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剧《大博弈》收官,观众反馈两极分化,有人遗憾看不到孙和平重整汉重的过程,有人吐槽大结局烂尾,但无论如何,一追到尾观众,对作品都是爱过。
七话在这部剧开播后也多次发文安利,故事聚集的企业改革、资本博弈话题都相当带感,汉大三杰与一些配角群像,刻画得非常出彩,优点颇多。
尤其是田雨饰演的刘必定,该角色挑起来《大博弈》最刺激的一场博弈戏,也展现了资本市场的残酷,有时候,一夜之间,当事人就可以体验巅峰到低谷的距离。
但七话前期也提到过,《大博弈》是一部值得欣赏的优秀作品,却也有无法掩盖的缺点,它像一件走错线的衣服,造型和面料都漂亮,上身后却不那么舒适。
当然,先要声明一句,喜欢作品的优点并不代表认可缺点,提出意见也不代表否定全部,在大结局之际,七话只想聊一聊《大博弈》故事的遗憾。
精简的过程
《大博弈》剧名来自资本博弈,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孙和平、杨柳、刘必定以及海外资本的博弈展开,资本市场的战争,给观众带来无形的博弈。
这种命题,可能会让人想到TVB经典老剧《大时代》,不同的是《大时代》专攻金融市场博弈,《大博弈》则涉及到资本市场各个角落的博弈。
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掰头,杨柳与孙和平带领的汉重、北机因利益与生存捆绑,也因利益与成长分家,两个企业的一把手演绎了一场雄鹰离巢的市场神话。
有各方资本的角力,北机与红星的合作,外有达摩介入,内有汉重虎视眈眈,中间还有大量人才与资源的竞争,中间的勾心斗角与金钱游戏,让人应接不暇。
但很可惜,《大博弈》不断点题“博弈”,却又过度精简了过程,其中以孙和平带领北机走出困局最为典型,观众几乎看不到孙大刀阔斧的改革过程。
抓产品质量,一场戏带过,精简人员,几句台词带过,因为过程无内容可说,北机从困难到即将破产到逆袭一飞冲天,给观众造成了相当快速的感觉。
加上剪辑影响,没注意时间线的观众甚至会产生疑问,前面还说困局到卖酒补贴,怎么突然间就成上市大热股了?这让孙和平的能力展现一直不够燃。
与能力相比,他似乎运气更加突出一点。
老厂长四处无钱可筹,他一接手便通过人脉关系加利益互换从老同学杨柳处借到资金周转;国企改革复杂又困难,连老大哥杨柳都不敢轻易尝试。
但孙和平发起改革计划,没什么阻碍就成功了。想单飞,恰好就碰到一个拖后腿的集团,想在重卡行业一展雄心,恰好就碰到遇到困难的刘必定让他捡漏。
孙和平优秀的管理与资本运作能力,至少有50%都是通过刘必定、杨柳等人的称赞来呈现的,落实到他身上的部分太少,乍看出色,但又始终少个让人振奋的点。
多余的支线
群像故事设置主张剧情与支线剧情很正常,优秀的支线故事,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效果,而有的支线剧情,却让观众弄不懂其存在的意义。
比如,《大博弈》之马家爱情故事。
马怡这条故事线相当“饱满”,马父出轨养私生子,马母热衷搞事业,马怡前与刘必定来了场霸王别姬,后与合作伙伴一路打拼到步入婚姻。
所有人物都给了充足的铺垫,连马父的情人为何甘心当小三,都有前情介绍,但剧马家支线里的所有人物,在整部剧中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马怡与刘必定的爱情,虽然很有虞姬之于项羽那味,却处理得过于仓促,待刘必定入监狱,人物创业、结婚等都脱离了主线剧情,颇有强行关联之感。
因为支线与主线联动性太差,当他们的故事不停地剪辑到汉大三杰博弈剧情时,连原本精彩的主线都受到影响,淡化了观众本被烘托起来的情绪。
将马家爱情故事单独拎出来欣赏,似乎也没什么可取之处。
马父马母的婚姻非常套路化,马怡与于文发的爱情更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一个眼高手低的赌徒搭上富二代逆袭成创一代,靠套路富二代搭档的资源飞升。
然后,他又赢得了这位富二代的芳心,待富二代父亲自行作死后,老婆接手的房地产企业又遇男主相扶带着他迎来人生赢家的结局,我不懂,但深受震撼。
这个故事在传递什么?又有什么样的存在意义?不知。
客观来说,总是出现莫名其妙的支线剧情,也是周梅森编剧的惯性问题,且这个短板往往和年轻人、爱情有关,从《人民的名义》到《突围》皆有体现。
《人民的名义》中周梅森创造了一个90后角色黄毛(郑胜利),原本主创团队是想通过他吸引年轻观众,但播出之后,年轻观众表示求删掉他的戏。
人物的创业史、爱情史和《突围》两个二代的爱情故事一样,既苍白无力又无营养,甚至还因为戏份过多、人设不讨喜严惩影响了观剧体验。
到了《大博弈》,这种现象没有绝迹反而有“青出于蓝”之势,存在感越来越强,获利的认可越来越低,也许,编剧需要考虑一下,有些戏,真的没必要硬写。
潦草的收尾
《大博弈》完结后很多观众吐槽“烂尾”,所有人的结局都交待了,但似乎又全部没交待,节奏赶得就像暑期最后一天才想到要交作业一样,仓促又潦草。
钱芳的死,那么突如其来。
不明白发盒饭的意义,更不明白为何偏偏在北机卷入汤家和事件之际领盒饭,因为没办法帮她摆脱问题,或者不想孙和平被骂甩锅钱萍,所以干脆把她写死了?
出狱后野心勃勃的刘必定,也尾声处也像一个笑话,前脚还在谍战一样的买矿,后脚又突然翻车了,打了个响雷,下了场毛毛雨,还不如直接别出狱。
很多观众没想到钱萍会直接无了,可能也没想到搅屎棍周到能熬到大结局,专业祸害人民的资产100年,归来还是个“廉洁”的老员工,相当讽刺。
周到这样的结局,你可以说很写实,职业上无能但靠玩勾心斗角成为中高层的人比比皆是,但直到尾声都不撕开这层虚伪又糟糕的皮,委实不够博弈。
同样被潦草处理的还有几对中年CP的爱情线,秦、杨这对怨侣突然间就因为生病和好如初,刘、祁前面没见得有什么感情,倒油后居然还能破镜重圆。
资本家的爱情故事,可能是普通人无法共情的吧。
至于观众想看的汉重改革,就不必期待第二季了,孙和平改革北机也只是几句话带过的事情,改革汉重,能开两场内部批斗会,已经算是“详细”交待了。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大博弈》口碑迟迟没办法突破的关键所在,将他们拿出来讨论,也是希望下一部能更好,希望能给出更完美的作品。
好的题材,好的视角,好的演员,甚至不少观众反应原著也很棒,那么多好的东西放在一起,不应该被缺点耽误,成为一部让人惋惜的遗憾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