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五十多年,妻子想离婚:当年,他三个弟弟打了我,他一声不吭

求助人老陈告诉调解员,他今年七十五岁了,与老伴结婚五十多年,本以为两人会平平静静过好剩下的日子。

谁知,他们都这把年纪了,老伴居然想要和他离婚。

他真的不理解,也接受不了,儿子都五十岁了,真和老伴离了婚,还怎么给晚辈们当好榜样啊!


总之,他是不会同意离婚的,打死都不离婚。

再说了,他们又没有什么矛盾,一起经历了诸多风风雨雨,有着很深的感情。

眼下,他们安安分分守着彼此过日子才是正经,瞎闹腾,只会让外人看笑话。

带着疑惑,调解员跟着老陈去见老伴,郑老太太。

郑老太太说,什么感情好,那是他个人的想法。


平日里,他们没少拌嘴吵架,三天两头让人生气。

有时候,她气得想出家,远离尘世,可惜现代社会早就没了净土。

想到老伴动不动在家挑刺引发矛盾,她就觉得头疼得厉害。

他七十五岁了,还跟年轻那会一样冲动易怒,不会控制情绪,脾气臭得跟粪坑里的石头一样,不过是遇到一点小事,他就绷不住了,大发雷霆。

几十年来,若不是她百般忍让和迁就,这个家早就散了。

他倒好,自认为他做得好,才维持一个家的和睦,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

想得越多,她越发觉得心累,意识到自己可以不用继续过这种生活,也可以选择一个人自由自在过日子。

没有人离开一个人会死,或者过不下去,缺了谁,白天黑夜依然存在。

她想试一试为自己而活,就跟他提了离婚。

以前,她也有过离婚的念头,但被某种思想困住了,害怕离了婚会被人说闲话,或者影响到孩子,也就不敢提出来。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眼下离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大家看得很淡,没人会揪着人离婚说三道四。

世道在变,没了顾虑,她自然不怕了。

调解员问郑老太太,她考虑清楚了吗?

郑老太太说,不用考虑,他这人要担当,没担当,关键时刻,要嘴没嘴,面对外人的言语攻击,像是锯了嘴的葫芦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她就下定决心要离婚了。

调解员再次问老太太,去年八月份,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郑老太太说,他妹妹突然告了他。

得知这件事的第一时间,她就特别恼火,他家兄弟妹不和睦,看着就心烦。

她不想牵扯到那些糟心事里面去。

他这边又没能力解决,没有给她一个说法,让人每天焦虑不安的。

话说,老陈的妹妹为什么要告他?

老陈表示,妹妹告了他,源头在于房子。

他家里兄弟妹总共五个,他是家里的老大,下头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

妹妹是家里年纪最小的。

妹妹要一个人独自继承父母名下的房子,需要他们兄弟几个到场,签名字确定放弃继承。

在被妹妹喊过去签字之前,他对此事一无所知,没人和他商量,就突然被通知要到现场签字。

说真的,他心里不舒服。

那房子是父母的,可他没想过要争夺房子,他只是生气妹妹不尊重他。

妹妹想让他配合签字,起码得事先找他商量,让他心里有个数,也好安排时间过去签字,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妹妹无视他。

他自然不配合了。

结果,在去年八月份,妹妹一纸诉状把他给告了。

自那以后,妹妹就再也没有联系他。

老伴对这件事很不满,认为父母不公平,妹妹做法也恶劣,老伴经常拿这件事来和他争执。

他想找妹妹问个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于是,老陈又带着调解团队来到了妹妹的家。

到了妹妹家门口,调解员上前敲门,很快老陈的妹妹从里面开门了。

她一看到老陈,脸色顿时不好了,不用想都知道,她并不想看到老陈这个大哥。

接着,她轻轻拉了调解员进屋,啪的一声关上门,速度很快,老陈被留在了屋外。

门外的老陈听到妹妹说,她只想单独和调解员说说,不想和老陈说话。

调解员问老陈的妹妹,她和大哥的关系怎么那么僵硬?

老陈的妹妹告诉调解员,她不会和大哥和解。

可以说,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兄妹情分了。

不仅是她,全家人都对他寒了心,不当他是家里的人了,不再搭理他了。

他不孝顺,父母在世之时,总是把父母气得半死,父母忍无可忍,也就和他断绝了关系。


正是因为他对老人不孝顺,三个哥哥还有她,已经几十年不来往了。

哪怕事情过去了,他们也不会原谅他。

调解员提出调解,被老陈的妹妹直接拒绝了,她感激调解员的好心,可他们没有调解的可能。

哪怕她同意了,她三个哥哥也不会答应。

想到他做的那些伤人心的事,他们仍旧很恼火。

至于他做的什么事,她不想提了,让他自个说。

这会子,她赶时间,有事需要出门处理。

人家话说到这份上,调解员不再勉强,和老陈一起离开了。

在与老陈妹妹短暂的对话中,调解员没有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可她得到了两个关键的信息。

一个是在老陈的弟弟妹妹看来,老陈是家里的老大,却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反而经常忤逆父母,父母为此生气。

一个是老陈的弟弟妹妹对老陈恨之入骨,关系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几十年不来往。

听到调解员对他们兄弟妹关系的总结,老陈表示一头雾水,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他?

首先,他没有不孝顺父母,打小开始,他就把孝顺看得很重。

父母年纪大了,他也时不时过去看望。

没有做对父母不利的事,也没有跟父母索要东西,他显然只有单方面付出的份啊!

作为长子,他对大家庭是有很多付出的,只是没有四处嚷嚷做了什么。

其次,他捋了过去发生的事,发现没有对不弟弟们和妹妹。

他没有和弟弟们以及妹妹争东西,尽量让着他们。

他们说他不好了,他也不计较,从不和人说他们坏话。

莫名其妙的隔阂,莫名其妙的恨意,他不明白他们的心思。

老陈和妹妹说法相反,调解员分辨不出谁说真话,建议老陈联系三个弟弟,她想听听三个弟弟的说法。

或许,他们愿意过来,大家坐一块好好把事情说开了。

老陈摇头,他们不会愿意的。

而他,也没有三个弟弟的电话,大家断联几十年了。

调解员一愣,他们全部排挤他一个人,真的很奇怪啊。


这时,郑老太拿出了一份情况说明协议,她说这一份是在二零零一年写的,有一定的年份了。

当时,由公婆口述,居委会见证的一份情况说明。

最让她生气的是,她以前并不知道这份东西的存在。

如果不是老伴的妹妹去年把老伴给起诉了,她可能还继续被蒙在鼓里,糊里糊涂。

所以,去年她看到了,第一反应就是很生气。

这内容,公婆指责老伴不念及父母的养育之恩,经常去老人家里吵闹,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在一次争执过程中,老伴狠心推了老母亲,导致母亲腰部受伤,心脏病发作,差点出现生命危险。

为此,父母和老伴断绝来往,不再联系。

父母不要求老伴赡养,同样的,老伴失去了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

去年,老伴的妹妹拿出这份陈年的证明,去法院起诉老伴,外带确认父母遗嘱的真实性。

经过法院的审理,老伴父母的遗嘱有效。

调解员明白了,这也说明了,老陈确实对父母动了手,忤逆了父母。

这一点,老陈妹妹说的是真的。

调解员问郑老太太,她以前对情况说明协议毫不知情,那手头的这份是从哪里来的?

郑老太太说,她儿子去年给的。

这下,调解员更是不懂了,为什么这份情况说明会在郑老太太的儿子身上?

按理来说,不是老陈拿着吗!

调解员给老人儿子小磊打去电话。


小磊在电话里说,当时,是爷爷亲手交给他的。

父母不怎么回老家,经常见不到人,而他这边经常回去,爷爷就交给他了。

爷爷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让他拿着。

他一看内容,整个人都懵圈了,头脑一片空白,父亲居然和爷爷奶奶闹成了这样,他有点不敢相信。

可是,他只是一个小辈,长辈的事,他不好去插手,开不了口去问。

他就像是拿到了烫手山芋,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

想了很久,他觉得给了父母,他们一定会很生气,也就决定放着,不给父母了。

他不知道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的具体矛盾,可父母对老人也有尽孝。

就算父亲有做错的地方,爷爷奶奶也不该全盘否定了父亲,一刀切了,其实挺不公平的。

父亲的兄弟和妹妹啥的,也没有一个人站在父亲角度考虑问题,揪着父亲的错不放,否定了父亲曾经的付出。


父亲脾气不好,可他没听过父亲在外人面前说过他们的坏话。

记得那时,父亲和他们闹翻,也是他们有错在先,动手打了母亲,害得母亲断了一根肋骨

自那以后,父母和他们决裂,不联系了。

母亲更是不敢去了,害怕挨打。

他认为不去也好,没人傻乎乎去找打!

郑老太太说,哪里断了一根肋骨,明明是三根,儿子那会没在家,不了解具体情况。

正是因为老伴三个弟弟打了她,老伴一声不吭,她才渐渐和老伴有隔阂,一直想着要离婚。

去年,他妹妹的起诉,让她再次想起被打的事,她就提出离婚了。

他三个弟弟根本不尊重她这个嫂子,分四次打的她,而丈夫的不作为,明明在现场,却跟缩头乌龟一样不为她出头,不保护她,不替她说话,让她对他心生失望。

老陈表示,他那会在现场,可三个弟弟打老伴都是突然来一下,猝不及防,等他反应过来,老伴已经受伤了。


他一直很自责。

老伴很冤,不过是和他吵架,去家里告状,就莫名其妙被三个弟弟打了。

没有人站在他们这一边,大家的关系彻底决裂。

提及被打一事,郑老太太很是伤感,眼泪说来就来,她为此落了病根。

事情过去很多年,她肋骨断掉的地方,还时不时发疼。

她觉得老伴的家庭太可怕,太复杂,老伴又不作为,她一个人像是在孤军奋战。

她咽不下这口气,在娘家过得好好的,一来老伴的家,时不时受气,受委屈。

她不想争公婆的房子,爱给谁就给谁,只是想争一口气,也希望老伴能够在他们那些人面前硬气一点。

老陈说,怪他,他不当家,在大家庭里没有说话权。

老伴受委屈,他心里一直愧疚着。


以后,他不会让老伴受委屈了,和家里兄弟妹妹之间的事,他会一个人去处理,老伴不需要替他操心。

调解员开导了很久,老夫妻都放下了心结,郑老太太表示不离婚了,两人一起过好接下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