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宴席到家政女工脱口秀:《我有一个想法》发布首期六个创想

2025年04月09日22:20:35 娱乐 422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9日讯 当历史典籍中的红楼梦宴席成为可触摸的烟火气,当甲骨文通过广播体操“跳”进现代生活,当家政女工用幽默自嘲打破职业偏见……这些源于民间的创意星火,即将在腾讯新闻《我有一个想法》生态计划的推动下闪闪发光。

2025年4月8日,腾讯新闻正式发布 《我有一个想法》生态计划,线下发布会汇聚首期六位创想者代表,公布六项聚焦文化传承与社会价值的创意提案。该计划旨在鼓励表达和提出想法,搭建从灵感到行动的桥梁,为好想法找到落地开花的支点,并希望唤醒看见的能力、共情的能力和联结的能力。

腾讯新闻负责人何毅进表示:《我有一个想法》希望联合我们的创作者、合作伙伴、用户一起,持续地发现、记录、呈现、分享和连接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勇敢的、微小的、甚至是“脑洞大开”、“不切实际”的想法。然后,一起用想法启发想法,用想法激发行动,用行动抚平自己、抚平时间。

从红楼梦宴席到家政女工脱口秀:《我有一个想法》发布首期六个创想 - 天天要闻

六大创意提案:让历史可触摸,让边缘被看见

历史从未远离当下,关键在如何激活文化基因。卢冉,生活史作家,一直从事古代饮食和风俗史的研究,他花了六年时间深入研究了与《红楼梦》相关的“曹氏四时食单”。他此次提出打造一场穿越时空的“红楼梦夜宴”的想法,通过结合戏曲表演、非遗漆器与现代艺术设计等元素,构建出一个“真幻交织”的文化现场,让《红楼梦》的宴饮美学化作可品味的烟火气。当卢冉在古籍中寻找味觉密码时,安阳师范学院青年教师龚慕凡正在钻研甲骨文传播,她深知其专业性和晦涩难懂是大众了解甲骨文的主要障碍。为此她创编了一套甲骨文广播体操,但这只是开始,她希望能挖掘更多创意传播方式,比如有趣、有料的甲骨文短视频,让三千年前的符号真正“跳”进现代生活。在这场古今对话中,14岁的中轴线申遗助力团成员杨自若带来了z世代的解题思路。她从小在中轴线上的多个博物馆担任志愿者,对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了解。她创想打造一款北京中轴线主题卡牌桌游,用卡牌重构文化密码,邀玩家在游戏中解锁古建智慧,实现文化传承的寓教于乐。

从宴饮之美的感官唤醒,到甲骨符号的肢体演绎,再到古建智慧的卡牌破译——三个想法将历史的基因解码为可体验、可互动、可传播的现代语言,让文化传承从博物馆的玻璃展柜走向街头巷尾的生活现场。 从红楼梦宴席到家政女工脱口秀:《我有一个想法》发布首期六个创想 - 天天要闻

创想者:(左起)卢冉、龚慕凡、杨自若

关注社会多元群体,需要构建更具温度的支撑系统。梅若,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在十年家政女工帮扶中发现:要打破社会对家政行业的刻板印象,必须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我的舞台。她的想法是举办"家政女工脱口秀"艺术节,让家庭里的"npc"站上c位,用自嘲式幽默刺破社会刻板印象的茧房。当梅若在打破职业困局时,外交学院心理中心主任宗敏正试图解开青少年厌学拒学的“铁三角”。作为北师大心理学部京师学发实验室研究成员,她提出“心纽带tie计划”,构建起学生、教师、家长的三维赋能模型,并希望通过多方协作,为厌学拒学困境提供系统性破局方案。而在上海大学考古文博专业副教授王思怡看来,疗愈心灵的密码或许藏在历史长河里。受国外博物馆疗愈实践启发,她从引介国际案例,到创新本土理念,再到筛选具有疗愈价值的文物在高校博物馆落地实践,希望历史文物穿越时空治愈我们的心灵。

无论是为边缘群体搭建发声舞台,还是编织青少年成长的安全网,抑或在文物中寻觅心灵解药——三个想法共同指向人文关怀的本质:用创新的干预手段,在职业尊严、教育体系和公共空间中构建疗愈网络,让每个群体都能找到被看见、被理解、被治愈的锚点。

从红楼梦宴席到家政女工脱口秀:《我有一个想法》发布首期六个创想 - 天天要闻

创想者:(左起)梅若、宗敏、王思怡 

生态赋能:从“我有一个想法”到“我们共同行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好想法发光需要多方的共同行动。 《我有一个想法》 生态计划将为优质想法提供支持。腾讯新闻作为核心平台,充分调动自身资源,与创想者共创,并助力项目传播,以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同时,腾讯新闻也会邀请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为项目赋能。其中,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凭借其专业能力,为项目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有力推动项目的创新发展与广泛推广。此外,诸如中国文字博物馆、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丽娟实验艺术创造中心、唯品会公益、杨爸图说等生态合作伙伴,也凭借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创想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持与丰富的资源保障。 

从红楼梦宴席到家政女工脱口秀:《我有一个想法》发布首期六个创想 - 天天要闻

当梅若让边缘群体用笑声刺破沉默,当杨自若用卡牌教会同龄人读懂中轴线文化……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意,正在重构文化传承的叙事逻辑:从自上而下的“保护”转向自下而上的“共创”,从精英化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大众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2025年,腾讯新闻 《我有一个想法》生态计划将助力首期六个创想。未来,《我有一个想法》期待更多好想法的涌现及碰撞,也将持续支持富有价值的创想,为它们链接生态资源与公众力量,让每个“小想法”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66岁的麦当娜在母亲节分享了新的全家福,唯独少了一个孩子 - 天天要闻

66岁的麦当娜在母亲节分享了新的全家福,唯独少了一个孩子

母亲节周末对麦当娜来说,是一个奢华的节日,她很享受与孩子们共度时光。这位 66 岁的歌手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洛尔德斯·莱昂是与前男友卡洛斯·莱昂所生, 现在已经28 岁了。与英国导演丈夫夫盖·里奇生了一个儿子,24岁的罗科·里奇曾在中央
资源咖还是实力派?频惹争议的《赴山海》女二李凯馨什么来头 - 天天要闻

资源咖还是实力派?频惹争议的《赴山海》女二李凯馨什么来头

最近,因为卷入辱 华事件的女演员李凯馨,热搜不断,尤其是还影响了其参演电视剧《赴山海》,导致各方粉丝出面怒撕,事情越闹越大。而在这之前,她并不算当红小花,尽管出道多年,实则“雷声大雨点小”,出演的多部作品均扑街收场。直至如今和成毅搭档,参演
正在热播的五部电视剧,《折腰》排在倒数,你在追哪一部? - 天天要闻

正在热播的五部电视剧,《折腰》排在倒数,你在追哪一部?

第五部《绝密较量》主演:张鲁一 / 高圆圆 / 曹炳琨剧情点评:在国产谍战剧普遍陷入“卧底虐恋”的时候,《绝密较量》以一场“无硝烟的科技战争”,撕开了当代国家安全战线的隐秘面纱。这部国安剧,不仅以硬核科技与心理博弈重构了谍战类型,更是真正做
新书爆料:拜登助手曾讨论第二任期使用轮椅 - 天天要闻

新书爆料:拜登助手曾讨论第二任期使用轮椅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杰克·塔珀和Axios记者亚历克斯·汤普森的新书,前总统乔·拜登在总统任期后半段身体状况恶化,助手们曾私下讨论若其连任,需安排他使用轮椅。 Axios周二报道了将....
这部高分剧作促使英国在全国中小学课堂推行“反厌女”课程 - 天天要闻

这部高分剧作促使英国在全国中小学课堂推行“反厌女”课程

在AI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革新生产力的今天,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并渐从纯粹的产能迭代演变为文明的去向。这场革命在创造指数级财富增长的同时,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冲击着旧日的生产关系,新气象所伴生的新问题不容忽视。近日大火的流媒体作品《混沌少年时》聚焦青少年教育的时代困境,引发全球热议。主创以四...
韦唯:从天后到战士,她用伤疤绣出人生勋章! - 天天要闻

韦唯:从天后到战士,她用伤疤绣出人生勋章!

姐妹们,今天咱要聊的这位姐,简直是行走的"人间硬核"——韦唯!这名字一出来,00后可能得愣三秒,但70、80后绝对DNA动了!《爱的奉献》前奏一起,谁还没跟着哼过两句?可谁能想到,唱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天后,自己的人生剧本比狗血剧还
刻不容缓!电影具有“可看性”已经远远不够了 - 天天要闻

刻不容缓!电影具有“可看性”已经远远不够了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谈论电影的“可看性”,因为随着互联网和全媒介的普及,愿意进影院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且已演化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所以必须增强电影的“可看性”。前不久尹鸿教授在一篇短文中则提出:电影具有“可看性”已经远远不够了,还必须具有“必看性”,观众才会如我们所愿义无反顾地走进电影院。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