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义坐稳科创板首富,百利天恒造富成色几何?

2024年06月19日00:40:08 时尚 7537

朱义坐稳科创板首富,百利天恒造富成色几何? - 天天要闻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在过去几年中,“创新药寒冬”是一个屡被提及的词汇。但就在这个至今未能真正走出寒冬、且极度“烧钱”的赛道,却诞生了一家股价和净利润双双暴涨的公司,那就是去年初登陆科创板的百利天恒。

近日,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发布,被媒体称为科创板首富的朱义以417亿元登榜,排名63位。实际上,这并非朱义身家的全部。截至6月18日收盘,百利天恒市值约789亿元,按实控人朱义74.34%的持股比例计算,其对应持股市值高达586.54亿元。

要知道,百利天恒去年以发行价为24.7元/股登陆科创板时,市值仅仅99亿元。上市之后,公司股价持续上涨,一度创出215.71元的高点,较发行价飙升近8倍。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公司开发出了多款具有全球权益的创新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且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注射用bl-b01d1成功“授权出海(license out)”。

也正是靠着与百时美施贵宝(下称“bms”)上述授权合作的8亿美元首付款,百利天恒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0.05亿元,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亏损,扭亏为盈。不过,因为投资者质疑公司与bms相关交易的真实性,公司近期收到了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此次扭亏为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授权获取的收入,因此百利天恒的业绩成色受到了一定质疑。在此情况下,做过科研、干过房地产,又因仿制药赚到“大钱”,现在却在创新研发道路上“狂飙”的朱义,还需证明百利天恒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而不是仅靠一次巨额的license-out交易。

从教师到科创板首富

朱义办公室座椅背后的墙面上挂着幅套色木刻版画,是艺术家徐匡1984年的作品《高原的阳光》,画面传递出一位正值壮年男子蓬勃的生命信号。这是福布斯中国一期封面文章中的内容,文章将朱义形容为创新药的中国“马斯克”。

回顾朱义商业生涯,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一样,朱义同样做过不少冒险的决策。公开资料显示,朱义1963年出生于四川内江,在四川大学无线电系、复旦大学生物系分别完成本硕学业后,回到四川大学读管理学博士。

毕业后,朱义曾在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任教,1991年1月任成都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四达生化厂厂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朱义“下海”经商,做过医药代理和地产商。从地产生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后,朱义在1996年创建了百利天恒的前身百利药业,其首款仿制药为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颗粒(商品名新博林)。

抗击非典期间,利巴韦林颗粒成了一款“明星药”。凭借此,到了2003年底,百利药业的规模开始迅速增长,并组建了一支近400人的专业营销队伍。

2006年8月,百利天恒注册成立,其产品版图包含了化药仿制药和中成药制剂板块。

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启动,推动通过药物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

彼时朱义带领企业和上海的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拿到了两个国家新药创制的研发项目,一个是研发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一个是研究用于治疗淋巴瘤的融合蛋白。不过,后来这些新药项目宣告失败。

而朱义率领企业开始正式进入创新药领域的时间点,是在2010年前后。当时,国内多家创新药企密集成立,朱义在公司内部讲话中提到:“世界上只有两种药:创新药和其他。未来,其他药物的利润会将薄如刀片。”

公开报道显示,朱义瞄准的是双抗adc领域。在他看来,创新领域并不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而是即便有一万个、一亿个“臭皮匠”,也难抵一个真正的“诸葛亮”。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做到聚焦,公司选择了肿瘤领域的抗体类药物作为研究方向。

找准了方向,朱义拉开了百利天恒转型的序幕。“2013年,在飞往美国实地调研和考察之后,我们确立了美国前端发现和中国后端开发的策略,并于2014年初创立了我们在美国西雅图的biotech公司systimmune,inc.。”朱义在后来的采访中表示。

以仿制药的盈利投入至创新药的研发,力推创新药的研发成功,是多数医药公司选择的路径。然而,仿制药利润的波动,始终是新药研发的后顾之忧。2017年朱义开始寻求外部资金支持,获得了全球最大医疗投资基金奥博资本的青睐。

2023年1月,百利天恒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24.7元/股,募资总额为9.88亿元。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涨29.76%,报收32.05元/股。

截至6月18日收盘,百利天恒股价已高达196.73元/股,与发行价24.7元/股相比已经涨了近7倍。与此同时,朱义的财富也水涨船高,被媒体冠以“科创板首富”。

对此,他坦言自己很高兴、很自豪。“因为我觉得它在说明一件事情:我们是真正致力于创新,也是真正的在创造财富。当然这个‘财富’是变不了现的,但是它确实是肯定了你的付出。”

依靠一笔license-out扭亏

目前,百利天恒创新药业务尚未产生收入,其业绩仍靠化药、中成药等传统业务支撑。

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近年来,百利天恒的化药、中成药业务的表现并不理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百利天恒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13亿元、7.97亿元和7.03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6.07%、21.33%和11.73%;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90.16万元、-9999.13万元和-2.82亿元。

到了2023年,亏损进一步加大,当年公司营业收入仅有5.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8亿元。

2023年年报中,百利天恒表示,公司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年度营业收入尚不能覆盖相关研发投入及其他开支。并且,2023 年度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化药制剂和中成药制剂产品的销售,新药暂未产生收入。

不过,在连续亏损三年后,公司于2024年第一季度一举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高达50.05亿元,填平了过去三年的亏损还有盈余。

同时,今年一季度,百利天恒营收同比大增4325.45%,至54.62亿元,货币资金从去年底的4.04亿元涨至一季度末的58.26亿元。

财报中,百利天恒表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各项大幅增加,主要系收到bms预付款所致。

这笔至关重要的交易,诞生在去年12月份。当时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bms就bl-b01d1(egfr×her3双抗adc)项目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生效后,bms将向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将获得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

bl-b01d1 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 egfr/her3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正是这款创新药,解了百利天恒业绩的“燃眉之急”。5月22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确认截至2024年3月7日,公司已收到由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

不过业绩暴涨之后,在5月14日,百利天恒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有媒体报道,公司收到监管工作函的原因是有投资者质疑公司与bms相关交易的真实性。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分析认为,监管工作函对公司经营没什么实质性影响,只是监管有问题要求回复,没有认定公司存在问题,也不是实质性处罚和程度,不过,一样需要公司认真对待并及时回复,打消监管关注。

进化成biopharma仍需时日

不难发现,从大额亏损进阶到大幅盈利,百利天恒主要靠的是license-out交易收入,同样以此模式实现盈利的还有在港股上市的康方生物、和铂医药。

然而,众多上市biotech企业频繁利用license out 交易走向盈利,也让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依靠授权交易实现盈利的模式能否持久?

对此,和铂医药创始人王劲松向媒体表示,产品的授权有一次性的属性,但是所有的产品授权里面都包含连续的里程碑收入,还有在接下来销售分成的收入,每个项目和每个交易有不同的节奏。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类似百利天恒这样的biotech,想要实现持续盈利,在授权交易之外,通过重磅产品的商业化持续“造血”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一般来说,成长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biopharma,是大多数biotech的梦想。

据悉,业界通常以“biotech”和“biopharma”来界定创新药企业的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前者以研发为核心业务,在做出有价值的管线后被大药企收购;然后由后者,也就是生物制药公司来完成后期临床和生产、销售。

由于新药研发九死一生,biotech破产、倒闭在行业里并不鲜见。而要从biotech进阶到biopharma,并不容易。

两个月前的采访中朱义坦言,假若百利天恒是bms那样的行业巨头,其实无需选择license-out,完全可以自主完成。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因此,他希望与bms的合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笔资金,更重要的是与这样的行业巨头共同学习,从而建立起百利天恒成为mnc(大型跨国医药企业)所需的强大基础设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此前的药企license-out模式中,无须承担产品生产、临床试验等相关成本,亦无须为商业化结果负责的做法,根据协议,百利天恒子公司systimmune与bms将分担bl-b01d1全球开发费用,以及在美国市场的利润和亏损。

这也暗示,未来几年百利天恒依然需要维持高额研发费用,公司需要在资金方面提前进行筹划。或是因为这个原因,5月13日,百利天恒披露了拟赴港ipo的消息。只是,在融资环境尚未完全回暖的当下,公司能否如愿完成港股上市,仍需进一步观察。

时尚分类资讯推荐

“一心只想赶紧下水把人救上来!”湖北罗田老兵勇救落水少年 - 天天要闻

“一心只想赶紧下水把人救上来!”湖北罗田老兵勇救落水少年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通讯员 常梦星 程洁“听到呼救声,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一心只想赶紧下水把人救上来。”6月25日,谈及23日发生的一幕幕,老兵汪辉依旧毫不犹豫地表示。6月23日下午,一名学生在罗田城区河边不慎失足落水,河道水流湍急,这名学生又不会游泳,很快便陷入了危险之中。正当周围群众不知所措时,正在附近作业的...
揭秘深蹲:膝盖过脚尖?专家教你正确姿势! - 天天要闻

揭秘深蹲:膝盖过脚尖?专家教你正确姿势!

在做深蹲时,膝盖是否可以超过脚尖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许多人坚持认为膝盖不应该超过脚尖,以避免对膝盖造成伤害。然而,最新的运动科学研究显示,这个观点可能并非绝对正确。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膝盖不应超过脚尖。
热点问答|“舌战”在即 拜登和特朗普怎样备战 - 天天要闻

热点问答|“舌战”在即 拜登和特朗普怎样备战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孙丁 熊茂伶 胡友松)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27日将迎来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此前一直隔空打“口水仗”的现任总统、民主党人拜登和前任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时隔近4年将再次登台交锋。  有美国媒体称,这“或是美国数十年来最重要的一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这场电视辩论将如何进行?拜登和特朗...
上海家化要做“中国宝洁”,新任CEO林小海提阿里式打法 - 天天要闻

上海家化要做“中国宝洁”,新任CEO林小海提阿里式打法

界面新闻记者 | 楼婍沁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上海家化的新目标是成为“中国宝洁”。6月26日,上海家化新任CEO林小海出席该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公开阐释了其对于这家百年国货企业的改革目标与计划。林小海是上海家化自2013年起聘用的第四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鉴于他在宝洁和阿里巴巴均有长年的工作经验,外界普遍认为其过...
青春一夏·黑龙江省大学生音乐嘉年华开唱 - 天天要闻

青春一夏·黑龙江省大学生音乐嘉年华开唱

人民网齐齐哈尔6月26日电 (尚城)“青春一夏·黑龙江省大学生音乐嘉年华”于6月25日在齐齐哈尔市水师森林温泉度假区开唱。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等共计12所高校的16支队伍、122名选手,为广大市民游客准备了40余首各具特...
走私香烟、偷逃税款超287万余元,广西这些人受审 - 天天要闻

走私香烟、偷逃税款超287万余元,广西这些人受审

▲广西头条NEWS,广西最独具视角的时政新媒体!6月25日下午,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案,被告人黎某东、黎某有等7名被告人因涉嫌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被提起公诉。庭审现场。来源: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合议庭。来源: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公诉机关指控:2022年至2023年5月,被告人黎某东...
紫裙垂地花映容,吊带轻盈露玉胸 - 天天要闻

紫裙垂地花映容,吊带轻盈露玉胸

在春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大地上,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里,有一位女子穿着一袭紫裙,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花园。她的裙子是深紫色的,如同盛开的紫罗兰般娇美动人。裙摆轻轻垂地,随着她的步伐轻轻飘动,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美丽的
四川一落马校长贪腐细节曝光,痛哭忏悔:我的名字不配印在学生毕业证上 - 天天要闻

四川一落马校长贪腐细节曝光,痛哭忏悔:我的名字不配印在学生毕业证上

6月26日,检察日报正义网发布《四川一落马校长痛哭忏悔:我的名字不配印在学生毕业证上》。“我的名字不配印在学生的毕业证上……”“假如有机会,我会对这些学生说一声‘对不起’……”这是陈方才被留置期间写在忏悔书上的话。6月24日,四川凉山州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清廉凉山”发文,公布了凉山冕宁县泸宁中学校原校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