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那么多父母明明自己的婚姻不幸福,还非逼着自己的孩子结婚?

如果你是已婚人士,我要提一个问题:若有来生,你还会选择婚姻吗?

我的答案是:铁定不会,对,是铁定。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和我的答案一致,尤其是女性。

婚姻对于女性来讲无异于是一种使个人价值贬损的模式,这其中的道理无须赘述,稍微想想就知道女性在婚姻中个人价值牺牲的不是一星半点,很多女性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把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进去,忙忙碌碌一生,活得没有自我,到头来却落个丈夫和儿子都不理解的结果,这是很多女性后悔结婚的主要原因。

现代社会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较之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女性再也无须通过依附于男性去生活,也因此,很多女性开始排斥婚姻,她们更注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想成为生育机器,更不想把自己短暂的一生耗费在婚姻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很多女性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也开始重新定义婚姻的价值,在这样的思潮下,不婚主义开始盛行。但是对于长辈的父母来讲,他们对于婚姻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婚姻才能给人最大的安全感,养儿防老这一固有思想,在他们心里已经扎根,没有婚姻就意味着没有子嗣,没有子嗣就意味着孤独终老。

面对选择不婚不育的孩子,父母开始有些慌了,他们苦口婆心劝孩子结婚,劝自己的儿女生孩子,为的是孩子到老了之后有人照顾和赡养,但他们忽略了孩子的个人感受,在他们看来,人生的主要意义就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者能传宗接代,二来可以养儿防老,三者他们认为婚姻和家庭可以带给人最重要的幸福体验,哪怕他们的一生也没有经营好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他们认为只要有他们的经验和经济能力作为辅助,自己的孩子组建家庭后就能比他们的家庭要幸福,因为这里面有他们的经济和经验加成。

这就是很多父母自己哪怕婚姻不幸福,也要逼自己的孩子结婚的根本原因。

在父母辈的眼里,婚姻里的不幸福比起无儿无女的孤独感来说,并没有那么可怕,在他们的认知里,孤独终老比起婚姻里的吵吵闹闹更为可怕。

而在孩子的眼中,个人价值的实现远远大于婚姻带来的好处。他们不想自己短暂而宝贵的人生耗费在因为鸡毛蒜皮也能吵个天翻地覆的人生里,他们只想将自己的人生精力全部放在自我价值的提升上面去,不想让任何人分走他们的精力,也不想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迁就别人上面,这就是年轻人和父母辈在人生价值上最大的不同,换句话说,也就是代沟。

当下时代里的年轻人,不但女性不愿意结婚,甚至越来越多的男性也不愿意走进婚姻这种传统的生活模式,不管是男性和女性,他们无一例外地对婚姻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婚姻太过疲累。

更多的男性想在婚姻里找一个能与自己同甘共苦、相互体贴的女性作为生活伴侣,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随着男女比例的失衡,很多女性因而有了优越感,她们想通过婚姻捞到好处,甚至很多女性想通过婚姻为自己赚取半生的生活保障(男性思维角度),这让婚姻变得越来越物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原本单纯的情感随之被物化,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原本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变成了以物质为核心,人们不再将爱情作为衡量婚姻的根本,而将物质作为一段婚姻能否长久,是否值得去进入的标准。

曾几何时,人们衡量一个人适不适合结婚的首要条件是双方有没有感情,对方的人品如何,这些是放在首位的,而有没有房有没有车则是次选项,但现代婚姻里,后者反而成为首要考虑的点,前者反而放在了其次,男女双方在面对感情和婚姻,相互算计着得失,各自打着小算盘,谁也不肯作出太多的牺牲,谁也怕自己得不偿失,在这样被严重物化了的思想里,婚姻变得面目全非,婚姻缺少了应有的情感温度,变成了一种交易,一种合作。

在父母辈的认知里,婚姻是爱情的结果,而在年轻人的认知里,婚姻就是一种合作,婚姻的本质就是双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其本质就是利益,婚姻如果不能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实现优化组合,那么婚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催生不同的生活模式,时代在进步,生活模式也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婚姻,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时代中消亡,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的话,任何生活模式或者社会制度。必然要以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当下时代里,女性手里拥有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当她们不再以依附于男性而获得生活物资时,她们必然不需要通过婚姻来与男性绑定,她们也不需要通过子女获得老年时的生活依靠,她们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工作能力获取报酬,以得到更多的物质基础,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到了年老时,她们可以通过社会更加完善的养老制度去安度晚年。

而父母辈的人,他们的思想依旧停留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通过子女才能保障老年时不至于孤独终老,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只有通过家庭才能获得圆满,他们并不认为个人价值有多重要,他们对于人生价值评估的重点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在这点上,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子女形成统一,也因此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自己婚姻不幸福却依旧要逼着自己子女结婚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矛盾,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使双方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不同,也因此对于婚姻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子女无法说服自己的父母接受自己不婚的原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父母辈们在年轻时盛行自由恋爱,那时父母辈的父母也曾像如今自己反对自己的子女不婚一样反对过自由恋爱。时代在进步,但老一辈人的思想无法跟着时代进步,就一定会产生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

最终也会因为上辈人的妥协而告终。

每一种新的生活模式出现时,总会经历被否定、被打压、被质疑、被接受等过程,这是一种革新,不论任何生活模式都是如此。

从一夫多妻制的废除,到一夫一妻制的盛行,再到婚姻制度的消亡,每一种生活模式,都是以适合时代发展为基础的,只要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模式,必将会成为主流的生活模式,这种模式也就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任何生活模式都是以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第一要素的,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是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所以,婚姻是否消亡,不是上一代人是否同意能够决定的,而是由其是否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而决定的。

我的小朋友因为不婚与父母争吵过好几次,父母强烈反对她不婚,她很苦恼,找我倾诉过很多次,我告诉她说:你要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你父母认为你即使离开了婚姻依旧能老有所依,到这个时候 ,他们便不会再反对你不婚。他们反对你不婚的主要原因,是怕你离开了婚姻,没有子女,老来无依怕你受苦,怕你无人照顾。

太优秀的女性普遍单身,当传宗接代的思想被弱化之后,男性也一样不愿意结婚,婚姻也必将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