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古装大剧,把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2022年10月01日15:46:17 娱乐 1764

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是近期最火的两部古装大剧,一部是金庸武侠巨制,一部是悬疑探案剧,可以说各有特色,但把两者放在一起,差别十分明显。

从剧情上来说,唐朝诡事录显然更有优势。

飞狐外传当然精彩,但是金庸的作品毕竟已经流行了几十年,所有的剧情和包袱都为观众所熟知,不存在任何的隐秘感。飞狐外传的编剧也是不太高明,不仅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而且细节上更是错漏百出,很难让广大的金庸迷们心服口服。

同样是古装大剧,把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 天天要闻

比如苗人凤卖菜这个情节,堪称全剧最大的败笔。林申版的苗人凤,不知道什么原因,身为清朝侠客居然梳了一个明朝的发饰,还大模大样地跑去菜市场卖菜,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面佛什么时候落魄到这个境地了。

同样是古装大剧,把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 天天要闻

唐朝诡事录就不一样了,新颖的探案故事,武力值爆棚的中郎将加上机智无双的狄公弟子,联手揭开一个个谜底,紧张刺激有趣,逻辑上丝丝入扣,服化道更是精美绝伦,细节处也是一丝不苟。

从对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来说,也是唐朝诡事录更能吸引人。

飞狐外传里面的胡斐,在原著中慷慨豪迈,洒脱不羁,诙谐幽默,是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大侠。但编剧却把他改成了呆呆傻傻的普通人,身上毫无闪光点可言,武功也是平平常常,观众很难感受到其超群的品质,并带入其中。

同样是古装大剧,把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 天天要闻

两位女主就更让人失望了。袁紫衣从灵秀爽朗变成了沉默寡言,程灵素从机智无双变成了小家碧玉,魅力值大大降低。

唐朝诡事录就不一样了。主人公卢凌风刚出场时高傲固执,却不失侠者气概。面对挫折,能屈能伸,在一次次的查案中逐渐变得通情达理,性格上的缺陷得以弥补。主人公是在不断成长着的。他的武功虽然没有李元芳那么所向披靡,却也是一时之选。一次次和坏人斗智斗勇的搏杀,看得人十分过瘾。

同样是古装大剧,把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 天天要闻

从故事的节奏上来说,还是唐朝诡事录更胜一筹。

改编版的飞狐外传太磨叽了,一部具有家国情怀的小说硬生生变成了痴儿怨女谈情说爱的通俗电视剧。编剧还嫌不够,不停得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制造矛盾。比如胡斐写信给袁紫衣,希望能约在城外见面,解释清楚误会。但编剧却偏偏要一波三折,先是让胡斐苦等,接着让袁紫衣的傻师妹穿梭其间来回通报,还劝说袁紫衣要如何如何接受对方的好意。袁紫衣打了一回木鱼,终于在师父的劝说下前去见胡斐。一段几分钟就能说明白的戏,偏偏延宕了十几分钟,但展现出的实质性内容并不多。

同样是古装大剧,把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 天天要闻

唐朝诡事录就大不相同了,节奏快到飞起。飞狐外传完全可以开两倍速来看,丝毫不耽误理解剧情。但唐朝诡事录却是不能提速的,信息量太大,而且能省的地方绝对不会产生多余的枝节。比如石桥图案中乞丐提供了一个细节,看到杀死路公复的是一个僧人。卢凌风立刻调查了和路公复有往来的僧人,结果通过口头转述就把僧人的嫌疑给排除了。剧情密而不杂,让观众看了不会觉得厌烦。

同样是古装大剧,把飞狐外传和唐朝诡事录放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 天天要闻

当然,新版的飞狐外传虽然有众多缺点,但却不是一部烂剧。几个次要人物的表现就可圈可点,剧情虽然有很多前后矛盾逻辑不统一的地方,但作为网剧,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总的来说,中规中矩。但和唐朝诡事录相比,无疑差了很多。如果新版飞狐能达到6.7分,那么唐朝诡事录至少能够达到7.6分。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