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婚女人来说,与婆婆处理好关系就是自己婚姻成功的一半。
越家老头去给亲家陪病床的消息在越山村里传播出来,让那些老头老太太都吓不轻。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了儿媳妇这个外人怎么能那样侍候她的家人呢?全家不但都要围着她转,更过分的是还要把儿媳娘家人来照顾。
“我说呢,以前我还眼羡老越头家的儿媳妇真懂事,现在看来那都是他们老两口子为了儿媳付出得太多了。”
坐在太阳下面的李大花跟她的好朋友刘巧嘴说,长期太阳的直晒让她的皮肤显得很粗糙。
“现在儿媳都精养得很,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一家有女万家求’。有人愿意跟自己儿子结婚,让我们这些做父母干什么都可以。”
刘巧嘴虽然这样说,可她家的战争却很少停下来。从她家儿子相亲到儿子结婚,他们家不是与人争吵,就是因为借钱之事弄得鸡飞狗跳。本想着等儿媳嫁过来之后,一切都会变好的。
哪里想到儿媳知道他们家的彩礼多数是外借的,并要他们小夫妻来承担归还之后,就以两代人口味吃不到一起为由,要与他们老两口子分开单独过。
分家大战结束之后,儿子与他们父母的亲情也在拉锯战越来越淡了,刘巧嘴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老夫妻辛苦娶回来的儿媳,怎么会换来儿子一家的仇狠。
老越家确实是他们越山村里特例,他们家却总是热热闹闹,和气让刘巧嘴心生不解:
“为什么别人家儿媳会那样懂事?看到李婶子与儿媳一起说笑着去逛街,让外人以为他们是母女呢?”
刘巧嘴靠着墙说着,“谁也没有想到李婶子那样的人能有福气娶了那样好的媳妇呢?”
“你没有看李婶子是怎么对他们家儿媳的?真的当神一样供起来。”李大花撇着嘴说,她自己却是有骨气的,怎么能为了儿媳把自己的家庭地位摆得如此低呢?
“我反正老了是不靠儿媳的,李婶做的那些事我却是做不出来的。”刘巧嘴这样说的。
几人这时看到李婶从村里骑车而来,就叫喊着“李婶,你这要是去哪里啊?”
“我家老头子不是在医院陪床吗?我这给他送饭去。”
“小香爸爸怎么样了?”刘巧嘴说。
“慢病哪里会好得那样快呢?”李婶子扶着电动车子,前车筐里放了太多东西。
“你家小香遇到你们老夫妻真是交了好运了,你们真是为了他们的事,把你们老夫妻都搭上了。”刘巧嘴笑着说。
“是我们老夫妻有福,小香真是一个好媳妇,人家养大了到我们家,给我们生儿育女,对我们老两口子真的可与她的爸妈相比。你说我们没有生她,没有养大她,怎么敢躺在那里要她对我们好了?”李婶这样说着,松了电闸就走了。
留下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他们怎么就能被这个老实女人给教育了一课呢?没有在这个女人身上找上优越感,让她们感觉之前所有说的话都白费了。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事情发生得出人意料,如当李婶子这个能干的女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平常的田间劳作,怎么就倒在地上了呢?
她的躺倒让还算平静的家一下子乱了套,越军与孙香从外地赶回到家里,他们顶替上了李婶的工作,越军打理地里的活计,而孙香却穿梭于家与医院。虽有越有粮侍候李婶,孙香做些洗衣做饭之事,让有些不善于照顾人的越有粮减轻负担,同时又冲淡了李婶没有女儿的遗憾。
“妈,我看你这身衣服也穿了两天了,要不你换下来我带回去洗洗吧。”小香从包里拿出自己带的衣服放在床上说。
“不用啊,我整天躺在这里也不去干活,身上的衣服还不脏。”李婶这样说着,又拉紧了自己身上的被子。
孙香已经拉上了床围上的幔布,把自己带的衣服强换给她换上了。等幔布拉开之后,李婶身上的衣服已经换过了。
“他李婶,你家儿媳可真贴心啊!”同屋一个瘦小的老太太说着,“你看我儿媳呆在我这里,心早就飞了,他们现在都急得要出去赚钱。”
等孙香出去之后,那个老太太不急不慢地说着。她想解小手,可她儿媳又出去打电话了,她却并不敢过分使唤她那个身材发福 的儿媳妇。
“大姐,现在谁不忙呢?我这一病倒了,儿子媳妇都全都从外面回来了,他们也急着赚钱。”李婶无可奈何地说“像我们这些无用的父母,孩子去外赚钱也只能给他们看看孩子。可你看现在我又拖累了他们,做父母的最怕自己成为他们的累赘。”李婶说这话,她擦了流出来的泪水。
“你这个人,也真是享不了福。这老天爷还不是看你干活累了,就让你到医院休息。我们现在是有听话的孙子孙女,大儿子媳妇也难得孝顺我们,小儿子在北京上大学,你说这以后的好日子还能少了吗?”越有粮看着自己老伴,在一边安慰老伴说。
“他李婶,你家当家的说得很对,就你家儿媳这样孝顺你,你也应该好好地活着,不像我现在一个老婆子去谁家谁都嫌弃。”那老太太念叨着说。
“大姐,你不要光说我儿媳孝顺我,哪里知道我现在都拿儿媳当成自己的孩子处的,想着帮她也就是帮自己家儿子。你说要是儿媳在这个新家活得不好,那自己家儿子能活得好吗?我有时都想,为什么我们这些老人有人看儿媳不顺眼,处处为难于她们,那多数是没有拿她们当成家人了,你说一家人在一起哪里有那样多对与错,计较太多得与失就会心生不满,时间长了就会爆发争吵。人一但心情不好时,说出的话多是很伤人的,你说对不对啊?”
“他李婶,这事也分人的,有些人想靠父母不想好好去工作,父母越帮他们,他们就会想要的太多;也有人当了公婆,就怕自己儿子在那个小家里受到儿媳欺负,也怕儿媳沾自己家便宜,处处与儿媳不对付。如果小辈与老一辈有一方不知足,那他们的关系就好不到哪里去。”
老太太接着说“你看你们一家,相互体谅。硬是把别人口的鸡飞狗跳的日子过得让我老婆子都羡慕不已。‘两好搁一好’就是你们的日子。一家人齐心过日子哪里还能不把日子过好呢?”
老太太说完话,屋里的人都安静下来,冬天的阳光透过那扇大玻璃,把屋里晒得暧暧的,像已经步入暧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