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2020年12月15日22:00:12 娱乐 1231

百度贴吧地震吧,她常年雄踞人文自然目录会员数量第一的位置,可见很多人对地震这一大自然现象是非常关切的。作为一种频繁的地球构造运动,地震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直接影响,甚至多次改变历史进程。亚平宁半岛的庞贝古城,当年就是因为地震引发了维苏威火山爆发,从而被彻底的摧毁。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庞贝古城遗址

为了与地震作斗争,作为世界上地震活动最频繁的日本,诞生了一大批研究地震的专业人士,他们全球在地震研究领域最杰出的。日本的地质和工程力学类学科是全世界最强的,他们到了什么先进程度呢?比如说一处悬崖,上面有一块摇摇欲坠的大石头,日本的科学家就可以用力学知识计算出它在什么时间滚下来。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1923年关东大地震

据了解,日本国在地震预报领域达到全球第一的领先程度。日本国内数千计的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内部安置了强震速报装置,可以在强烈的地震降临之前提前预报数秒到数十秒时间。日本的地质学界认为,地震一般是比较弱的地震波提前达到地面,随后较强的地震波跟进,在强度不同的地震波之间,有数秒到数十秒的间隔时间。而强震速报装置就通过检测到比较弱的地震波,随后立即向人群发出“强震来了”的警告,给人们提供数秒到数十秒的逃生时间。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3.11日本本州岛周边海域强震原理示意图

实践证明,这一预报装置确实是行之有效的,自政府推广安装以来,每年都会进行多次的预报,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比如,2007年7月22日9时41分12秒气象厅在九州熊本市预测到地震,41分15秒预报装置已经发出自动报警的响声,学生们立即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的撤退到安全地带,10秒之后,5.8级地震如期而来。由于提前了10秒有序撤退,这一次地震仅造成2人轻伤。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日本紧急地震速报系统运作流程

日本是当之无愧非地震学科第一强国,但同时,日本也是伪科学大国。日本有一个商人叫做江本胜,其写了一本《水知道答案》,内容是水分子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智慧和生命,大抵还是“万物有灵”的一套老把戏。这本书在日本国内没有正经的出版社愿意出版发行,但是江本胜是一个佛教徒,认识一些佛教界的老关系,所以他找了佛教界的网站帮助推销和售卖。这本书后来进入中国内地,很快与内地的“伪科学界”发生共鸣。


日本伪科学界与内地伪科学界发生积极共鸣的,还有一个思维的“地震云”学说。地震云这个说法,最早起源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曾经盛行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失去了影响力。原因就是日本的科学界出面,公开的批判这一说法。可以说,在日本国,“地震云”学说已经被否定否定掉了,只有寥寥无几的日本“民科”还在坚持这个东西。比如,前奈良市市长键田忠三郎就是“地震云”的极力鼓吹者。他自称研究“地震云”几十载,还成功预报过几次,但是他的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认为他属于典型的“马后炮”,拿不出任何证明自己的客观证据。无独有偶,这个键田忠三郎据说也是一个佛教徒,耐人寻味。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键田忠三郎

“地震云”在日本已经几乎丧失了市场,但是自打传播到了中国内地,还真有一些人深信不疑。我在80年代末期看过一篇很出名的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其中就有众多关于“地震云”的记载。据书中描述,“地震云”现象是被很多民间人士进行记录和研究的。但那时是七八十年代,是一个人们的科学素养普遍还不是很高,怪力乱神、特异功能还很流行的时代,加上那年头没有普及网络,信息闭塞,很多人无法查询科学资料进行考证,对此只能采取半信半疑态度,所以“地震云”学说可以苟延残喘一阵子。但是时至今日,中国的科学界都是彻底的否认该伪科学学说的。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还有不少人把航迹云当成地震云

但民间还是有一部分人继续迷信这一说法,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气象学博士后李汀撰写科普文章进行了很多批判和揭露,为此在网络上与“民科”们争论的异常激烈。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气象学博士后李汀

但无论“地震云”学说的支持者有多少,或者他们有多态度顽固,他们的这一行为,不过是民科妄想界与主流科学界的对抗,如同螳臂当车,永远赢不了。就好比反生物基因人士别看他们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但毕竟代表的是伪科学阵营,所以是赢不了的,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所谓的“地震云”

总而言之,科学界是早就抛弃了“地震云”这一说法的,认为它就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理论。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也发表过文章,认为关于“地震云”的研究既不够严谨,也缺乏事实依据。地质学界著名科学家,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宇津德治、荻原尊礼等人更是明确表示,“'地震云'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伪科学学说,地球内部活动怎么能通过天空反映出来呢?”


云层是如何形成的,是早就有科学定论的。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它们混合组成漂浮聚合物,就是云的形成。而地震是地球内部的地质运动,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了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这个振动的过程就是地震。虽然地震现象会释放出一些地球内部的气体,但是数量都微乎其微,具体成分也不过就是一些常见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这些东西是无法聚合成为云层的。有些人喜欢胡乱的联想,以为地球内部的运动可以间接的影响到大气,这就是没用任何依据的幼稚思维。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馆

而那些依据“地震云”所谓的“成功预报”,更是无稽之谈,根本站不住脚。

揭秘地震云,云层可以预报地震吗? - 天天要闻

寻常的春透光高积云也被误以为是“地震云”

“民间预报家”们说他们看见了“地震云”,就推测出某处即将发生地震,但是学者们却发现,第一,他们预报的地点位置偏离太远。比如,“地震民科”王有义把他在石家庄发现的“地震云”,对应发生在青海境内的地震,这一说法实在难以自圆其说;第二,据科学家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至少500多万次地震,平均下来每天就发生过接近两万次的地震。没有地震的,除非是火星这样内部冷却死掉的行星。只不过绝大多数地震强度都比较弱,没有被大众所知晓。地球上地震的次数如此频繁,“预报家”随随便便都可以成功预报几个出来,所以他们的这些预报根本没有说服力;第三,对所有的“地震云”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都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云层,其形成在科学上皆有依据。甚至还有人把航迹云当做是地震云,闹了大笑话。它们的形状、颜色之所以看起来“千奇百怪”,只不过是人的心理造成的而已。


所以说,“地震云学家”们的“预报”,都只不过是其在自说自话,完全拿不出真凭实据。


作者:怀疑探索者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2025年8部豆瓣评分低的烂剧,《临江仙》《桃花映江山》上榜 - 天天要闻

2025年8部豆瓣评分低的烂剧,《临江仙》《桃花映江山》上榜

《桃花映江山》猫眼热度三连冠豆瓣才5.5分?这届观众真难带。白鹿曾舜晞《临江仙》特效五毛剧情注水,播放量居然压过刘宇宁新剧。古装剧最近集体翻车,权谋戏逻辑崩坏仙侠剧六十多集注水,穿书题材《书卷一梦》开局7分现在也撑不住了。刘学义孟子义被吐槽
杨少华去世,留下2个未解谜团 - 天天要闻

杨少华去世,留下2个未解谜团

2025年7月9日,一年中最热的盛夏季节,94岁的杨少华老爷子走了。网上热议提到最多的桥段是,当天上午他冒着酷暑参加一个饭店的剪彩仪式,下午身体出现不适抢救无效去世。虽然这一点遭到网友吐槽,可在实际生活中,能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的晚年比得过老爷
张译《以法之名》结局烂尾,演员到底有没有“免死金牌”? - 天天要闻

张译《以法之名》结局烂尾,演员到底有没有“免死金牌”?

《以法之名》终于大结局,憋屈到最后一秒。查到最后洪亮发现全家都是狼,万海也死得莫名其妙,还因为烂尾上了热搜。导演发微博承认不足,说演员选择失误正在反省中,这是在说谁呢?剧烂尾编剧导演锅更大,但刚开播时张译演的检察官就不是所有人买账,有观众说张译怎么又来查案,有点腻了。《狂飙》才播出2年,按理说“安欣...
同样演“纨绔子弟”,把章煜奇与吴刚儿子放在一起,差距就出来了 - 天天要闻

同样演“纨绔子弟”,把章煜奇与吴刚儿子放在一起,差距就出来了

扫黑剧中的“纨绔子弟”,向来是块难啃的骨头。演得太浮,像贴了层“嚣张”的标签,演得太沉,又失了那份不谙世事的骄纵。可偏偏有人能把这类角色,演得像是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真少爷”。当然,也有人用力过猛,成为全剧晃眼的“假靶子”。《以法之名》的章煜奇与《狂飙》中吴刚的儿子,分别演绎出不同的效果。把两人放在...
《以法之名》大结局,欠乔振兴一个追悼会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大结局,欠乔振兴一个追悼会

《以法之名》最后四集拍得太仓促了,结局戛然而止。最后一幕,功过相抵的洪亮继续留在十一部任职,也终于被其他同事认可,这让他受宠若惊。可是最后不仅没看到犯人落网后接受审判的样子,很多人很多事也都欠一个交代。
尴尬!特朗普再现“雷人雷语” - 天天要闻

尴尬!特朗普再现“雷人雷语”

当地时间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待了来自加蓬、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的非洲五国领导人。 但是在频繁表示对非洲大陆兴趣的同时,特朗普的种种举动却又在时刻展现他对非洲的“漠视”。 据多家外媒报道,在9日会晤开始前,特朗普致欢迎辞。随后,他请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发言,并称后者为“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