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刘青云和倪妮主演的《拆弹专家2》上映之后,反响异常热烈,该片目前评分高达8.0,上映6天票房破5亿,估计三位主演和邱礼涛导演都没有想到,该片竟然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口碑。
《拆弹2》口碑爆棚的原因
作为一部根红苗正,完完全全走港片风格拍出来的电影,尽管该片题材是一部续作,但其成就却远远的超过《拆弹专家1》。
如果说《拆弹1》是港片辉光的夕阳余晖,那么《拆弹2》则预示着港片仍然还有希望。
《拆弹2》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观众口碑,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促成:
1、邱礼涛导演/编剧对于《拆弹2》的全盘把控,情感戏、打斗戏、枪战戏、核爆特效等方方面面都达到了超高的水准。
2、三位主演演技卓越,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3、演员敬业度非常之高,特别是“缺失一条腿”的刘德华,以及为了塑造角色,把自己晒黑的倪妮。
《拆弹2》的大格局
电影上映这6天以来,相信很多观众都看到了许多有关前面两条的资讯报道,或者是电影深度影评。本文作者不打算锦上添花的赘述前面两点,对于演员敬业度这件事,想展开和大家谈谈。
《拆弹2》的格局非常大,剧情跨度也非常大,无论是剧情还是特效都不逊色于好莱坞的水准。
其实,从续集的角度讲,《拆弹2》完全可以拆分成两部电影,如果导演是王晶,或许可以拆分成三部。
一口气看完《拆弹2》,从断腿到背叛,从救赎到核爆,整个观影过程都让影迷跟随剧情心跳加速,犹如坐过山车一般。
剧中刘德华的“断腿”,以及核爆的部分,几乎承担了大部分观众的注意力。
就是这样跨度极大的剧情中,刘德华频繁出现的“断腿”十分吸睛。特别是在医院逃跑的过程,几乎长达20分钟的剧情,展现了这段激烈逃亡戏。
两种截然不同的特效水准:核爆特效和刘德华“拖后腿”特效
电影中因为刘德华只有一条腿,即便是穿上假肢,在镜头面前仍然还是需要“隐藏”一条腿——拖后腿。
这就导致了刘德华在拍戏时,那一条需要“隐藏”的腿必须用绿布裹起来,然后拍戏的过程始终把腿弯向身后。
而问题在于,刘德华需要表演出真正的残疾状态,这需要表演者具有非常强烈的信念,坚信自己确实残疾了。
带着假肢拍戏的全过程,其实刘德华一直是“拖后腿”的状态,残疾的那条腿必须一直弯曲向身后,然后膝盖下还带有一条假肢。
使用一条腿和一条假肢练习走路和奔跑时,“拖后腿”的艰难或许只有刘德华能懂。
但带着假肢拍戏的全过程,刘德华每次对待工作人员都是笑脸以待,只有偶尔膝盖疼得实在难受时,才会忍不住叫出声。
刘德华选择了最难的一种:敬业精神
其实,对于这种拍摄假肢的镜头,在好莱坞还有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当然不会是网上说的那样,真的把脚砍掉,然后拍完戏再接回来),最优的解决办法是,演员只需要穿上用于定位的服饰,利用后期特效即可实现。
比如:郭敬明的《晴雅集》和《爵迹》系列就采用了这个技术。
对于刘德华而言,他完全可以在小腿上穿一条用于定位的裤子,后期直接用特效把小腿修改成假肢即可,这也不需要刘德华艰难的拖着“三条腿”拍戏,忍受膝盖的疼痛。
但这种疼痛感,却恰恰的成就了刘德华的表演,让刘德华穿假肢的镜头更加的真实。所有的疼痛,都被写在了脸上,所有的不甘,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都写在了脸上。
之所以刘德华宁愿穿假肢,也不愿意后期合成特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刘德华的敬业精神,以及邱礼涛、刘德华、刘青云这帮港片的中流砥柱,对“港片敬业态度”的坚守,这就是行业公认的“港片精神”。
无论是从事于演员职业还是歌手,刘德华都是行业公认的劳模,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在行业内首屈一指。
就连在大众眼中,刘德华身上始终都贴有“敬业”二字的标签,这次有网友调侃刘德华在片中的假肢戏份,认为按照刘德华的敬业度,完全有可能是把腿坎了才拍的戏,尽管网友的脑洞比较大,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刘德华的敬业态度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幸好电影行业发展至今,技术进步到了可以后期实现假肢的戏份,但《拆弹2》的核爆特效和刘德华的假肢特效,几乎完全是两个层次的特效等级。
核爆的特效令人震撼到汗毛直立,假肢的特效技术却又运用得十分落后,相比之下,这不禁更加让人敬佩刘德华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