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在记忆中被唤醒的花朵,在心灵的夜色中无声绽放。
“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太蛮横,只是有的老人太无理。”这个时代的主流永远都是年轻的一代,有的人慢慢变老,力不从心,他们就开始恐慌自己的处境。不讲理的老人变得凶狠起来,让所有人都还要听他们的话,唯独这样可以彰显他们的能力,在这个家还有主导权。这就是我们说的“越老越不讲理”,只不过是为了掩饰他们的无力。顺应老人是一种孝道,但一昧地盲从不是孝道。
众所周知,这东边儿第二排的刘老太是个厉害的主。别看她现在年岁大,威风丝毫不减当年。以前刘老太年轻的时候是出了名的泼辣,掐着腰把左邻右舍都骂了遍,就算往自己家门口泼了水,那水流到她家门口了,刘老太也要狠狠骂两句。对小孩子她也软不下心肠,小孩子在她心里就跟阿猫阿狗一样讨厌,是又吵闹又烦人的。现在最受她脾气的人就是她的儿媳妇,那些家长里短都是争吵的导火索。
儿子和儿媳妇住在不远处的小区,没有跟刘老太住在一起。小两口想过自己的日子,要是和老人一起生活就没有那么自在。刘老太可不是那么消停的人,她隔三差五就要上门儿一趟,让儿媳妇时刻记住自己的“威风”,在这个家里她才是最厉害的,谁都别想逃脱她的手掌心。刘老太的儿媳妇烦不胜烦,又不能跟自己的婆婆一般见识,恨不得都躲着她走。
这刘老太一个人在老家待着也没意思,把邻里之间也都得罪了一遍,吵吵闹闹的,也没有几个跟她说话的人。刘老太就说要住到儿子家,刘老太的儿子刚开始不同意,受不住刘老太又骂又哭就答应了,周围的人可都是暗自高兴,总算是把这个不讲理的老太太给送走了。刘老太搬到儿子家,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白领,儿媳妇自己开了一个小美容院,做医美这一行还是很有赚头,两个人现在住的房子当初还是儿媳妇出钱买下来的。
刘老太可把小两口折腾得不轻。她每天早上起得早,基本上都是在五点多那一块儿,就把儿媳妇也给吵醒,让她去做早饭。刘老太平时吃饭嘴又刁,每顿饭菜都要放很多辣椒,全家还都得依着她的口味儿来。刘老太有事没事还喜欢到处翻翻,乱动儿媳妇和衣服和鞋,把她自以为旧了的给卖破烂了。儿媳妇回来以后又是大吵一场,那些衣服和鞋子都是成千上万的名牌。
要是真把那些事情一桩桩的算起来,都是数不胜数。刘老太惹得儿子和儿媳妇都不高兴,被她针对的最多的就是儿媳妇,成天使唤儿媳妇去做这个,又去做那个。儿媳妇也有自己的工作,刘老太动不动就一个电话把她叫回去,让她也是很苦恼。后来的一件事情把儿媳妇彻底激怒了,就是刘老太过度干涉儿媳妇的生活,连她打电话都要偷偷听着,想要揪出儿媳妇的错来。
儿媳妇直接不客气地说:“住我的房子,就得听我的话!”刘老太愣住了,她嚣张的气焰瞬间就下去很多。儿媳妇继续说:“婆婆,这里可不能让你像以前一样,这个家还不是你做主。你要是不想在这里待着,就请回去吧!”儿媳妇的话,让老人不再“嚣张”。从那以后,刘老太也识趣不少,不再对儿子和儿媳妇的事情管东管西,毕竟这里可不是她的房子,自然就没有什么依仗让她飞扬跋扈了!
情感寄语:要是就事论事,这个老人实在不该把自己放在家主的位置。说白了,就是到了应该退让的时候,不是像以前一样什么都得让老人来做主了,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老人可不能做个不讲理的老人,到老了也会被人嫌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