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岁老太太的生活状态:无退休金、无亲人陪伴,独居镇上得自在

口头讲述:兰英

文字整理:海南阿黎黎

我是一个 79 岁的老太太,没有退休金,没有存款,也没有亲人常伴左右,岁月的流转,让我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如今,我一个人在镇上过着平淡而又孤独的日子。

丈夫先我而去,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过上了自己忙碌的生活,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守着这空荡荡的房子。

我居住的镇离省城 30 多公里,开车40多分钟就能到达城里,镇上虽然不算繁华,但该有的都有,菜市场、超市、服装店、鞋店、杂货店等等一应俱全。我在镇上生活也挺方便的,就是苦了孩子们,他们得经常跑回来看我。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我去了城里,会不会好一些?至少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也不用他们这么辛苦地跑来跑去。但我又舍不得这里,这里是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真要让我换个地方生活,我还是挺难接受的。

我的孩子们确实也提过好几次,说想带我去城里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我都没答应,城里的高楼大厦我可住不惯,周围都是些陌生人,一个认识的邻居和朋友都没有。我还是更愿意自己一个人住在这小乡镇上,这儿的街道、店铺和人我都熟悉,感觉特别踏实。

我一个老太太独自生活,最大的困难就是无人倾诉,有时候一整天下来都没能说上一句话。

每当早上天气不错的时候,我会坐在家门口晒晒太阳,看着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心中渴望着能有一个人停下来,和我聊聊天,可是很少有人愿意驻足陪我闲聊,大多数人和我点个头,打个招呼就匆匆而过了。

冬天的时候,经常这么一坐就是一上午,暖洋洋的,人都不想动弹,当然了,夏天可就坐不住了,我们这儿的夏天像个蒸笼似的,又闷又热,真是一步也不想挪动。

我虽然已经是古稀之年,但是除了目力稍逊了些,听力倒是还算不错,身体也算硬朗,每天拄着拐能把半条街道走完。

老话说:“多子多福。”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有福的人,我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内孙和外孙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五个,他们这些后辈都很孝顺,也很有出息。

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但他总是会给我寄钱和礼物;二儿子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超市,虽然这几年生意不是很好,但他也会经常来看我,给我买一些生活用品;女儿在城里当老师,工作很忙,但她也会经常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身体和生活。

然而三年前,原本经常打电话对我嘘寒问暖的大儿子突然没有了消息,那个时候我很担心他,就问二儿子和女儿,他们说大儿子最近工作很忙,没时间回来看我。

我心里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问,可是,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大儿子的消息,我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心里也隐隐有些不好的猜测,于是我又问了二儿子和女儿,他们还是支支吾吾、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说错了什么话,总是用很不高明的办法试图和我转移话题,不肯告诉我真相。

那个时候,我心里已经明白,他们是不想让我伤心,怕我承受不住,不敢让我知道大儿子一些不好的消息。

但是那段时间我能从邻居的神情里看到一些怜悯和同情,我的邻居们很有默契,以前什么都聊的他们,和我的儿女们一样,再也不在我面前提起我的大儿子,好像他们不提,我就能慢慢忘掉一样。

从那儿以后,我没有再问儿女们关于大儿子的一切,也不再他们面前提大儿子,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我也不想让他们为难,那年的春节,大儿子没有回来,我知道,我的大儿子可能已经离开我了。

我就这样默默地承受着失去大儿子的痛苦,没有告诉任何人,我还是像以前一样,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看看电视,我不想让别人看出我的悲伤,我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现在三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接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件事,过着常年如一日,毫无变化的日子。

我这日子啊,那叫一个简单,吃的东西也没啥花样,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样。好些时候呢,花上几块钱买点蔬菜,往冰箱里一塞,每餐拿点出来,洗得干干净净的,切碎了扔到煮好的粥里,再加点猪油,让它们在那一块儿翻腾翻腾,这一顿就算对付过去了。

偶尔想起来要给自己加点营养,就往粥里打个鸡蛋,咱这岁数大了,消化不太好,干米饭是不咋吃了,肉也吃得少。

不过我这一日三餐啊,没个准点,有时候一天就一顿,啥时候感觉饿了,就啥时候去整点吃的,才不管是啥时候呢。

有一天,我在门口一屁股坐下,好家伙,一直坐到一点多,对面的邻居就问:“吃饭了没?”

我说:“还没煮呢。”邻居就说了:“都一点多快两点了,还没煮饭呢,等你煮好了得啥时候才能吃上饭啊!”

我就说:“我现在不饿呢,啥时候饿了,啥时候再去弄吧,不然做好了不想吃,不就白瞎了嘛。”

邻居又说了:“一日三餐得按时吃啊,你这么搞可不行呀。”

我笑笑,也懒得和她争个啥,她还年轻着呢,哪能懂我现在这个样子呀。

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满足,虽然一个人生活是孤单寂寞了一些,但是也很自在,没人管着我,我也不用操心什么事。

我自己一个人住在镇上的自建房里,我们家的楼房有三层,很大也很空,楼下是厨房和客厅,楼上有很多间空房子。

但是孩子们不肯让我住在楼上,我这几年的活动区域一直在一楼,吃住都在一楼,孩子们在楼梯口的位置给我搭了一张简易的床,给我挂了蚊帐,我就睡在那里。

他们认为我的年纪大了,又是一个人住,爬上爬下的不安全,万一摔了,那可麻烦大了,所以平日里不让我上楼,我的两个儿媳妇一两个星期回来一次,回来就会打扫家里的卫生,她们嘱咐我不要自己搞卫生,等她们回来弄,担心我摔倒。

每次她们还会给我带回一些软糯、适合像我这种没牙口之人吃的东西,我的儿女孝顺,儿媳妇儿们对我也很好,从来都不给我气受,对我也很孝敬。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几年前,住我对面的邻居家一直很照顾我,他们经常给我送点吃的,对我很是上心,只因我年轻的时候帮他们家带过孩子。

90 年代的时候,我家老头子工作不错,工资也高,他不需要我外出工作赚钱,所以我那个时候也比较清闲,而对面的邻居夫妻俩整日里忙着做生意赚钱,根本就顾不上娃的,他们就会把娃送到我家,让我帮忙看一会儿,那会儿我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能帮的我都乐意去帮了。

当时我家庭条件好,在经济上也经常帮衬他们,他们向我借过生活费,也借过孩子的学费,他们总跟自己的后辈说我是他们的恩人,现在他们的小孙子都喊我“阿祖”,也就是祖奶奶。

他们一家都是懂得感恩的人,一直念着当年的那份情 ,所以这些年对我这个寡居的老太太多有照顾,对于这一点,我真的是非常感动,当年我给予他们的那点帮助真没觉得有什么,可他们这些年对我这个老太太这么好,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这两年开始,他们都不敢给我送东西了,不是不愿意,也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他们说我现在年纪大了,不敢随意给我送吃的了,万一我吃了不舒服,把我吃坏了,他们担当不起。

但是他们也会经常来我这儿串门,和我聊聊天,也会特别关注我的动态,有一次我感冒了,不想出门,就躺屋里睡觉,也没有起来把大门开着,他们看我的家门关了一个上午,拍门也没人应声,紧张的给我孩子们打了电话,我的孩子们当天下午就急忙忙赶回家看我了。

原本我们这条老街道上也没什么年轻人常住了,除了节假日会有点人气,平时就我们几个老的在,小孩子也没几个。

但是今年对门邻居的儿子决定把他们家两岁多的小孙子留在镇上后,我们两家变得又热闹又欢乐起来,每天都能听到稚嫩的童言童语是一件非常欢乐的事情。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老太太的生活。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我却感受到了平淡中的幸福和温暖。我感谢我的子女和邻居,他们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

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觉得自己就是家里的宝,虽然我已经 79 岁了,但我还能自己照顾自己,不给孩子添麻烦,我也希望自己能一直健康下去,多陪陪孩子们,多看看这个世界。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