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号,人民日报转发了许昌市监局对胖东来玉石的检查结果,全部合格。鉴定证书有效,毛利率不超20%。人民日报发声的分量自不必多言,也为胖东来与柴怼怼事件做了定调。这种“流量碰瓷”,可谓是“开局一张嘴,举证全靠编”的闹剧。但问题是,这几年但凡是个知名的民营企业家,都会被人拿着放大镜找茬。从前两年,某大v揪着联想“国有资产流失”带节奏开始,到去年农夫山泉钟睒睒被黑,再到今天胖东来被泼脏水,套路一模一样。一是碰瓷成本低,二是企业家自证清白难,耗时耗力,又损失大量的真金白银,让企业家无法专心踏实做事,也寒了人心。这次事件,全国人民都在支持于东来。但该事件也是一个典型,如果不是于东来广结善缘,有较大影响力,被逼到迫不得已奋起反击,该事件又会如何?中国还有许许多多中小民营企业,他们面对类似情况又该怎么办?民营经济是国家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如何保护民营企业家?于东来、柴怼怼事件值得我们反思什么?我们该如何建立一个良性的舆论生态,让民营企业家挺起脊梁?作 者:孙允广、微澜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在这个五一期间,大家都开开心心享受着假期的时候,偏偏网红“柴怼怼”持续造谣抹黑,让于东来在这个五一愤怒甚至绝望。短短的几句话,是一位铁骨铮铮的中原汉子以整个人生的信誉和胖东来的所有商誉为抵押签下的“生死状”。事件的开始,来自抖音博主“柴怼怼”连发多条短视频,指控胖东来存在以下问题:1. 多次质疑胖东来无商不奸,开个超市不可能赚几十亿;
2. 带节奏说胖东来是不当盈利,全靠商超引流,玉石赚钱,赚几百倍暴利;
于是#胖东来卖玉暴利#的话题快速冲上热搜,将胖东来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们对此还发表了言论:“怪不得员工工资高,羊毛出在羊身上!”对此,胖东来先是拿起法律武器,起诉“柴怼怼”,胖东来表示:该账号涉嫌捏造事实诋毁我公司商业信誉,索赔金额不低于500万,并用于公益帮扶。其次,主动公开相关经营数据,并表示顾客可通过权威检测鉴定机构进行第三方检测,如有问题,胖东来将主动承担责任,妥善解决问题,并严肃关闭相关部门,并且所有商品支持无条件退货。但偏偏柴怼怼不依不饶,继续发布“小作文”视频,攻击胖东来,并声称自己遭到了网暴和由胖东来组织发起的水军进攻。在4月29日,胖东来公布案件受理通知书,以“商业诋毁”和“名誉权侵权”为由起诉柴怼怼,索赔金额不低于500万元,案件已于2025年4月25日在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之后,胖东来连发四条公告,将所有针对柴怼怼不实言论的维权行为做出了详细的公开说明。从拟起诉状到列举相关数据、资料回应自证,再到法院立案,最后又连发多条相关公告,胖东来的做法称得上是有理有节有度——用透明对抗谣言;用法律对抗诋毁;用理想对抗功利。但这种做法,并没有换来对方的“认输”,反而助长了对方的嚣张气焰。柴怼怼不仅继续胡说八道,还拿早年间胖东来的那场火灾说事,不断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终于,从5月2日到5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站出来了,在网络社交平台连续发布5条视频,反击柴怼怼。在3日发布的视频中,于东来更是直接喊出“退圈”来发泄心中的愤怒:“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包括抖音平台这种为了谋取利益无道德无底线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对网络企业健康安全的运行有所作为!”但面对于东来的言论,柴怼怼仍没有就此熄火,甚至火上浇油地喊话于东来:“你离开胖东来、胖东来关闭之前把所有的青海料、俄料给人退了,把你们卖出去的那些垃圾东西,几百卖几万卖几千的东西给人退了。”“包括当地政府,这次谁要包庇他,然后就让谁下马。”柴怼怼的死缠烂打、上窜下跳最后让于东来真无可奈何,最后,他清空了此前发布的所有视频,并把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只留下一张图片:“胖东来所有的都是可以公开的、随时欢迎各个方面的调查!……时间会是最好的答案!善良如此艰难远非我想象!”用一句现在的话讲,此时可想“于东来的心理阴影面积”。在于东来无奈地将账号设为私密状态后,抖音平台才姗姗来迟,5月3日晚,抖音根据胖东来提供的材料,对“柴怼怼”进行处罚,封禁投稿权限一个月……这一事件绝对堪称商界的一个“典型事件”,有三个重要问题值得我们审视。
许昌市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2025年1至4月份共销售和田玉商品4177件,销售金额2959.2175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目前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规定明码标价;被随机抽查的在售13件和田玉商品进货手续齐全,进货台账完备,鉴定机构具有合法资质,鉴定证书有效。
但这还不够,柴怼怼对胖东来造成的伤害已经存在,甚至很长时间都无法消除。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网络上有大量的人依然分不清事实,依然对一个合理、合法且创造价值的企业大吐口水。甚至在一些人眼里,认为柴怼怼发布的视频符合言论自由,并且是作为一个公民在对企业进行舆论监督。这是明显混淆言论自由、监督批评与蹭流量、造谣抹黑之间的边界。对于一个公民来说,监督和正当维权值得鼓励,甚至于东来本人也欢迎大众对胖东来提出更多要求和建议。提出质疑、向相关部门举报、产品送检、搜集各项相关证据,这是打假和监督的正常流程。但柴怼怼是怎么做的?在拿不出任何事实证据的情况下发表各种极端言论,通过造谣谩骂,诽谤污蔑来所谓地“打假”胖东来,并以此获得更多的流量关注来牟取个人的利益——靠着持续攻击胖东来,柴怼怼粉丝涨了十几万,直播场均销售额提高了10万元。甚至在于东来和他的团队反复澄清的情况下,不闻不顾,变本加厉!享受这种黑红的过程。当舆论监督被一些流量骗子包装和利用,罪恶就以其名义横行。不仅让那些本分经营的企业寸步难行,也破坏了舆论生态,让更多投机分子开始钻营“流量狂欢”的技巧,整个民营企业生态都会被污染破坏。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开展“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2023年9月,《经济日报》发声,“不能把抹黑民企当成生意”,强调“接下来,对那些曲解、抹黑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不实报道、不当言论,职能部门、相关平台应该坚决亮剑、决不姑息。”2023年10月,最高法发布《关于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其中也明确强调“对于故意误导公众、刻意吸引眼球的极端言论行为,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出版物等传播渠道,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诋毁、贬损和丑化等侵权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切实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今年,国家出台了《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正式生效。民营经济组织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
该法也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置恶意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这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标志着国家将对实干家、企业家的保护落实到法律层面,也是中央保护民营经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可以说,造谣抹黑民企,是与国家政策和法律对着干,必须严惩!《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守护民企的“平安剑”,既然该法出台,不如斩几个类似柴怼怼这样的“恶犬”,以树典型的方式正民心!从4月初针对胖东来的第一条视频到5月3日,这中间产生了近一个月的内容监管真空期。尽管平台在最后出手,下架了29条侵权视频,封了柴怼怼账号一个月,但依旧存在很多不足:1)算法“流量论”明显,缺少对事实的严谨判断。如果在一开始,胖东来公布相关经营数据后,平台就对造谣内容行动,而不是等到事情闹大了,才下场处罚,对胖东来的恶劣影响会少很多。但现在,整个事件发展下来,不论对胖东来这家企业还是对于东来本人而言,谣言扩散所形成的伤害已经不可逆了。2)惩罚力度不够,作恶者依旧横行。尽管平台发公告,做出了处罚,但更多是在舆论已达到一个沸腾态势的情况下的回应,且只封一个月,未有其它的处分。而这样的惩罚很可能给其它靠“黑红”的网红打了个样板,通过造谣、抹黑,实现流量和财富双“丰收”,结果最后仅封禁一个月账号,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而且这次一是因为于东来影响力大,二是他选择“鱼死网破”。那其他的企业家呢?他们没有于东来这么大的影响力和规模,很多类似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了了之?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肆意践踏,对坏人的纵容就是对好人的不公平!也因此,平台不应该把“算法中立”作为借口,所谓的中立,往往最后成为一种包庇。就好比,你在网上购物,平台能说,假货我不管,都是商家的责任吗?你去商场吃饭,商场可以说,餐饮品质我不管,商家凭流量竞争吗?很多人不理解,于东来此次为什么这么重地开怼?其实,他不是跟柴怼怼一个人过不去,他在对整个网络环境发声:谁都可以随便说话、随便抹黑别人却不用负责的时代,老实做事的人到底还能不能活下去?动动嘴造谣,一个短视频就能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击垮一个企业。而企业要自证清白,得打官司,一拖半年起步,要公开数据、还得冒着泄露商业机密的风险,要应对舆论,还得花钱请团队做公关……试问,如果不是失望透顶,于东来这样一个商海打拼超过30年、备受尊重的企业家又怎么会赌上“主动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只为讨一个公道?企业家或许是现实生活中的“强者”,但却是舆论场中的“弱者”。去年,农夫山泉钟睒睒也遭到网暴,当时网络大量谣言针对农夫山泉,所谓的“媚日饮料”“偷税漏税”等不实指控,在算法助推下形成了一场舆论海啸。更令人痛心的是,钟睒睒96岁的母亲因不堪网络暴力引发的心理创伤溘然长逝——这场由算法放大的悲剧,暴露出平台对恶意流量治理的严重失能。所以,算法必须要有价值观,作为公共空间的平台必须要有责任,不纵容作恶是基本底线。3. 社会普遍缺少对企业家群体的全面了解与深刻认知,良性舆论生态的培育至关重要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传统农业社会普遍缺少对商人、企业家的正确认识,几千年的思维惯性,至今仍有影响。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杰出和优秀的代表,教师行业有优秀教师,医生行业有优秀医生,工人行业有劳动模范……而在企业领域,尽管民营经济创造了“56789”,民营企业是中国创新的核心主体,但社会整体缺少企业家正面的典型,甚至认为企业家都是“投机取巧”的负面形象。这与媒体、影视界长期的传播和认知建构有关,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普遍缺少企业家的正面形象。比如,几年前大火的电视剧《狂飙》,里面的男主强哥高启强是黑化的,企业家们也都是偏负面形象的。企业家既然是创新驱动者、就业创造器、财富创造的中枢,那么对企业家的正确认识就至关重要。这种认知既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命题。所以,影视界也好、媒体、短视频也好,应该有更多的反映企业家精神的作品,比如近代工商业代表、实业家张謇、卢作孚等,比如新一代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等。企业家是和平年代的英雄,英雄叙事至关重要。唯有建立理性、全面、动态的认知,才能避免“神化”与“妖魔化”企业家群体,才能够真正释放企业家精神,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对于胖东来被造谣抹黑事件,让人十分庆幸的一点就是,大部分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纷纷支持胖东来和于东来:当于东来直接喊出“退圈”时,仿佛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那个冲向风车的“傻子”骑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则谓之勇,败之则“愚”至极,被人嘲笑,但就是这样,于东来始终留给大众的是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背影。他总是将顾客的利益放第一位,他将企业赚来的钱大部分都分给员工和捐献给社会:在1998年洪水捐出全年利润;
非典时期捐出800万,还亏本卖盐;
汶川大地震他又捐出600万,还带着120万物资和139名员工组成抢险队下灾区;
武汉疫情他捐出5000万,当很多商户在哄抬物价时,他却一律按成本价销售;
郑州暴雨他又捐出5000万,并亲自带队支援现场……如果说美德的小径是狭窄的,恶德的大道是宽阔的,那么于东来一直都走在那条难走的、泥泞的、狭窄的小路上,为众人点亮了一盏明灯。保护于东来,就是在保护这个社会价值观的共识与常识;保护于东来,就是在保护这份无比难能可贵的商业向善;保护于东来,也就是在保护我们每一个人藏在内心的最本真的需求——追求爱与自由的权利!
如果让于东来这样的企业家寒心失望,这将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也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于东来能够继续站出来,保持初心,持续地发声,传递胖东来的价值观,传递商界正气。更希望有无数个企业家站起来,这将是中国经济的脊梁。期待正气、向善的商业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成为共识和常识。[1]. 《开始转移视线了!》,燕梳楼
[2]. 《于东来事件,谁在逼着企业家沉默?》,王智远
[3]. 《关闭胖东来,于东来被逼到退网边缘》,李东阳朋友圈
[4]. 《拒绝碰瓷民营企业》,视频号小记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