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让人嫌弃的女人,大多有三个共同点

女人可以是娴静优雅的,不可以是顽劣粗俗的;女人可以是温柔害羞的,不可以是大大咧咧的;女人可以是勤俭持家的,不可以是奢侈浪费的。

女人从一出生就被加上了许多的枷锁,在很多时候甚至会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因为女人就该是温柔可人的,只要一个女性发脾气,大呼小叫了,她就会被周围人称为“泼妇”。

因为女人就该是在幕后照顾家庭,只要一个女性工作能力超强,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时,她就会被造谣,被诽谤,被污蔑为靠别人上位。

多年来,女性群体一直没有被真正的解放,但有她们中有不少人一直在为打破束缚了奋斗,坚韧的她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做到了。

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为自己也为天下的女性争取到了政治权利,从此,政界再没有男性独大的思想。

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那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等著名文学家占据半壁江上的中国文学坛中,她为自己也为天下女性争取到了文学话语权,从此,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维不再是他人攻击的依据。

千百年来,有才的女性辈出,为所有女性提供了不断放宽的生活环境。但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做到这样,甚至于甘心自囚于别人编织的牢笼里,这样的人最让人嫌弃,而她们大多有三个共同点。

  • 喜欢贬低别人

很多人都是有攀比心理的,这属于正常情况,通过相互比较,可以更直观的判断自己是否过得好,也能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看见自己的缺点。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希望通过将自己与他人做对比来改善,提高自我,特别是女性,她们更谦虚,会喜欢这样低调又高效的方式。

但有些女人并不想费力气去自我提升,或许是过于自信,她们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而对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她们又生怕被对方超过。

从而想方设法阻拦别人的成长,甚至于是对她们释放些负面情绪和评价,让对方开始自我怀疑。

而比自己好的人呢,自然是阿谀奉承,你说她们心中有几分敬意呢?可能不见得会有一丝敬佩吧,反而是在心里算计了一百遍如何去从对方那里获得好处。

  • 喜欢劝告别人

规劝的人通常都是长辈,或者是经历过某些事情的人,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或者别人没有而自己有的经历,劝告后来者,警示可能出现的危险。

而在这个女性受到打压的时代,前辈的劝告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些女人打着规劝年轻人的,避免她们走弯路的幌子,实则是想把当年自己受过的苦,还原在后面的人的身上。

老一辈的婆婆阿姨,八大姑七大姨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年轻的女孩子们催婚,生孩子。

即使她们当年遭受着婆婆的打压,丈夫的辱骂甚至是殴打,明明她们的婚姻生活极其不幸,她们依然向你宣扬婚姻的美好,人生的美满。

即使她们差点因为难产与世长辞,依然对你说,生孩子是人生完满的决定因素,你必须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们从不明白这个道理。

  • 喜欢看别人过得不如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很好,但常常事与愿违,我们或许会因为别人比我们过得好而产生心里逆差,会焦虑,但不会想着别人快点倒下去,过得不如自己。

雌竞,是指女性内部的竞争,尤其是指为了争夺父权及男人的恩宠,和其他女性之间进行激烈斗争的现象。

目前这种竞争已经扩展到不论是什么事物,只要同为女性,就会有竞争,一定要分个谁比谁好的情况了。

而在这样的状态下,某些女人似乎是疯狂的想要比所有女性好,就喜欢看别人过得不如自己,如果对方是女性,就更好了。

她们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向别人,向自己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真正的认可自我。

但其实,真正过得好,不代表物质生活有多么的优质,而是指精神世界的富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她们永远也不能真正的过得好,反而讨人嫌。

其实讨人嫌的人不能特定的概括为女人,而这些讨人嫌的女人就是甘愿自囚,又不甘心只有自己被囚的那些人。

负面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但不该把其宣泄在他人身上,尤其是同为女性的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