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了七十岁:三衣不穿,三钱不花,三地不去

人啊,一过了七十岁,这日子可就得讲究个新法子了。

老祖宗留下来的“三衣不穿,三钱不花,三地不去”,那可都是生活里磨出来的智慧,现在听起来,还是特别在理儿。

咱就好好唠唠这事儿。


一、三衣不穿:舒服、得体才是关键

七十岁的人了,这身体啊,就像一辆开了好多年的老爷车,各个零件都不那么灵光了。

这时候选衣服,就不能光看漂不漂亮了,得讲究个舒服得体。

咱社区的张阿姨,那可是个例子。

她年轻那会,就爱穿紧身旗袍,退休了还这么穿。

有一回爬山,那衣服勒得紧紧的,喘气都费劲,差点出大事儿。

所以啊,老年人选衣服得注意三点:

1.别穿勒人的“刑具衣”

那些紧身塑身衣、高领毛衣,还有特别窄的裤子,看着是能显身材,可实际上会勒得血管难受,呼吸也不顺畅。

咱就选棉麻这种透气的料子,领口宽松点,袖口有点弹性的,活动起来没负担,也不容易因为出汗得皮肤病

2.别穿瞎显摆的“显眼衣”

不是说老年人不能穿鲜艳颜色,就是那些太夸张的搭配得少来点。

像大红大绿撞一块儿,或者满身印花的T恤,看着眼睛都累。

咱就选米白、浅灰、姜黄这些颜色,低调又有气质,看着还精神。

3.别穿有危险的“危险衣”

像拖鞋、高跟鞋,还有带长穗子的围巾,这些都可能让人摔跤。

我听说有个养老院统计过,百分之七十的老人摔倒都和穿得不合适有关。

所以啊,咱得穿防滑鞋底的鞋,最好是没系带那种,衣物也别太长,不然容易绊跤。

二、三钱不花:守好养老钱才是正经

七十岁以后,挣钱的门道越来越少,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这时候管钱就得精打细算,可不能乱花。

咱邻居王大爷,就因为轻信了保健品推销,把积蓄都拿去买药了,结果买回来全是三无产品,闹了个大笑话,还得自己遭罪。

所以啊,老年人管钱记住三个“不花”:

1.不花冤枉钱,小心消费陷阱

保健品、投资理财、养生讲座这些地方,到处都是坑老年人的。

可千万别信天上掉馅饼这种事儿,涉及到钱的事儿,多和子女商量商量,或者找个懂行的人问问。

2.不花未来钱,守住养老的底线

养老金、医保、存折里的钱,这都是咱晚年生活的保障。

有些老人太疼爱子女,为了给子女买房,把自己折腾得啥都没有,等到自己生病需要钱的时候,就抓瞎了。

所以啊,得留好应急的钱,至少得够六到十二个月的生活费,千万别轻易动本金。

3.不花冤枉钱在健康上,投资自己才是真

与其花大钱去买那些没谱的保健品,还不如把这钱花在体检上,吃点营养的东西,把家里改造成老年人的样子。

装个扶手,换个适合老年人的家具,再请个钟点工来家里帮忙,这些看似小钱,但是能让生活舒服又安全。

三、三地不去: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七十岁的人了,身体经不起折腾,出门可得选对地方。

去年咱们社区组织的老年旅行团里,就有老人去高原那边,结果高反住院了。

所以啊,有三个地方尽量别去,这不是限制咱的自由,是为了咱自己的身子骨着想。

1.不去危险的地方,珍惜自己的命

那些挂在悬崖边的网红景点,没开发的野山,吵吵闹闹的庙会,这些地方安全措施都跟不上咱老年人的需求。

出去游玩就选那些正规的景区,别一个人行动,身边带上点急救药,以防万一。

2.不去爱闹事的地儿,图个清净

像麻将馆这种地方,还有那些家族聚会老吵架、邻里关系复杂爱搬弄是非的地儿,都别去。

这些地方会让咱心情不好。

咱可以多练练字、种种花,或者去老年大学交些朋友,参加点儿活动,多安静平和。

3.不去陌生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才有安全感

长途旅行、跨省去看子女、突然搬到子女住的城市,这些事儿都可能让咱水土不服、语言不通,还觉得孤单。

要不是特别必要,就在咱熟悉的环境里过日子,心里踏实。

人这一辈子啊,七十岁可不算老,那是人生的智慧都攒够了的时候。

咱别老是跟着潮流跑,得知道自己想要啥;

别老搞那些没用的社交,真正的亲情才珍贵;

把咱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地方,这日子过得才能安稳又幸福。

就像咱邻居李奶奶说的:“以前啊,心里总想着给子女留点啥,现在明白了,自己身体好、过得开开心心的,就是对子女最好的帮衬。”

这就是岁月给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