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镕浩:武汉警界反诈先锋,央视镜头两度聚焦他的故事

2025年02月25日21:10:35 娱乐 2436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敏 蒋晶晶

高考志愿表上填写的“湖北警官学院”,是他对童年刑警梦想最炽热的回应。被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录取,跨校辅修中南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拿下双学位,这名少年终于触到了梦想的轮廓。

罗镕浩:武汉警界反诈先锋,央视镜头两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闻

2021年,警校生罗镕浩如愿加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从犯罪窝点的雷霆出击到讲台上的声嘶力竭,再到志愿服务的尽心竭力,26岁的罗镕浩用四年时间“三栖作战”。累计与同事抓获各类刑事犯罪人员1200余人,开展线下反诈宣讲220余场,为群众追赃挽损超5000万元。2023年以来,他两次荣登武汉市公安局“每周一星”,央视镜头两度聚焦他的反诈故事。

“技术流”直捣电诈迷局

2024年4月17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某高档写字楼内,一场收网行动正在上演。罗镕浩紧盯监控屏幕,耳麦里传来各小组的实时汇报:“1号目标进入电梯!”随着他一声令下,600余名警力突袭3个电诈窝点,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322人,冻结涉案资金7000余万元。

这场被湖北省公安厅贺电表彰的战役背后,是他连续30多昼夜的数据鏖战——通过追踪“电商代运营”诈骗团伙的虚拟身份,逆向破解出4层犯罪网络;分析拆解数万条聊天记录,精准绘制话术图谱。罗镕浩凭借对嫌疑人心理特征的精准把握,层层突破审讯防线,完整溯源犯罪链条,诈骗窝点被连根拔起。

罗镕浩:武汉警界反诈先锋,央视镜头两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参警四年,他的电脑里存着400g反诈数据库,锁着23本写满犯罪心理画像的研判笔记。这样的雷霆出击,在罗镕浩的履历中并非孤例。

“宣防战”跑出光谷加速度

“现在的诈骗套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在高校反诈课堂上,一场情景剧正在上演:从“双11”假快递引诱扫码领取洗衣液,到一步步陷入刷单陷阱,最终竟将“解冻账户”现金藏入微波炉让“快递员”取走。剧情再现了辖区刘女士被“线上诈骗+线下取钱”套路15万元的全过程,连民警乔装加油站职员智擒嫌疑人的细节都被搬上舞台,引得学生直呼:“原来骗子还能将运货车变成运钞车!”

罗镕浩:武汉警界反诈先锋,央视镜头两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闻

为了让反诈知识深入不同群体,罗镕浩给银发族编创“防骗三句半”,为大学生本色出演“网恋杀猪盘”,替企业白领现场破解“钓鱼邮件”……他将犯罪心理学融入宣防,让硬核知识“破圈”传播。

在2024年,罗镕浩带着50余场讲座走进14所高校、20余家大型企业,线上海报宣传覆盖90%社区、高校、企业微信群,全区电诈警情同比、环比均大幅下降,他用“走新更走心”的宣防战术,让光谷的反诈防线越扎越牢。

“警察蓝”点亮“志愿红”

在“光谷志愿红 建功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现场,罗镕浩邀请大学生、企业白领联袂演绎的情景剧引爆高潮。当“网恋少女”被“高富帅”的甜言蜜语迷惑时,身着警服的罗镕浩突然现身舞台,手持反诈手册拆穿骗局:“你确定屏幕对面是真人吗?”最终,由他参与的“藏蓝普法·警彩反诈”项目从64支队伍中拔得头筹。

罗镕浩:武汉警界反诈先锋,央视镜头两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这支青年反诈突击队,将反诈防线铺向高校、企业、社区,从反诈宣传图册到新媒体矩阵,从夜市反诈防骗亭到普法话剧,65场反诈路演吸引数万市民参与,用创意点燃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让“志愿红”与“警察蓝”交相辉映。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反诈防线的延伸点。”荣立二等功、获评“全市优秀公务员”的他,仍然保持着警校生的执拗:凌晨三点的办公室常亮着灯,电脑里不断更新着对诈骗新套路的研判。斩获“东湖高新区最美志愿者”称号的他笑称:“反诈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全民参与。”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