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底线》“弑母案”才懂:唐啸云是如何从孝子变成“怪物”的

文|芳小菊

唐啸云听到死刑判决时,不仅神色平静,还笑着打了一个响指。

他不打算上诉,在法官面前,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动手前就想好了,我不想活,不,这么说不严谨,严谨点说应该是,我想活,可我妈把我变成了一个怪物,怪物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办法正常生活的。我想过自杀,但自杀是弱者才会做的事,强者要遵守规矩。法官,对不起,利用你们杀了我”。

唐啸云从小到大的座右铭是:父母没有错,做父母的都为子女好,为人儿女要时刻听父母的话。

弑母前,唐啸云和母亲的关系十分融洽,每天晚上,他都要和母亲微信聊天后才睡觉。

所有人都知道,唐啸云是个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孝子。

可这个人们眼里的孝子,却在母亲过生日那天,不声不响地杀死了她。

唐啸云弑母的手段极其残忍,母亲被他用奖杯猛击头部数下后,脑浆迸裂,面容严重变形。

弑母后,唐啸云又残忍地将她分尸,然后扔进事先准备好的冰柜里藏了起来。

紧接着,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吃喝嫖赌,挥霍无度,一边干尽荒唐事,一边彻底放飞自我。

唐啸云把自己说成“怪物”一点都不为过,弑母、分尸、然后若无其事地吃喝嫖赌,他的反常行为,实在有违人伦。

一个从小老实听话,学业出众,智商超群的高才生,为何会犯下如此的滔天罪行?

唐啸云是如何从孝子一步步变成“怪物”的?

母亲用四本“小云成长记”,控制了唐啸云的心智

唐啸云弑母后,检察机关递交给法院一份补充证据——四大本笔记,上面贴有“小云成长记”的标签。

“小云成长记”里,都是双色字体,黑体字是唐啸云的检讨,红体字是唐母的点评。

这四大本笔记,记录的并不是唐啸云的成长,而是他从小到大犯下的错误,它们如其说是唐啸云的成长记录,还不如说是他的“检讨大全”。

第一本笔记里,唐啸云写下这样一份检讨:

今天数学期中考试,我只考了99分,这个成绩非常不应该,我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损失了这一分,我对不起我的母亲,也对不起自己。

唐母这样点评:

看上去只丢掉了一分,但未来很有可能因为这一分,而输掉你的整个人生。记住,人生就是一场战斗,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让你一败涂地。千里之堤始于蚁穴,你要好好反思。

第二本笔记里,唐啸云这样检讨自己:

表弟玩游戏,我在旁边偷看了两眼,这是堕落的开始。我应该对表弟起到表率作用,而不是和表弟一起在游戏中堕落。游戏是引诱我的恶魔,我一定要抵挡住它的诱惑。我万分心疼,在此深刻检讨自己。

唐母的点评: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意志力相当薄弱的人,这样的人难以承担重任。你表弟很快活,可他注定永远是个普通人,如果你想做个普通人,没问题啊,那就不要做我的儿子。

另一份检讨,是唐啸云高考时写下的:

我错了,我不应该在没有征求妈妈意见的前提下,擅自选择中文系,这种行为是对自己,也是对妈妈的极大不负责任。妈妈很久没有理我,可我并不怪她,我是她最亲密的人,却伤了她的心。

唐母的点评非常犀利:

人生如战场,怎么能够毫无长远计划呢?仅凭一个人的喜好,就信马由缰,这是弱者才干的事。只有弱者才会口口声声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强者是不会被这些稍纵即逝的情感左右的,为了成功,必须保持清醒。

唐啸云母亲的教育理念简直太可怕了,考试少考一分,就要上升到人生高度,这样夸大其词,不仅让儿子心生恐惧,还滋生了他的负罪心理。

表弟打游戏,偷看两眼就成了罪恶,这样的惩罚,不仅会让儿子自我怀疑,还会加重他的负罪感。不能有自己的喜好,则让唐啸云直接怀疑活着的意义。

在儿子的世界里,唐母一直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她用四本“小云成长记”,彻底控制了儿子的心智。

在母亲面前,唐啸云不必有思想,母亲的思想就是他的思想,母亲的世界就是他的世界。

唐母用四本“小云成长记”,牢牢控制了儿子的心智,让他成了一个只知道读书,不懂一点纲常伦理的考试机器。

母亲用自我惩罚和精神凌迟,让唐啸云变成一个没有情感的冷血动物

唐啸云接受审问时,问了法官宋羽霏一个很小儿科的问题:“法官,你小时候做错事会挨打吗”?

宋羽霏没回答,反问了他一句:“你妈会打你吧”?

面对法官的问话,唐啸云摇着头,痛苦地说:“不,我妈从来不打我,她只惩罚她自己”。

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惩罚儿子,是母亲对唐啸云的一种精神凌迟。

唐啸云小时候不爱吃肉,妈妈让他吃,他以自己已经吃饱为由拒绝了。儿子不听话,唐母没打也没骂,她把肉端到自己面前,一口一口地往嘴里硬塞。

唐啸云被妈妈惩罚自己的样子吓到了,他硬逼着自己,艰难地吃光了盘子里的肉。

数学考试,唐啸云少考了一分,看着那张写着99分的试卷,唐母的表情就像天塌了一样。

她先撕了儿子的书,接着又一边骂自己:“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责任”,一边疯了一样狂扇自己耳光。

直到唐啸云惊叫着跪地求饶,她才停止对自己的惩罚。

唐母的自我惩罚,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驯化他,这种变态的教育方式,无异于是一种精神凌迟。

唐啸云在她的精神凌迟下,不仅从没感受到一点母爱,情感还在慢慢缺失。

母爱和温暖,是每个孩子最想从母亲身上得到的,可唐啸云从小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母爱,把他当成考试机器的妈妈,根本没想过儿子还需要温暖和呵护。

唐啸云和他的母亲,看起来是母子,实际上是动物和驯兽师的关系。

在母亲自我惩罚的凌迟下,唐啸云的情感世界一天天变得荒芜,虽然他表面看上去十分乖巧,可内心却越来越冷漠。

唐啸云的情感冷漠,在父亲去世后愈加严重。

父亲在世时,唐啸云被母亲精神凌迟后,还会找个人哭诉,他的父亲虽然在家庭中没有发言权,但至少会在儿子伤心难过时,开导他,安慰他。

父亲去世后,刚上高中的唐啸云,失去依仗后成了一个更乖,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孩子。

他会很听话地完成妈妈对自己的一切要求,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从不违背妈妈的任何意愿,只求妈妈别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精神凌迟他。

唐母的自我惩罚和精神凌迟,让我想起一句话:

“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因此,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在唐啸云心里,用自我惩罚和精神凌迟教育自己的母亲,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人,她不仅让儿子始终处于战战兢兢的恐惧状态,也让他慢慢变成一个情感缺失的冷血动物。

母亲的精神杀戮,让唐啸云变成一个“怪物”

弑母案发生后,宋羽霏审问唐啸云时,发现他十分反常。

一开始,唐啸云说自己从未恨过母亲,后来他又坚称自己是因为恨,才弑母的。

面对心理反常的唐啸云,宋羽霏这样驳斥他:

“唐啸云,你一直在撒谎,你不是恨你妈,你怕她,非常地怕。

你妈一直对你要求很高、很严厉,你生活中的一切,她都给你制定了很高的标准,如果你做不到,她就会从人格上侮辱你。

你实习时因为骚扰女同事被开除,便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你十分清楚,妈妈知道你丢了工作后,会用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你,那是你绝对无法承受的。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你就动了要杀死她的念头。

因为她死了,你就不用面对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了”。

真实的内心被窥破后,唐啸云发出一声比野兽的吼叫还要暴躁凄厉的咆哮,然后,他瞪着血红的眼睛,让宋羽霏把嘴闭上。

唐啸云用一声咆哮和那双血红的眼睛,呈现在法官面前一个精神暴躁,灵魂扭曲的怪物模样。

看着怪物一样的唐啸云,宋羽霏觉得他可悲又可怜,一个人精神被杀戮地太久,才会有这种模样。

唐啸云把自己称为怪物,一点都不过分,在母亲的精神杀戮下,他始终处于弱者状态,可他偏偏又要装出一副强者的姿态。

母亲一边对他灌输强者思维,一边又用自己的强势把他变成弱者,这种不健康的母子相处状态,一步步把唐啸云变成了心理分裂的怪物。

得知自己被判了死刑时,唐啸云神秘地笑着对宋羽霏说:

“法官,我这次没听我妈的话哦,我从小就有个愿望,不听我妈的话一次,这次我做到了。如果我妈还活着,她一定希望我还活着,可我偏不”!

一个儿子,用杀死母亲来抗争她对自己的精神杀戮,这是何等的可怜又可悲?

看着唐啸云古怪的笑容,宋羽霏无奈地摇了摇头。

唐啸云的母亲,从没爱过自己的儿子,对她来说,儿子就是她的工具,是她可以随意摆弄的玩偶,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在不自知地精神杀戮自己的儿子。

因为惧怕她的精神杀戮,唐啸云竟然觉得杀死自己的母亲,要比面对她好得多。

唐啸云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但当他决定要当个乖孩子的时候,母亲对他的精神杀戮,就注定他将活成一个“怪物”。

写在最后:

审理完唐啸云的弑母案后,宋羽霏对自己的男朋友说了这样一番话:

“一个当事人杀了他的母亲,可真的是他杀了自己母亲吗?在他杀母亲之前,母亲严苛的教育,或许早就杀死了他”。

是的,有唐母这样的妈妈,是唐啸云一生的不幸,妈妈的精神杀戮,不仅在心灵上凌迟了唐啸云,也让他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怪物。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的事。

虽然世上的母亲没有不爱孩子的,可也有一些母亲,根本不会爱孩子。

如果唐母不在精神上杀戮儿子,唐啸云就不会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他也不会由孝子一步步变成弑母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