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恋爱总是美好的,但结婚后似乎一切都变了。
琐碎的生活以及家庭矛盾,慢慢消磨了你们感情,你心爱的他变成了在唯唯诺诺的“妈宝男”,而你变成他眼中斤斤计较的“怨妇”。
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有时候是两个家庭或者三个家庭之间的博弈与争斗,还交集着各方利益、情感博弈以及复杂的人性,倘若发生矛盾,处理起来谈何容易。
不少婚姻的矛盾主要来自婆媳或翁婿之间,当然如果你另一半父母能约束自己行为,对你们很好,那么你就幸运。
但,很多人并没有那么走运,他们伴侣父母总是会挑剔、教唆以及嫌弃,甚至主动制造矛盾,让小两口婚姻破裂。
想起《双面胶》的胡丽鹃,公婆来临之前,她是一个过着灿烂幸福生活上海姑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对她顺从有爱的丈夫李亚平。但公婆到来了,一切都变了,被乌云遮住了所有的阳光。
婆媳发生矛盾,“凤凰男”李亚平并没有站在她这边,让她被公婆欺负、催生、挑剔嫌弃,搭上娘家大部分财产,最后被老公亚平用拳头狠狠打得没有了心跳以及呼吸……
当然,这种带有戏剧性的悲剧也许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遇到婆媳矛盾却是很多女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果伴侣的父母实在让你难以忍受,已经伤害到你的婚姻了,那你又该怎么办呢?
有幸遇到苏珊·福沃德《原生家庭·婚恋版》,让人读完后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作者犀利剖析新成员与原生家庭的冲突与磨合,点出各种“有毒”伴侣父母的类型以及应对办法,让你对处理婆媳或翁婿矛盾有了极大的信心,就算没有亲如一家的运气,至少要有不受委屈的底气。
一、“有毒”伴侣父母的五大类型
《原生家庭·婚恋版》提出“有毒”的伴侣父母的定义与评判标准。
主要是看:他们是否干涉与控制你们小两口的婚姻,是否以各种方式攻击你和你的婚姻,并因此制造了大量的麻烦。
书中提及到五种类型的“有毒”伴侣父母,分别是:批评型、占有型、控制型、惹事型、拒绝型。
1、批评型:总是抓住每一次与你相处的机会对你的观点、感受和行为挑三拣四,采用责备、反对甚至贬低你的手法,让你知道你永远无法达到他们的标准与期望。
2、占有型:表面热情友好,慢慢入侵你婚姻的方方面面,以爱为名,希望你满足他们的期望:把原生家庭放在第一位,你的家就是他们的家,要求你迎合与满足他们的需求。
3、控制型:在家中拥有绝对的权利,从未想过放手,即便他们孩子长大成人,他们还是认为孩子要永远依赖自己。想要通过凌驾于你的伴侣之上来获得秩序感、满足感和优越感。
4、惹事型:他们生活槽糕透顶、一片混乱,如夫妻水火不容、酗酒、花钱如流水等等,以至于他们想要将你卷入不断升级的危机和灾难的漩涡。
5、拒绝型:他们对你完全封闭内心,不允许你进入他们的生活,明确告诉你和伴侣他们不欢迎你,引诱你放弃被他们搅得胡烟瘴气的婚姻。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总有“有毒”伴侣父母在作妖。
伴侣的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对你?为什么他们不喜欢你,为什么你付出了那么多他们却视而不见?为什么他们就要搅乱你的婚姻,让你过不好……
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这也许跟他们家族、三观、性格以及行为模式等有关。
而最严重发生矛盾似乎总是在母子和父女之间,最激烈的冲突与矛盾发生在同性别的姻亲——婆媳与翁婿之间,“对同性别但更年轻的姻亲怀有嫉妒心理和竞争心态让他们格外有危机感。”
他们不懂得父母之爱是唯一以分离而非更亲近为目标,如果拎不清,那么就很容易发生矛盾。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智慧、手段以及心态来迎接和化解这些矛盾,正如苏珊·福沃德的这本书副标题所言的那样:“如何应对爱人父母的挑剔、侵扰或排斥”,让我们主动出击,学会如何从伴侣父母手中夺回婚姻的主导权,不论你的伴侣是否合作。
二、尊重差异,保持界限感与人格独立
在书中作者提出六种常见处理婆媳或翁婿关系的陷阱:
1、受害者心态(抓住别人亏待你的地方不放,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2、反应过度(99%的过激行为都是过去阴影导致)
3、反应不足(根源在于恐惧,害怕被否定与失控,一味压抑自己)
4、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对自己处理矛盾能力期待过高)
5、对伴侣有不切实际的期待(错以为伴侣的生活重点会偏向你)
6、对伴侣父母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从伴侣父母那里得到爱、接纳与善意)
面对婆媳/翁婿矛盾,伴侣不理解,你首先要做的是:接受现实,直接“认怂”。
接受你跟公婆一开始不过陌生人而已,你们建立关系的契机不过是他们生养了你的伴侣而已,他们跟你有着不同的信仰、爱好、态度、品味以及价值观。
相处有矛盾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当然,你也有受到尊重、保障自己身心健康、抚养子女不受他人干涉、感到愤怒以及对伴侣父母对“不”等权利。
当然你可以通过“设定界线”、“明确立场”以及“非防御性沟通”的方式来让自己婚姻与生活过得和谐与幸福,而不仅是以受害者心态或者对自己、伴侣以及伴侣父母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记得,涂磊曾说过,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视如己出的关爱,相敬如宾的对待。
婆媳或者翁婿相处中,尊重彼此差异,保持界限感,这尤为关键。
作为父辈,尽量不要插手小辈的生活,不要过分作妖来怒刷存在感与威严,晚辈自然会尊重你。而作为晚辈,让伴侣跟你统一战线,双方创造条件让小两口经济与精神双独立,建立好自己的小家庭、树立好原则以及明确界限,与伴侣父母相处自然和谐。
当然,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也许你努力尝试了所有办法,但你的伴侣依旧跟父母站在统一战线,把你当作一个外人或者生儿育女的保姆,你在家庭里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与理解,那么及时止损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有时候,错不在于你。
当你变得更好自信,对关系理解更通透,更有智慧处理矛盾,就算这一段亲密关系失败了,你依旧还是找回了自己,有能力让日子过得敞亮,这不值得开心吗?
祝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