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儿媳都是独生女,过年都要回娘家过,她和老伴这样做

故事主人公:于秀芳 记录人:优雅豆豆


“你这俩儿子有本事,找的儿媳妇个顶个优秀,还真巧了,俩儿子娶的都是独生女,娘家事少,你这做婆婆的省心啊。”于秀芳的姐姐说。


小儿子婚礼办完,姐妹们在于秀芳家闲聊,于秀芳脸上喜气洋洋,上次这么开心,还是两年前大儿子结婚的时候。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请别过分解读!今日头条原创首发,抄袭必究)



于秀芳,年轻时聪明能干,貌美如花,在厂里是一枝花。于秀芳老公是厂里技术员,大家叫他高工,貌不惊人,说话慢条斯理,脸上永远挂着笑。


厂里老人问:“秀芳啊,厂里领导儿子一表人才,对你情有独,你愣是不同意,为啥相中高工这个榆木疙瘩。”


于秀芳笑笑说:“榆木疙瘩没花花肠子,懂得疼人。”


嗨,还别说,高工虽不善言辞,但知道疼老婆啊,并且教育出来的两个儿子相当优秀。好脾气的高工不打不骂,耐心教育孩子,受父亲的影响,两个儿子长成了两枚小暖男。


大儿子考了医学院,毕业留在省会三甲医院,工作稳定,大儿媳是儿子的大学同学,在另外一家医院上班。


第一次见大儿媳,于秀芳开心极了,带着老公跑到商场,花了大几百买了一件新衣服。老公说:“抠抠缩缩的老太婆,终于大方一回,看来还是儿媳妇好使。”


大儿媳的老家在一千多公里以外,并且儿媳还是独生女,于秀芳一听,说:“闺女,你跑这么老远,家里人能同意吗,爸妈肯定老心疼了。”


大儿媳说:“没事,现在交通方便,每次放假我都会去陪她们。”


于秀芳的小儿子毕业跟大儿子在同一个城市,从事金融工作,对象老家也在外省,毕业留在城市,当了律师。无巧不成书,小儿媳也是独生女。


四个孩子工作都优秀,这是让于秀芳最开心的事,同一年给两个儿子办了婚礼,亲戚朋友无比羡慕,于秀芳脸上自然有光。


可就在那一年的过年,于秀芳和老公生了一肚子火。


眼看过年了,两个儿子带着儿媳回来了,腊月二十六,一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好不热闹。


突然,大儿子说:“妈,我们明天去岳父岳母家,今年过年就不在家里过了。媳妇大半年没回过家了,过年就一周假,回去陪陪老两口。”


于秀芳夹菜的筷子突然停下了,肉从两根筷子间掉了下来。于秀英的老公,瞪大两只眼睛看着大儿子,从未有过的严肃表情,让大儿子大气不敢出。小儿子欲言又止,低头吃饭。


小儿媳说:“爸,妈,不好意思,我们今年也得回娘家,我今年就五月份回过一次家,趁着假期得回去看看。”


于秀芳脸上没有了笑容,说了一声哦,低头只顾吃饭。于秀芳老公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行,在哪都一样,该回去陪陪父母。”


第二天,于秀芳和老公买了一堆礼盒,让两个儿子带走,脸上带着微笑,看不出一丝难过和不舍。


送走儿子们,于秀芳趴在老公肩上哭了。老公拍拍她说:“别难过,孩子们周末不是经常回来看我们吗?儿媳家远,俩儿媳又是独生女,必须要回去陪陪家人。等儿媳妇生孩子了,咱们去城市带孩子,天天都跟孩子们在一起呢,不差这几天。”


于秀芳哭了一会,擦干眼泪说:“你说的对,儿子儿媳平时对我们都挺好,周末也经常回来看我们,两个儿媳都是远嫁,放假是该回去。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就行。”


那年的年夜饭,没有菜,老两口下了两碗饺子,两个人碰了个杯,就算过年了。


后来的几年,都是如此,虽然老两口尽量去理解孩子们,但每年过年心里都会有落差。


去年过年,于秀芳的姐姐打电话说:“今年孩子们是不是还不在家过年。”


于秀芳唉声叹气地说:“年前回来一天,就都走了,回人家家了。”语气中有点忧伤,又有点抱怨,更多的是无奈。


姐姐说:“不管他们,我们玩,今年我们一起出去旅游吧,我们也学学年轻人潇洒一下。你也别生气,你的俩儿子随了他们的爹,疼媳妇。你应该高兴,他们小日子过的好,我们才能安心过我们的退休生活。”


于秀芳说:“行,听你的,我们出去玩,散散心,咱们姐妹聚。”


第二天,老两口锁上门,带上行李,开开心心地出发了。临走前给两个儿子发了信息:我们出去玩了,你们好好陪岳父岳母过年,带我们问声好。


两代人,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活法。作为长辈,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活得潇洒。孩子们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活的自在。一家人都开心幸福,这就是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