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宜被元娘设计,不得已娶了自己的小姨子---庶女罗十一娘为继妻。
十分憋屈。
可是最终,徐令宜爱上了十一娘。
他有那么多女人,先后两个正室,五个姨娘。
环肥燕瘦,风情各异。
他只爱上了十一娘。
是因为十一娘很漂亮吗?
十一娘的确漂亮。
但徐令宜前有嫡妻元娘,明媚而又飒爽;后有贵妾文氏张扬而又艳丽;有佟姨娘和秋罗温柔婉约;后有乔莲房优雅而有才情。
十一娘并不是天姿国色独一份儿。
是因为十一娘为人善良,女红了得吗?
在那个年代,要求女人三从四德,善良和女红,对女性而言算是基本要求。
漂亮、善良,有一技之长,只是加分项,而不是决定项。
那到底小庶女罗十一娘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能让现实而又理智,腹黑而又坚韧的永平侯徐令宜爱上呢?
1、心思纯正,为人善良而磊落
在原著中,十一娘把大姐元娘留给谆哥的所有财产直接托付给大哥罗振兴。
元娘的陪嫁经过多年经营,账面上已经有十多万两银子,这么大的数目交出去,十一娘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全然一副不打算沾染分毫的样子。
面对徐令宜和太夫人的惊讶,十一娘坦然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姐的陪嫁是以后要留给谆哥的。我既不懂生意,也不会看账本,内宅妇人频繁见外头管事也多有不便,怕折损了大姐的陪嫁,倒不如交给大哥来的放心。
十一娘知道大家对她心存疑虑,从大姐的陪房罗永贵,到陶妈妈、甚至徐令宜和其他徐家众人,甚至自己的大哥罗振兴,也是如此。
所有人都认为,财帛动人心,大概十一娘也不能免俗。
可是在十一娘看来,再多的财富不如内心的踏实,不是自己的东西,贪图了,既失了人心,也违背自己的本心,更可能会导致无数的麻烦。
而谆哥是自己的亲外甥,无论如何,都要遵守承诺帮大姐照顾好孩子,维护孩子的利益。
十一娘心里一片清明。
面对财帛能守得住本心,面对大姐的托付能信守承诺。
这份善良和磊落也让丈夫徐令宜、和太夫人对她刮目相看。
2、保持自我有原则底线
十一娘嫁进来不久,文家三爷就通过文姨娘递话,想要给新夫人问安。
十一娘知道,这不是见一面问个安那么简单,这是想要通过自己借用徐家的名头,在外面做生意。
十一娘在问过了徐令宜的意思之后,便斩钉截铁地回了文姨娘。
即便文姨娘三番五次用生意,钱财来诱惑,十一娘也不为所动。
十一娘知道,大姐元娘的陪嫁短短数年间从三四万两经营到十数万两,多半是靠着和文家合作得来。
甚至她也知道,大姐元娘或许只是借出了永平侯府的名号,根本没有真金白银的去合作,就有如此巨额的收获。
要说十一娘完全不心动,那大概是假话。
因为十一娘其实很缺钱。
罗家大夫人对庶子女向来面甜心苦,十一娘的嫁妆花团锦簇,但是并没有真金白银。
刚嫁入徐家的她,手上仅有五十两,后来把钱给了因和有孕的五夫人属相犯冲避出府去的冬青之后,就身无分文。
连恭贺姐姐五娘开铺子的随礼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大嫂知道她的情况,主动给解了围。
可即便如此,十一娘也知道,有的事不能做。
一则、一旦见了文三爷,靠着文家做起了生意,自己在文姨娘面前腰杆就挺不直了,靠人吃饭手软,以后管理妾室,大概就没办法做到公平公允,理直气壮。
二则、十一娘只是想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只想平静地过日子,而不是想要发大财。
安身立命的场所,安静平和的小日子,徐令宜和太夫人已经给她了,若她贪图更多,违背徐令宜的意思私底下和文家做生意,那么作为对她有绝对处置权力的丈夫、婆母,直接可以让她眼前的安定美好生活化为泡影。
不值得。
十一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能要什么。
所以十一娘能保持自我,做出对的选择。
这样的十一娘,让徐令宜很满意。
3、把丈夫当成伙伴而非爱人
我始终觉得十一娘最终得到徐令宜的爱,是无欲则刚。
十一娘嫁给徐令宜,无奈有之,认命有之,庆幸有之,唯独没有妄想过得到徐令宜的心。
在她魂穿之前,见识过人性的各种阴暗面。
在她魂穿之后,亲身体验了孤独无依,心酸卑微的庶女生活。
她知道,无论何时,男人的爱靠不住。
万事,只能靠自己。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奢望男人的爱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徐令宜从一开始给予她的尊重和体面,还有安稳的生活,已经让她感激不尽。
她只想不负所托抚养谆哥平安长大,她只想安定淡然地过好生活,吃饱穿暖不用被人拿捏算计,不用担心被突如其来的横祸夺去生命……
所以,她把徐府当做职场,把太夫人和徐令宜当成上司去尊重,当做伙伴去相处,去揣摩他们的心思和需要,按需满足。
想要以此在徐令宜和太夫人心目中占据一点信任,稳固自己的位置。
所以,十一娘没有按照一般女人对待男人的方式对待徐令宜,比如关心,关注,嘘寒问暖。
而是从徐令宜的身份出发去考虑,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一个作为外戚的永平侯,他面对的是什么,想要做什么,会需要什么,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
毕竟,在职场上,你如果想要讨得上司的欢心,势必要先了解上司需要什么,然后去满足他的需求,你才能达到目的。
首先,徐令宜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骨子里满满的大男子主义,必然期望自己的妻子能够是温柔和善谦恭顺从的。
所以,十一娘事事尊重徐令宜的决定,善待孩子们,善待妾室,孝顺老妇人,和妯娌和谐共处。
家里各种决定也会问过徐令宜的意思,既有汇报工作的意思,也有请求指点服从之意。
这都让大男子主义的徐令宜很受用,这个老婆,温和乖顺,也没有背着他做小动作,满足了他的掌控欲。
其次,作为永平侯府的掌舵人,作为外戚,徐令宜既要保住永平侯府众人的性命,又要让皇上信任,还要提防政敌的暗算,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他需要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示弱,又要低调,更需隐忍,出风头是万万不能,时不时还要卖个惨。
徐令宜什么都没有解释过,但是十一娘看懂了这些艰难。
温和从容的理解和支持了徐令宜退却爵位,辞去职位居家修养,甚至抱回身份低贱的孩子亲自抚养的决定。
徐令宜惊讶不已,这个小妻子,居然支持他放弃他人梦寐以求的权势,一脸羡慕地支持他在家赋闲的决定。
其实,只是十一娘明白,登高必然跌重,倒不如低调示弱保得全家一世安稳;
甚至对突然抱回来的孩子毫无疑问和嫌弃,一句废话都没有就愿意听徐令宜的话亲自抚养这个孩子,
因为十一娘知道,徐令宜不是一个轻率的人,更不会做轻率的决定,既然他郑重其事抱回孩子让她抚养,那么必然事关重大,甚至和侯府的命运相关。
作为妻子,她理应鼎力支持丈夫的决定。
最后,她和徐令宜“有话说”
当然不是闲话家常这么简单,这世上有几个男人能喜欢成天和自己老婆闲聊的?
十一娘对燕京的局势,对皇上的举动,对徐家面临的困境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从徐令宜的行为举止中看出局势的发展,也能发现问题的核心和根源。
十一娘从徐令宜要辞去太子少师一职就发现徐令宜是在刻意示弱,博得皇上同情,想要从漩涡中急流勇退,保存实力,以静制动。
从徐令宜要认下五爷和戏子生的孩子,认了外头泼的脏水,就能看出,徐令宜这么做的原因是皇上已经开始忌惮,怀疑和打压曾支持他登上皇位的徐家。
她能正确理解局势,分析出徐令宜可能会做出的决定,并且说出自己的看法,常常和徐令宜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都让徐令宜觉得自己的小妻子真的是聪慧无双。
徐令宜虽作为侯府的掌舵人,征战沙场,玩弄权势,看似无坚不摧。
可是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被懂得和理解。
十一娘轻轻浅浅的温柔,温润细致的理解,懂得和支持,一点点的温暖和侵蚀着徐令宜的心,让他倍感温暖。
位高权重者,必然清冷。
十一娘温暖了他。
位高权重者,必然孤独。
十一娘愿意理解和接纳和他同行。
所以,徐令宜爱上了十一娘。
我想,男人真的不同于女人,女孩子的恋爱婚姻,绝大多数都希望自己被对方的关心关爱关注包围就觉得好幸福了。
可男人需要的不是这些。
男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征战四方站在高处的欲望,期望被仰视,期望有人理解他的理想,支持他的追逐,看明白他拼搏的艰难。然后安静自我的在他身边。
对女人而言,爱是温暖,呵护,关心,关注。
对男人而言,理解,懂得,接纳,支持,温和才是他们需要的温暖,才是他们眼里需要的爱的部分。
希望我们都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