号研究院不仅关注当代老字号掌门人的培育,还要战略性培养二代、三代老字号掌门人、继承人,以人才建设推动老字号品牌建设。

按照计划,福建省新一批“福建老字号”认定名单将于年底前公布,并在2021年“全闽乐购·跨年购”上进行集中亮相。

为帮助更多老字号“出圈”,福建省商务部门还提出,将借助商务部“老字号数字博物馆”线上平台,打造该省老字号的集中展示窗口,明年计划组织部分老字号企业参加全国老字号专业博览会,支持各地进一步包装老字号产品、建设老字号展示中心、开展“老字号进进博会”“老字号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老字号促消费活动。

(综合:福建日报)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 天天要闻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微成都报道 日前,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原董事长王航因工作原因,于2024年6月起不再担任董事、董事长及专门委员会职务。同时,该行已选举朱韬为新任董事长,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核准。▲图源:四川新网银行官网简历信息显示,朱韬曾任中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