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过年收送礼观,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不谈亏欠不负遇见,爱永在

我为后一位条友的观点叫好。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年轻人在外打拼不易。逢年过节还能记得探望长辈已属上佳,很多人根本不走动了,你又能咋的?

我成家立业后逢年过节除双方父母要送节礼外,也就是姑母和一位当年的老领导必去探望。同辈的亲友来,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等价交换。别让人家吃亏。

如今年纪大了,需要我去探望的老人都离去了。除一位本族的嫂子,我敬重她中年守寡、带4个孩子顽强生活,而且当年我父亲临去世前,还帮着照料了一段时间。所以我坚持走访,而且每次都聊上好大一会儿。

我二妹必来,每次都给我买烟买酒,我则买些礼物让老婆和儿子儿媳妇去送。到年后该回娘家的日子,头一天让孩子们去叫。我说来不来在她,叫不叫在你们。以后就是没有我了,也要想着逢年过节叫二姑回娘家。

侄子外甥这些晚辈来送节礼,送的啥我就不学某些人在这儿晒了,因为有显摆或吐槽之嫌。其实我认为不在东西多少,孩子们能来,就彰显浓郁的亲情。

我当然要准备好红包让他们给孩子带回去,仍然不在这儿晒,省得有人说我显摆或是穷酸。

昨天看一个视频说一位老知青去世了,他在国外的儿女都没回来。连处理房产都是遥控办的,所有的遗物都嘱买房者当废品扔了就是。

相比之下,知道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者已是难得,我们这些被走访者退休了,无财无资源。人家念亲情来探望就千万别鸡蛋里头挑骨头了。人至老不可能都人见人爱,但起码别人见人烦。

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愿亲情永驻,友爱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