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新锐服装设计师
近年来快时尚品牌的日渐衰弱,设计师品牌的暗自崛起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全新的审美时代来袭了。
拒绝随大流、拒绝统一化,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设计。层出不穷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开始在人群中大放光彩。
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些中国新锐设计师们,欢迎补充~
NO.1
CHENPENG 陈鹏
陈鹏研究生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lcf的男装专业,并在同年保送了皇家艺术学院的男女装设计专业,并在英国伦敦建立了同名品牌chenpeng。
他的设计坚持着One-sized fashion的平均时尚主义,为少数特殊体型人群发声,其设计美学中没有美与丑的分界线,而是突出个人特点。在他的毕业首秀上,这样的设计理念便获得众多关注。
2016年伦敦时装学院的毕业设计上秋冬系列<NORMAL IN NORMAL>,羽绒服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对比胖瘦两种类型人群的身形,chenpeng希望无论是以胖还是瘦为主流的审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别。
在羽绒服上做文章的设计师是少之又少的,似乎我们总认为了时尚与保暖二者不可兼得。实用性也一直是先锋设计师、学院派设计师与市场需求的一个平衡点。
而chenpeng着重于设计羽绒服,在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的同时,很好的平衡了冬季对于保暖的市场需求。
chenpeng 2017SS灵感来源于救生衣,用可漂浮的泡沫粒子代替鹅绒材料,防水面料结合高发泡填充物,来表现身体与外界之间的第二层肌肤。
2020年的秋冬系列《“形”而上》,设计师试图通过缠绕,复制,变形,扭曲去表达情绪的变化。用抽象化的方式传达病态的沮丧和排解这种沮丧的幽默感。
呼吁每个人都能时刻张开双臂,去拥抱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用爱去治愈孤独症,以拥抱与全世界和解。
总有人对于伦敦时装学院有着刻板印象的存在,比如“太商业了”、“头顶上有圣马丁”诸如此类的话语。
但其实你去仔细的研究lcf的网站,你会发现它对于时尚领域会有非常专业的细化,许多时尚的课程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
“太商业了”这样的评论,怎么不能说是一种褒义呢?获得市场的认可可以说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的。
从太多的lcf毕业的设计师身上,我能看到更多就是对于设计和市场平衡的把握。
NO.2
JACQUES-WEI
这是一个非常新锐的中国设计师品牌,设计师JACQUES WEI毕业于巴黎ATELIER CHARDON SAVARD服装设计专业。
毕业后师从Marta Manitovani高定刺绣工坊,这也是他在巴黎学习艺术设计时获得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级定制的实习经历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19年创立同名设计师品牌JACQUES WEI。他的设计风格喜欢运用柔软亲肤的面料、大而流畅的线条,在颜色的选择上多用那些饱和度较低沉稳、内敛、温柔的色系。
印花的设计一直都是JACQUES WEI的设计亮点。
在2021年的春夏系列中,可以看到浪漫和实用是可以兼得的。奢华的面料加上大面积的印花,巧妙的颜色使成熟的女性魅力中带有无尽的浪漫。
Jacques Wei的2021秋冬系列描绘了秩序的矛盾,以及20世纪70年代狂野、自由的爱情,奢华的鸡尾酒会和对地下俱乐部文化的沉迷。
展示了那个年代资产阶级女孩的特性。半个世纪前的音乐、艺术和家具元素被放在一起,产生了不匹配的碰撞。
NO.3
李浩冉/瞿思颖
李浩冉(Haoran Li)与瞿思颖(Siying Qu)毕业于帕森斯艺术学院,之后在纽约成立了品牌PRIVATE POLICY。
两位年轻有为的设计师曾在Alexander Wang, Calvin Klein, Jason Wu、3.1Phillip lim多个知名的时尚品牌积累行业经验。
在校期间两人因为论文合作项目而结识,这其实也是大部分的海外艺术院校都会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合作的机会。
两位设计师想要探讨青年文化在纽约这座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里的体现。
他们认为,他们的设计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体现,而是需要反应当下的实质社会问题。
从社会阶级歧视和环保问题,到对东南亚渔业的奴工现象的批判,从全球化的挣扎的探讨,到讨论扭曲的美国梦。用设计的手段做到为此发声。
在2020年的秋冬系列里,两位设计师就想要谈论美国的毒品问题,那些灰色地带的大型制药公司。
该系列被命名为‘Get Well Soon’意为快点好起来,这是暗指制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黑幕交易的事实。
医护行业常使用的橡胶手套、类似于护士制服的领口剪裁、注射器的装饰、分子结构的印花.......这些元素无一不是取材于制药行业。
他们坚持着通过社会政治信息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用幽默诙谐的手段来暗讽该社会现象。
而在2021年秋冬系列“We Remember You”里,两位设计师向那些曾经从珠江三角洲到加利福利亚的淘金热移民群们致敬。
两位设计师与美国华人博物馆合作寻找这些工人的历史照片,其中许多人在美国的大陆铁路上工作。
他们的设计肯定了这些工人的成就,同时也与当前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犯罪的增加相呼应。
两位设计师被历史照片中工人们所穿的美国和中国传统设计的融合所震撼。
PRIVATE POLICY打破了时尚无形中规定的美学界限,引导人们关注更多的时事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专为那些关心世界的人而设计,在时尚与世界之间搭建了桥梁,让时尚成为了一种宣传手段。
对于正在准备作品集的同学来说,能引发最多设计灵感的莫过于“culture shock”了。
东西方的文化交融与冲击,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和角度,将想法转换到自己的设计当中,也是院校老师所想要看到的。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四个中国设计师皆遵循着自己的追求而设计,也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会在时尚的舞台上用他们的设计来改变世界~
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艺术作品集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