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湖南长沙偶遇了主持人汪涵,当天汪涵正在一家咖啡店门口正在喝咖啡,他时不时的跟周围的人聊一两句。
这事儿放在十年前,可能还会让人吓一跳。当年那个《天天向上》里坐得笔直、穿得笔挺、说话一本正经又插科打诨的“文化人”,如今坐在长沙街头,穿着拖鞋叼着槟榔跟人侃大山,是不是有点“接地气过了头”?不过别急,背后的故事,其实还挺暖的。
如今汪涵出现在大众视野的频率越来越低了。以前那是天天上节目,逢年过节都有他。现在难得看到一回,还是在大马路边悠哉喝咖啡。这事儿一传出来,不少网友都在猜,难不成涵哥这是提前过上半退休生活了?
从网友晒出的照片来看,汪涵这次可真是“彻底放飞”。上身一件轻薄外套,下身一条松松垮垮的收口裤,脚上一双人字拖,整个人坐那儿一边喝咖啡一边嚼槟榔,气质直接从当家主持人切换成“退休茶话会常驻嘉宾”。
再瞅一眼,桌上那配置也够意思。一个烟灰缸里头搭着半截雪茄,旁边还躺着一个大烟斗,不告诉你这是汪涵,你可能还以为是哪位老文青在过退休生活。
不过最扎眼的,还是他那一头头发和胡子,已经不是少年白的程度了,简直是“半白半黑齐上阵”,再配上法令纹,时光在他脸上真是没少留下痕迹。也难怪有人调侃:这要是《天天向上》的老观众来看,怕是认不出来了。
但要我说,倒也未必是“不修边幅”,更多可能是“活明白了”。汪涵坐那悠哉得很,还能跟咖啡店周围的人聊上两句,说明心态真挺放松。人到中年,有时候不光是身体要松弛,心也得松点。
别看他坐那喝咖啡像个“退休老头”,其实汪涵这回出现在街头,是有“任务”的。
原来,这家叫“手语咖啡”的小店,正是汪涵投资开的。据说这里的员工全是听障人士,顾客点单的时候要么用手语,要么就在手机上打字给服务员看。这种模式在长沙可是相当少见,不只是新鲜,更是暖心。
要知道,找工作对听障人士来说,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公司图省事,压根不愿意接收。而汪涵偏偏就要做这么一件“麻烦事”,从招人、培训,到后续的运营管理,还自己学手语,就为了让听障朋友们也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
这种事,不是哪个明星都能干出来的。明星开店不少,但大多都是奔着赚钱去的。汪涵这个店,从价格就能看出来,完全没打算暴利,一杯咖啡20块,在长沙这样的消费水平里,属于“良心价”了。赚不赚钱无所谓,重要的是把这事办成,把这些员工照顾好。
这次汪涵不是那种“投完钱拍拍屁股走人”的作风。他经常来店里,看看经营情况,了解顾客反馈。为了跟员工顺畅沟通,他还专门学习手语,现在店里常用的手势他都能比得挺溜。
这家店面积不大,但热度却不小。不只是普通顾客,就连不少明星粉丝,也会专门来“打卡”。有人图的可能是碰运气偶遇汪涵,但更多人,其实是冲着这家店的公益属性来的。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听说有一位小姑娘,每次来都坚持用手语点单。她说自己不会手语,但为了能跟店员交流,自己在网上学了好几天,这事一传出来,店里立马多了好几个手语“小白”,大家都觉得:哪怕比划不标准,也是种尊重。
这家“手语咖啡”,其实不只是卖咖啡的地方,更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你能在这里看到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看到陌生人努力去理解彼此,也看到一位公众人物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传递善意。
公益这事很多人嘴上说得漂亮,真要落实到行动,却没人愿意花时间、花心力,更别提亲自“下场”。但汪涵不一样,他骨子里就有一种文人气质,不张扬、不吵闹,却用行动告诉你什么叫“侠骨柔肠”。
汪涵有过一段辉煌的主持生涯。《天天向上》里,他是“知识担当”,每次都能用最幽默的方式讲最有文化的事儿。一张嘴能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又不失观众的笑点,这种能力,放现在的主持人里头,都找不到第二个。
可他从不拿这个当“资本”,反倒总在想怎么用影响力做点什么。早年间,他还拍过纪录片,关注乡村教育,做节目时,也总是三句话不离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他不是喊口号的那种人,是把事做到骨子里去。
再看现在这个咖啡店,表面上是喝咖啡,实际上又是一种文化传递。让更多人了解听障群体,让社会学会包容和尊重,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
有人说,中年是一个“看穿世事”的阶段。汪涵现在不再天天出现在镜头前,也不再那么“光鲜亮丽”,但他的影响力,反而更沉稳、更有厚度了。
现在的娱乐圈,看上去热闹,但能真正“沉下心做事”的人,实在太少。有些人忙着上综艺、蹭热度,有些人一边喊公益一边卖货。像汪涵这样的人,不炒作、不带货,反倒更让人佩服。
结语
汪涵用自己安安静静的方式,干着最有分量的事,有人问,汪涵是不是已经半退休了?
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发光”。以前是镜头前妙语连珠,现在是在街角咖啡店默默守护一群听不见声音却渴望被听见的人。他依旧在“主持”——主持着一场关于善良、理解和尊重的慢直播。
话说回来,你会去“手语咖啡”体验一次吗?留言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