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的故乡情,一个80后男人的家恋

也许女人永远不懂,男人长大后为什么隔一段要回老家看看,哪怕父母已经不在。

如果从上大学开始算,离开老家已经近20年,父母十几年前离开后,回家次数少了许多,每年大概三四次,一草一木依旧是那么熟悉,虽然现在的农村变化很大,但踏上老家的泥土,尘封的记忆就会破土,往事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漂泊十几年,毕业,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老家总是一种抹不去的寄托,这是去年带儿子回去,老家的院子有些荒芜,但婶婶在院子里种了很多瓜果,看着儿子在曾经自己长大的地方跑来跑去,似乎又回到了童年。

青砖绿瓦,泥土的气息夹杂了瓜果和花的香味,厌倦了城市的高楼与喧嚣,这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是一种杂乱的有序。

还记得多年前,母亲拿过来一根枝条种在院子里,如今已经硕果累累,虽然无人照料,它依然年复一年的开花结果,回去的时候,果子还不太熟,入口有些酸涩,像极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

爬墙的丝瓜瓤已经盖满了围墙,葱郁而繁茂,小外甥和儿子乐此不疲的把玩着它的硕果,一两米长的丝瓜看着甚是喜人,估计可以炒两盘菜了。

院子里的小猫睡成了表情包,可能我的靠近打扰了它的休息,让恬静的画面有些许的警惕,不得不说,和城市相比,老家的慢节奏让时间有些停滞,习惯了城市的奔忙,回到老家,时刻悬着的心突然有种落地的释然,哪怕只是片刻。

婶婶家养的狗和我不太熟,一靠近它马上一副敌对的姿态,曾记得小时候我家养的小黑狗,每次回到家它就围在旁边用它的身体去蹭我的腿,或者安静的趴在我脚边,而当它一个箭步冲向大门口,我就知道是忙碌一天的父亲开着拖拉机回来了,当时一直很奇怪,小黑狗为什么能准备识别父亲拖拉机的声音,长大后才明白,因为那是它的家,因为我们都是它的家人。

小时候拼命想走出去的柏油路,现在却成了回不去的乡情。那时候,二八大杠是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父亲俯身往前骑着车,我就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哪怕距离再远,有父亲在身后都觉得很近,而现在,自己开车回去,却觉得路是那么长。

十六年后,自己花30万重修了小院,一个从农村出来的80后,这里才是我的家,是我童年所有美好和长大的记忆,这条,是父亲开着拖拉机回家的路,这里,有母亲站在门口喊我吃饭的声音。

这是我的根,记忆和梦想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