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又开始卷了。11月1日单天两部爆款定档,赵露思和虞书欣这两个顶流女星同天首播,这次是真的要卷出个胜负来了。
不过说实话,这波扎堆上映的剧集水平堪忧。数量是上来了,但质量却成了一个大问题。超过70%的剧集都在玩”颜值+流量”的老套路 ,剧本质量却越发不受重视。
看看这些新剧的制作班底就知道了。《珠帘玉幕》《永夜星河》这种自带顶流buff的剧,光宣发预算就占了总投资的三分之一。这钱要是用来多请几个好编剧,或许就不会出现”演员演技在线,剧情却像小学生写的”这种尴尬情况。
翻看这波定档的剧集名单,更让人不得不说一句:资本市场的审美还停留在十年前。34部待播剧中,古装剧占比达到45% 。同质化严重就算了,还在用那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老掉牙剧情。
市场上倒是也有几部像样的作品。《小巷人家》请来闫妮、蒋欣这样的实力派,《暗潮缉凶》有陈建斌这样的老戏骨坐镇。但这种注重演技、重视剧本的作品反而成了小众货。
现实题材剧本该是最受欢迎的,结果倒好。36部热播剧中,现实题材还不到20% 。那些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好剧本,编剧写出来了,制片人却说”不够爆款”。
视频平台开始疯狂布局短剧市场,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为了迎合用户的碎片化观看需求。实际上是成本压力下的无奈之举。一部短剧的投资额度,还不到常规剧集的三分之一。
再说说这些剧的演员阵容。老戏骨和流量明星强行捆绑在一起,看着就别扭。一个是演技派,一个是流量担当,这种”双保险”策略纯粹是在糊弄观众。
现在的视频平台都在喊”内容为王”,但看看他们的投资方向就知道了。营销费用占总投资的40%以上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难怪观众一次次被”割韭菜”。
制作方都在用大数据分析观众喜好,结果做出来的剧集却越发脱离现实。动不动就是”豪门恩怨”、“天降奇缘”,普通观众的生活故事反而无人问津。
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剧集。制作方总觉得”观众喜欢什么就给什么”,却不明白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近半年的剧集口碑,85%都在及格线以下 。
各大平台争抢排播权,付费会员却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观众用钱包投了票。与其花钱看注水剧集,还不如去看点国外的优质内容。
这些问题不解决,国产剧市场就永远停留在”量产”阶段。平台、制作方、投资方都在互相甩锅,最后受害的还是观众。
对于即将开播的新剧,观众的期待值倒是挺高。但从以往经验来看,开分9.0最后稳定在6.5 的情况太常见了。
这波新剧能不能打破”高开低走”的魔咒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好的内容生态,再多的营销也只是面子工程。
最近热播的剧集收视率一路走低,各大平台坐不住了。可他们想的不是提高质量,而是研究怎么让数据好看点。
产业环境如此恶劣,观众该如何选择?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平台方、制作方和投资方该坐下来好好想想了。
(参考信息来源:《10月31日追更定档日历,1部首播6部热播,明日有2部新剧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