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奥艺术歌曲和中国艺术歌曲间切换,高凌媛歌唱“永恒的爱”

2023年04月03日21:07:31 娱乐 1453

4月2日晚,“永恒的爱”独唱音乐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青年女高音、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师高凌媛演绎了二十余首经典中外艺术歌曲。高凌媛先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德国美因茨国立音乐学院,海外媒体曾赞赏她是“声音具有丝绒质感的优秀中国歌唱家”。

在德奥艺术歌曲和中国艺术歌曲间切换,高凌媛歌唱“永恒的爱” - 天天要闻

“永恒的爱”音乐会上,高凌媛上半场演唱德奥艺术歌曲,下半场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包含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9首风格迥异的作品,包括《鳟鱼》《永恒的爱》等,这些作品将诗歌中对“爱”的诠释与德奥传统音乐相融合。下半场11首中国艺术歌曲来自黄自、赵季平高为杰和岳冰,包括《玫瑰三愿》《幽兰操》《元曲小唱》等,这些作品充满东方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

在德奥艺术歌曲和中国艺术歌曲间切换,高凌媛歌唱“永恒的爱” - 天天要闻

音乐会由旅欧青年艺术家、华东师范大学外聘教师范玥担任艺术指导,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担任导赏。音乐会还首演了华师大音乐理论系副教授岳冰的两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悲歌》《吟诵调·天净沙·秋思》。两首作品的歌词分别选自乐府诗集和元曲小令,保留中国古诗意蕴的同时又加入现代审美。

《乐府诗集·悲歌》第一句“悲歌可以当泣”,让人联想到哭泣的声音,作曲家在“泣”字上加入下行的旋律,模仿哭泣的语调。钢琴声部和弦节奏营造出一步三回头的不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思恋故乡、倦于漂泊的凄楚。作曲家第一段旋律展现诗词的意境,第二段表达现代人对古诗词的畅想。

在德奥艺术歌曲和中国艺术歌曲间切换,高凌媛歌唱“永恒的爱” - 天天要闻

音乐会是“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华东师范大学展示月”的一部分。3月18日-4月2日,共有11场不同形式和主题的音乐会,涵盖了钢琴、声乐、器乐及电子音乐等,包含教师个人独奏、学生独奏重奏,以及师生同台演奏等不同形式。

高凌媛介绍,这场音乐会是一个起点,后续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系、哲学系、心理学系、中文系等院系组建团队,从听觉、视觉、文学、历史、哲学角度共同打造“诗音乐画”多维一体美育课程。“诗音乐画”课程将以华东师范大学为圆心,辐射至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成人教育乃至市民文化普及教育。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提供

来源:作者:吴桐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