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2022年07月13日17:50:39 娱乐 1199

2021年8月9日,《乡村爱情》中饰演“刘大脚”的演员于月仙在内蒙古阿拉善拍戏时不幸遭遇车祸,最终不治身亡。

网友们在哀悼的同时,也发现了于月仙和张学松之间的神仙爱情。

张学松和于月仙相识于大学时期,从1992年到如今,携手走过29个年头了。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期间他们经历了异地恋,经历过吃泡面的生活,生活中的种种磨难都没能将他们分开,反而让他们的爱情更加闪闪发光。

于月仙的家庭遭遇了很多不幸,弟弟八岁时患上了罕见的脊椎病,为了弟弟,于月仙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张学松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妻子,拼命工作赚钱,主动放弃生育孩子,

她对妻子承诺:我会把小舅子当成亲儿子一样对待。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帮助小舅子找到可以医治的医院,在他新婚的时候提前两个月前去帮忙,

在妻子离世后,丈夫张学松的选择,更是令人泪目。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张学松和于月仙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同班同学。

在学校时,于月仙成绩突出,聪明又能干,被同学们推选为女班长。

张学松同样有才华,是班里的佼佼者,被当选为男班长。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因为工作的原因,张学松经常喝于月仙一起开会,讨论事情。久而久之就对彼此产生了情感,确定了恋爱关系。

如同大部分都校园恋情一样,张学松和于月仙的恋爱单纯而甜蜜。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有一次,于月仙想吃鱼,于是两人翻出了所有的人钱到菜市场买鱼,但是当时新鲜的鱼并不便宜,两人的人钱根本不够买一条鱼。

张学松发现,那些死掉的,肚皮朝上的鱼价格很便宜,于是提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决定站在鱼摊旁边,等鱼死掉的时候再说去买,这样就可以用低价买到新鲜的鱼了。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于是两人开始在旁边聊天,还不忘时常瞄几眼鱼池,看有没有死掉的鱼。

最终鱼摊老板看不下去了,对他们说道:“你们别等了,这个拿走吧。”说着就捞起一条鱼以低价卖给了他们。

两人非常高兴,拿着鱼回去做了一顿红烧鱼吃。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除此之外,于月仙和张学松与班里同学的关系都很好,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唱歌,直到天亮。

冬天的时候,大家还会通过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去拿老师的大白菜做饭,

拿到之后做个菜,开几瓶酒,抱着吉他唱首歌就开始高谈阔论自己的理想,不经意间又到天亮。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这些都成了张学松和于月仙的美好回忆,一次次的活动也拉进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毕业后,于月仙开始从事演戏工作,张学松也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两人也曾因此分隔两地。

一次,由于拍戏的原因,张学松曾对于月仙产生过误会,闹出了大乌龙。

在于月仙出现《乡村爱情》期间,曾经于“刘大脑袋”的扮演者刘流因为交流剧情走得比较近,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媒体知道后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地报道了这件事情。

张学松看到新闻后信以为真,怒气冲冲地跑到剧组质问于月仙,

于月仙看到恼羞成怒的丈夫一时间不知所措,留下了委屈的眼泪。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随后,他向丈夫解释,自己和刘流只是因为工作原因才走得近了些,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虽然误会得以解除,但是张学松大闹剧组的事情依旧传得沸沸扬扬,甚至传到了赵本山老师的耳朵里。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赵老师十分生气,斥责张学松赶快向于月仙道歉,这件事才得以翻篇。

从这件事足以体现张学松对于月仙的在意程度,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得起考验。

最让人钦佩的,是张学松对于月仙的包容和理解,甚至愿意对她的家人施以援手。

于月仙出生于内蒙古赤峰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父母都非常重男轻女。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于月仙是家里的大姐,从她出生后,母亲又生下了两个妹妹。

家里一直没有男孩,这让于月仙三姐妹和母亲没少收父亲和亲戚的白眼。

于月仙的母亲观念也很传统,面对父亲的责骂她从不敢还嘴,逆来顺受。

在于月仙12岁那年,母亲终于生下了一个弟弟,父亲很是激动,给他取名为户口本,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父亲开心地对儿子说:“你是我们家的户口本,你的三个姐姐都没用,她们都是要嫁人的!”

即使父亲重男轻女,于月仙依旧对弟弟很好,小时候的弟弟十分阳光淘气,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然而一切都在弟弟八岁那年发生了改变。

八岁那年,于弟弟的脊椎突然开始弯曲,行动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身体上的疾病让他变得不再爱讲话,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沉默寡言。

从8岁到18岁的十年之间里,于第第的脊椎的弯曲程度在不断地增大,到了18岁那年,脊椎已经弯曲了174度。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由于身体的极度变形,于弟弟每天都只能用手撑着地走路,久而久之手掌都磨出血来,看着血肉模糊。

脊椎弯曲导致于弟弟的气管受到了压迫,呼吸都有些困难,更别提说话了,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因此与弟弟说话都是断断续续的,家人开始时还以为于弟弟是故意如此,父亲还曾训斥他:“好好说话!”

于弟弟的痛苦可想而知。

为了给于弟弟医治,于月仙和家人一直都在到处求医问药,只可惜这种病太过罕见,始终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父亲眼睁睁地看着家里的对面患上这样的怪病,又没有医治的办法,渐渐开始绝望了,

有时他会抱怨地说道:“唉,死了算了”。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也许这只是他一句无心的话,但作为女儿的于月仙听到后依旧感到刺痛不已。

为了早日攒到钱给弟弟治病,于月仙没日没夜地工作,把自己的档期安排得满满当当,丝毫没有休息的时间。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张学松也很体谅妻子,丝毫不介意和她一起过苦日子,自己也拼命工作,为于月仙减轻压力。

在于月仙最难的那段时光里,张学松一直陪伴着她,支持和鼓励她,并且不遗余力地帮助他弟弟寻找医院。

当时的于月仙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工作攒钱救弟弟上,根本没有时间考虑生育自己的孩子,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张学松没有埋怨,反而主动提出可以不生孩子,把小舅子当成亲儿子一样对待。

张学松的做法让于月仙感动不已,在一档节目上,她表示自己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公和婆婆,没能为他们剩下一男半女。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幸运的是,张学松和他的家人都表示理解。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张学松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能够医治于弟弟的医生。

张学松在一则医学报告中发现,南京一所医院中有一位专门研究脊椎病的专家,专门一直于弟弟这样的病人。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得知这个消息的于月仙激动万分,立马做飞机赶回老家,接到弟弟个父母后有连忙赶往南京。

进入医院后,于月仙在医生的指示下带领弟弟做了检查,医生看到检查报告是时候却皱起了眉头。

医生表示:这个病人的情况太特殊了,我没有把握能够治好他。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医生对于月仙等人说道,于弟弟的脊椎已经严重弯曲到174度了,而他治疗过最严重的病人也只有128度。

如今于弟弟的所有内脏已经收到了严重的挤压,即使两年后能够活下来也会导致重度瘫痪。

医生还说,这个时候动手术十分危险,很有可能上了手术台就下不来了。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父亲听到医生的话后呆住了,母亲则开始不停的哭泣,

于月仙也陷入了慌乱之中,她依旧努力让自己保持理智,因为他还需要照顾家人的情绪。

那时候的于弟弟才刚刚18岁,在这个如朝阳般灿烂的年纪,他却需要面对生于死的考验。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在于月仙和弟弟聊天的时候,弟弟告述她,他想去做手术。

弟弟说:“如果失败了,那我也只是少活两年的时间,如果成功了,那我就可以重新获得健康,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于月仙被弟弟的勇气所感动,弟弟与命运做了一个赌局,她则表示愿意成为弟弟的后盾。

他告诉弟弟:“你尽管去做手术,如果你发生了什么意外,一切都由我来负责;如果你没能治好,终身瘫痪了,那我养你一辈子;如果你治好了,我也养你一辈子。”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在姐姐的鼓励下,于弟弟怀揣着希望走上了手术台。

幸运的是,于弟弟的手术很成功,病情逐渐好转,恢复了健康,

到了适婚年轻,家里还给他张罗了一门婚事,从此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在弟弟结婚的时候,张学松还专门提前两个月赶到,帮忙布置。

弟弟病情的好转让于月仙的家庭回归到宁静幸福的氛围中,于月仙和张学松的压力也随之减轻了。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然而天有不测风雨,灾难又一次降临在这个家庭中。

2008年,于月仙的父亲被检查出患有“纤维肺”,是由于年轻时长期在粉尘环境下工作导致的。

这个病堪比于癌症,没有办法彻底根治,患上这个病的人普遍在一年内死去。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医生建议于月仙等人把他带到海南地区生活,那里空气清新,对他的病情有好处。

张学松知道后,立马在三亚给老丈人买了一栋房子,并且立马安排他入住。

即使三亚环境好,但还是无法阻止于月仙父亲病情的逐渐恶化,没过多久就需要呼吸机来维持正常呼吸了。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也许是感受到自己时日无多,于父开始思念故乡,想要回家。

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于月仙召集所有的亲戚好友,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将父亲送回家。

她安排父亲先乘坐飞机从三亚飞到北京,然后再从北京回到内蒙古,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于月仙在每一个地点都安排了足够的人手和医疗队伍,在老家给父亲摆好了接风宴。

每一个环节,于月仙都做了严密的把控,并且专门在飞机上放置了一台呼吸机。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的呼吸没有问题,却在飞机上突发心梗,抢救无效,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意外,于月仙悲痛不已,但她强制另自己镇定下来,按照计划将父亲送回家,完成他的愿望。

父亲离世后,于月仙格外珍惜和母亲共处的时光,决心要好好地照顾她,带她吃遍四方,玩遍四方。

然而没等她兑现她的承诺,意外就降临在她的身上。

2021年8月9日,于月仙在内蒙古阿拉善拍戏的时候不幸遭遇车祸,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0岁。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8月13日,张学松在甘肃金昌为于月仙举办了告别仪式,于月仙的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悼念,送她最后一程。

考虑到于月仙母亲的身体状况,张学松并没有把于月仙离世的消息告诉她,

直到她从电视上看到追悼会的新闻,才知道女儿不在了的消息。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8月26日,张学松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一段视频,称于月仙已经在北京都到了安葬,

并且代为感谢媒体和大众们对于月仙的关心。

起初网上有传言称于月仙会葬在赤峰,于是有不少人专门提前去打卡,

张学松不愿意妻子被人打扰,于是把她葬在了北京一个安静的地方。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于月仙的墓是夫妻墓,另一半是张雪松为自己准备的。

在于月仙的墓前放的遗照是于月仙年轻时候的照片,旁边摆放了一些她生前爱吃的零食。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张学松称,自己会继续完成妻子的工作和心愿,好好照顾她的弟弟和母亲。

网友们纷纷感叹张学松和于月仙之间的深厚情感,被张学松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所折服。

张学松和于月仙在大学相识相爱,从校服到婚纱,从情侣到老伴,他们从牵起对方的手后就再没有放开。


于月仙离世快1年了,丈夫张学松的选择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把小舅子当成亲儿子看待,主动照顾妻子的父亲母亲,张学松把“爱屋及乌”体现得淋漓尽致。

即使妻子不幸离世,张学松也没有就此离去,而是怀着对她的爱,继续替她尽孝。

善良孝顺的于月仙遇到了体贴有担当的张学松,成就了一段情比金坚的爱情,成为了一段佳话。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冯小刚、高叶现身漳州! - 天天要闻

刚刚,冯小刚、高叶现身漳州!

这两天,有不少网友偶遇导演冯小刚和演员高叶原来,他们来商业城拍戏啦路透来啦来   源/小红书、抖音网友编   辑/罗   博审   核/张   星监   制/程   序点赞的你最可爱...
百部国产剧目入围,开心麻花《疯狂理发店》获“中国之最”纪录 - 天天要闻

百部国产剧目入围,开心麻花《疯狂理发店》获“中国之最”纪录

“2024大世界基尼斯中国魅力榜·年度中国小剧场戏剧榜发布活动”6月28日晚于上海大世界一楼大舞台举行。当晚发布的“年度中国小剧场戏剧榜”,收录2023全年度小剧场戏剧作品,以票房规模、受欢迎程度、传播影响力、演出美誉度、媒体评价等多维角度不同权重指标明细分析,通过“大世界基尼斯中国魅力榜”自有的GRI指数测算,...
《喜人奇妙夜》“摄像头”喜剧,谁还不是个NPC了? - 天天要闻

《喜人奇妙夜》“摄像头”喜剧,谁还不是个NPC了?

6月28日,一个普通的周五不再普通,因为腾讯视频和米未传媒联合出品的《喜人奇妙夜》正式开播了!这让本就充满快乐的周五,笑值再加倍!首期播出的几个作品,像《熬人奇妙夜》《年终大奖》《工作的她》等,堪称“摄像头式”喜剧,主打分分钟演“我的生活”,引起不少观众情感共鸣。《小品的世界》几乎做到拉通全年龄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