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曝新预告,张译无声情绪表演让王迅印象深刻

2022年10月01日22:13:48 娱乐 1698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

9月19日,撤侨题材电影《万里归途》发布“危机四伏”版预告。短短两分钟的预告,撤侨危机接连不断,战火场面真实沉浸,紧张感呼之欲出。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首次揭秘出的中国外交官撤侨的幕后故事,远比想象中更惊险,更艰难。

《万里归途》由饶晓志导演,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成泰燊、张子贤、陈昊宇主演,王迅、万茜特别主演,李雪健、李晨、王智友情出演,由上海华策电影有限公司、深圳市一怡以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郭帆(北京)影业有限公司、北京自由酷鲸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将于2022年全国上映。

《万里归途》曝新预告,张译无声情绪表演让王迅印象深刻 - 天天要闻

△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与外交部新人成朗(王俊凯饰)

预告中,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与外交部新人成朗(王俊凯饰),在撤侨途中面临重重险阻,不仅在与边境检察官沟通时屡屡碰壁,还一度通讯中断和大使馆失联,甚至时不时要遭遇反叛军的枪火突袭……

归途未卜的局面,手无寸铁的外交官,将会如何用智慧和沟通扭转局面,带同胞安全回家,令人期待。

△“危机四伏”版预告

面对“致命挑衅”,张译演活有血有肉的外交官

《万里归途》“危机四伏”版预告,呈现了外交官在撤侨任务中面临的艰难险阻,将紧张氛围拉满。尤其是面对反叛军的“致命挑衅”,饰演外交官的张译一段无声的情绪表演,让人看的格外揪心。身前是生死考验,身后是举足无措的同胞,张译眼眶噙泪,将在重压之下的复杂情绪演绎的淋漓尽致。

这场戏也让在场饰演同胞的王迅印象深刻,感叹:“面对恐怖的场面,紧张是人的本能,他的抖,走过去的那几步,节奏呼吸眼神控制的真好,演活了有血有肉的外交官。”

当与王俊凯饰演的成朗争执时,张译那句“我现在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带出这个地方,带回国,这是我的责任”情绪饱满,让人触动。

《万里归途》曝新预告,张译无声情绪表演让王迅印象深刻 - 天天要闻

△张译饰演外交官宗大伟

《万里归途》曝新预告,张译无声情绪表演让王迅印象深刻 - 天天要闻

△王迅饰演同胞

王俊凯此次在电影中饰演外交新人成朗,因为努米亚国内局势紧张升级,撤侨刻不容缓,原本应当天往返回国的他主动申请留下,临时支援撤侨工作,这也是他第一次深入战区,参与撤侨行动。

就像导演饶晓志所言:“成朗具备外交官所需要的素质,只是缺少经验,在撤侨过程中,他和宗大伟两个人有冲突、有和解,是互补成长的。”

《万里归途》曝新预告,张译无声情绪表演让王迅印象深刻 - 天天要闻

△王俊凯饰演外交新人成朗

为求真实,殷桃让对手演员用尽全力掐喉咙

预告中,战争硝烟、穿越荒漠的场面真实沉浸。面对反叛军的威胁,饰演同胞的殷桃和王迅,演绎出了人物身陷绝境时最真的恐惧,代入感极强。这背后离不开剧组和演员对细节的注重和还原。

在拍摄一场被掐喉咙的戏时,为追求真实效果,殷桃让对手演员用尽全力,直到自己青筋暴起,满脸通红为止。面对对手演员“我不想伤害你”的为难,殷桃则一直鼓励对方没关系。

《万里归途》曝新预告,张译无声情绪表演让王迅印象深刻 - 天天要闻

△殷桃饰演同胞

一场叛军互相残杀的戏,因为拍摄场景太真实,让一位经历过战乱的外籍演员片场动情落泪,外籍演员坦言:“这样的事在我们国家正在发生,相似的状况也在我们身上发生过。”

这段花絮也让许多网友备受触动,有网友有感而发:“剧组为还原真实很用心,心疼这位演员,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才知道有多痛,希望世界和平,没有硝烟。”

《万里归途》曝新预告,张译无声情绪表演让王迅印象深刻 - 天天要闻

△撤侨幕后远比想象更惊险更艰难

审读:谭录岗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