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让你看到人性的本质。
浙江某户,一家三口离世,百万房产急寻继承人,一下子冒出十多人欲继承其家产。
这下引起的争议在网上发酵起来了。
这不由让我想起身边的一些事情来。
一生未婚,无儿无女,生命最后的体面何去何从?
一个中老年男人因为各种原因,一生未娶妻,无儿无女。
其父母离世后,他自然而然的继承了家中传下来的十多亩的山场,七八亩的田地。
这些足够他忙碌,也够他养活自己了。
但是,在农村就算你从不求人,大龄单身,无儿无女的身份,始终是邻里邻外,叔侄之间的饭后笑话。
随着年纪渐长,他干活也越来越吃力,那些山,田,地大多都杂草丛生。
他很无奈,常常一个人发愁。
周围人的圈子他挤不进,经常是独来独往一个人。
索性,他打着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
70岁那年,独居的他因为高血压,脑梗塞太严重,晕倒在房间之后再也没醒来。
他就那样永远的走了, 邻居发现的时候已是过世好几天,因为是六月天气,尸体都已经发臭了。
之后,邻里的人纷纷都在议论,无儿无女就是这么惨,死去都发臭了还没得入土。
最后,这个凄惨老人的后事是侄子们料理。
当时,发生了很大的争议:
五个侄子在安葬老人的费用上一至达成AA制,公平出钱出力。
但是,在分夺家产上却引发了很多不同的意见。
一边是老人等着下葬,一边是为老人的家产分割起哄,最后只好请村支书和老一辈有影响力的人出面调解才平息了争端。
而这位逝去的老人并不像平常人家的那样走得体面。
简单的葬礼,简易的棺木,送棺的人也就几个人,就这样随便在山上找了块空地给入葬了。
虽然凄凉,但也总算入土为安了。
一切,就这样平息了下去。
很难想象,假如这样的一个老人,没有山场,田,地,还有老房子这些财物,他的后事又是怎样的一个场面。
不幸中的万幸,他有这些遗产。
若要接受他留下的这些财产,出于道义还是会有人给他送终的。
春冰薄,人情更薄。
许多活生生的人和事,无时无刻的体现了:人性的本质就是在于“需索的成本与价值的交换”。
人生一世,活着的时候极不容易,求人更难。
常想起以前听到一些孤独老人说的话,“我不害怕死亡,活得不体面就算了,就怕死了也不能体面,走了都没人知道。”
突然觉得家人真的太重要了。
很多时候,可能会觉得一生要守护家人很累。
但往深处想,正是与你亲近,有感情的家人,才有可能让你有体面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图片非原创,源于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