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编辑:法拉
1992年的《新白娘子传奇》火遍两岸三地,白娘子和许仙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
赵雅芝和叶童因为这部剧被观众绑在一起,仿佛真是一对神仙眷侣。
三十年后,这份情怀再掀热潮,可如今叶童的一则动态,却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所有人:她和赵雅芝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两人的真实关系如何?
《新白娘子传奇》是90年代台湾电视剧的巅峰之作,那时候,台湾省电视行业正值黄金期,
台视为庆三十周年,砸重金拍这部戏,融合黄梅调和现代剧情,创新又抓眼球。
赵雅芝当时38岁,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但普通话不标准,年纪也不小了,演白娘子是个大挑战,
最后导演还是直接拍板,她凭这角色成了永恒的“白娘子”。
让叶童饰演“许仙”则更冒险,女扮男装在当时可是新鲜事,
毕竟反串风险大,只是没想到拍完戏,剧火了。
央视引进后更是拿下年度冠军,还输出到日本、越南,赵雅芝和叶童的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在火的同时,也伴随不少的争议,尤其是传出两人不和的消息,
据说他们在剧组的时候关系就不好,赵雅芝当时比叶童还要火,在剧组叶童很吃苦,
加上因为片酬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
只不过这件事被接连的否认,但在这个光环之下,两人却走了不同的路,
赵雅芝演完后选择淡出,回归家庭,事业停摆,
2001年她试着复出,拍了几部戏,可观众还是只记得她的“白娘子”。
到2015年彻底复出时,娱乐圈已经变天,新生代演员层出不穷,
她却像被困在白娘子的光环里,角色单一,戏路窄得让人叹息。
叶童的路子则完全不一样,演“许仙”时,她因为女扮男装被一些人恶意揣测,
甚至连她和老公多年无子女都被拿来炒作,她没理这些流言,用作品说话。
90年代,她跟周润发、梁家辉拍电影,在《倚天屠龙记》里一人分饰两角,硬是靠演技撕掉了“反串”标签,
2003年后,她转战内地电视剧市场,虽没大爆的角色,但演技一直在线。
2023年的电影《我爱你!》让她被更多人看到,
2025年的《浪姐》,更是让她在“老年组”里翻红,叶童的每一步,都在证明她不只是“许仙”。
这差别,多少跟90年代的娱乐圈环境有关,
那时候,女性演员的职业寿命短,过了35岁就难接到好角色。
赵雅芝选择家庭,错过了转型的窗口期,而叶童咬牙坚持,硬是闯出了一条路,
两人的选择,没高下之分,但结果却天差地别。
但在近些年,两人的多次合体,掀起了一股有关于“白娘子和许仙”的浪潮,
《新白娘子传奇》30周年巡演火得不行,门票瞬间被强控,这不只是场演唱会,更是情怀的狂欢。
90年代的观众,如今都四五十岁了,看到赵雅芝和叶童同台,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守着电视的日子,
巡演从城市到城市,带动的不仅是票房,还有当地的旅游和消费,妥妥的情怀经济。
可这热潮背后,也有另一面,情怀是个好东西,但用多了就成了套路,
巡演宣传总爱炒“白娘子和许仙的30年闺蜜情”,让观众觉得两人私下也亲如姐妹。
可这样下去,真的不会消耗“情怀”吗?叶童在苏州站的声明给了答案,
她表示,苏州是许仙和白娘子故事的起点,也是她和这部戏的终点。
她不想再被“许仙”绑着,也不想继续这场情怀的表演,这话一出,等于直接戳破了营销的泡沫。
情怀经济这把双刃剑,捧红了巡演,也让赵雅芝更深地陷入“白娘子”的泥潭,
她在综艺和晚会上,频频以白娘子形象出现,温柔的微笑、古典的装扮,像是在重演30年前的角色。
可时间不饶人,观众再喜欢,也总有审美疲劳的一天,叶童却不同,她早就跳出了“许仙”的框框,
巡演对她来说只是个阶段,结束就结束,没必要拖着,她的退出,像是在提醒所有人:情怀可以缅怀,但不能当饭吃。
叶童的声明,不只终结了巡演,也让赵雅芝和她的关系彻底摊牌,
两人因《新白娘子传奇》相识,之前是邻居,点头之交,拍戏后成了合作伙伴。
说句不太好听的,所谓的“30年闺蜜情”,不过是宣传方为了卖票编出来的故事,
娱乐圈里,这种营销套路太常见了,观众买账,演员配合,生意就成了。
而重复这个形象,像是在迎合观众的期待,可这期待,早就跟现实脱节了,
娱乐圈更新换代快,观众口味变了,如果还在原地打转,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叶童退出巡演,是她对职业的清醒选择:与其被情怀绑架,不如往前走。
“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从30年前的西湖边开始,如今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这不是谁对谁错,只是时间和选择,给了她们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