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41周岁生日的范冰冰,在自己的微博上一口气晒出9张庆生照。
最抢眼的就是脖子上那条“天价海螺珠”。
海螺珠一直被称为“地表最贵有机宝石”。
范冰冰这条项链的每一颗海螺珠都很大颗且饱满,是堪比“鸽子蛋”级别的昂贵。
她的个人珠宝收藏,一直有许多惊喜的素材。
今年过年我们刚一起聊过她的“玻璃种”翡翠手镯,过生日又晒了全套高质量海螺珠,在珠宝收藏上的审美,还是挺过关的。
比如这次大出风头的海螺珠,就不是太常见的流行款。
虽然属于珍珠的类别,但海螺珠并没有“澳白”、“金珠”等市面上常见的珍珠种类出名。
但它在珠宝圈的地位却相当高,在粉色宝石家族里,仅位列粉钻之后。
而它之所以名气不大,也完全就是因为它太稀少珍贵了,所以难以在市场上流动。
外形上它也和普通白色系珍珠差异很大,全身散发充满少女感的软糯粉色,光洁的表面下是流动的火焰型纹路,每一颗都不一样。
之前倪妮拍九月刊封面的时候,就用一身高定礼服裙配海螺珠出镜。
这一款耳饰来自华人珠宝品牌Cindy Chao,用浅金色和柔和淡粉色做搭配,柔和又不缺存在感。
贝壳类出身的海螺珠,最原始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大海螺的样子。
颜色偏樱花粉的色调,据说作为食物来说,这一款海螺的肉也非常好吃。
每次有人在小red书分享吃海螺吃到的珠子,大家都会一拥而上地评论。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恭喜了再说……
海螺珠还有个别名叫“珍珠中的爱马仕”,虽然身处宝石圈,但价格却是比普通钻石还要贵的存在。
汤唯和最会买宝石的“玉婆”伊丽莎白·泰勒,也很喜欢佩戴海螺珠参加大型典礼活动。
珍珠主要分为“天然珍珠”和“淡水珍珠”两大类,而学名为“孔克珠”的海螺珠,就是天然珍珠里的王者。
价格和珍贵程度,都一骑绝尘。
海螺珠作为珠宝被使用的历史并不长,最早被发现也十分偶然,
加勒比海当地人在捕获大凤螺作为食物时,看到了这一款貌美的海螺。
它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哥伦布的航海日志,他把这种海螺珠称为“粉色珍珠”。
但从16世纪开始,随着新世界的发现以及贸易的发展,大凤螺的螺壳被从加勒比海地区,作为压舱物带回欧洲。
富有艺术想象力的意大利雕刻师们,把大凤螺壳雕刻成了各种美妙无比的立体浮雕,深受各界名流喜爱。
这种风潮在1750年到1815年达到顶峰,当时法国的约瑟芬皇后就特别喜欢这种浮雕。
如果说钻石是被“垄断的珍贵”,那海螺珠就是真实的因为太稀少而难以获得和流通。
钻石和许多天然宝石都可以大量被开采出来,但只有海螺珠全球一年最多可产出3000颗,最近两年的数量甚至下降到了600多颗。
因为要连续开采差不多5万只海螺,才能在去肉后得到1颗可用的珍珠,所以成功率完全看大自然的造化。
在培育宝石的领域,目前也无法人工培养出海螺珠的色泽和样子。
钻石因为太多了所以可以分不同的级别,但海螺珠因为太稀少所以都无法分级,只要鉴定是海螺珠就可以卖高价。
所以囤一套高质量的海螺珠,一直是珠宝圈最有性价比的投资。
最早将海螺珠设计成作品的品牌是Tiffany,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蒂凡尼展出了数量众多的海螺珠展品。
而当时蒂凡尼的首席买手昆斯博士,就是这一设计成品的背后推动者。
由蒂芙尼(Tiffany&Co.)订制的八边形深粉色海螺珠项坠及耳饰。
同时,海螺珠也深受名媛贵妇圈的偏爱。
我们之前写过的“珠宝收藏大拿”向太陈岚,就有收下过一整套的海螺珠耳饰+长项链组合。
这种偏少女系的配饰,在她身上居然也出现的挺惊喜合理。
何超莲参加时尚晚宴,也用全套海螺珠首饰配Chanel高定现身。
从耳环、手链到戒指,全部配齐。
因为天然珍珠的属性,让它可以轻松流传百年。
浅粉色的外观也不会像其他白色系珍珠那样放久了容易发黄,所以很适合收藏保存。
做成戒指和耳环款式,是最常见的选择。有一些近乎透明的粉色,非常迷人。
约翰霍普海螺珠收藏中的一颗 现藏于伦敦V&A博物馆。
朱珠之前自拍分享过一枚海螺珠戒指,表示自己很喜欢这种大而华丽的古董款珠宝设计。
许多海螺珠饰品,也会特别设计成可自行拆卸组合的样式,大大提高了百搭实用性。
它也很适合被设计成胸针的形状,配套出席一些正装场合。
丹麦公主伊莎贝拉前段时间,就有佩戴一枚水滴形海螺珠胸针出席皇家活动。
和全套白色西服套装搭配,看起来十分素雅有气质。
伊莎贝拉戴的海螺珠胸针是奶奶玛格丽特二世送给她的洗礼礼物。也是当年亚历山德琳王后送给玛格丽特二世的洗礼礼物。
好啦,今天关于海螺珠的小分享,就聊到这里了。
大家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宝石想了解的,欢迎随时提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