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老人送行

今日此文,专为一老人送行。

并非矫情,只是想把这个老人的一些事记录下来,给自己以后看看,不能什么都忘了,这也算是纪念吧。

与老人相识十多年,记忆最清晰的有三次。

第一次见老人,是十多年前。

那是第一次上门拜访老人,求老人把女儿嫁给我。

礼物准备了一堆,记忆最清楚的是一箱三竹,好像有两三百块吧。

记得当时同行的“小姨子”说了一句话,印象深刻。

“买水果,还不如买二十斤肉呢”。

老人家在广西,虽然已经快六十了,老两口还在广东打工,租了一个村子的老房子住。头昏眼花、体力衰退的老两口能做的事,显然不会太多,收入也不丰厚。

见到老人的第一眼,个头不高,还有些驼背,满脸笑容,和蔼可亲。

老人亲自张罗了一桌饭菜,殷勤劝我多吃。初次见面,没敢放肆,陪说陪笑的一顿饭,半饥半饱。

饭后,老人把我叫到院子,一脸的羞愧,从口袋掏出了一沓钱。

“我不会赚钱,没有多少给你,这两千块你收着,别嫌少”。

我大吃一惊。

来见老人前,爸妈嘱咐,要带好钱,多准备点,至少也得两三万,彩礼性质的事情,不能大意。

如今,居然是老人给我钱!

赶忙推脱,死活不敢收。

“爸,你能同意让你女儿嫁给我,已经是给了最珍贵的礼物了!我这里还给您准备了两万的彩礼,怎么能收您的钱?这钱,打死我也不敢要啊”!

“这是我们壮族的风俗!你必须收!钱确实少,但是我们的心意,你不收,就是不想做我女婿”!

老人的话,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不容推脱。

收下两千块钱,感觉浑身都出了一场大汗,让我几乎虚脱。

这些都是真事!

不过壮族在广西分布较多,每个地方风俗未必一样,大家可不要都指望老丈人给钱啊!

春节过年,第二次见老人。

小舅子的一双儿女在房间肆无忌惮地玩闹,居然看中了他们姑妈结婚时的戒指、项链和耳环。

老人满脸笑容地看着孙子孙女,丝毫不管那些玩具到底值多少钱。

要是弄丢,看你怎么办?

我有心不让玩,但又不能当着岳父说,只能拿着手机去阳台乘凉。

万幸,东西没丢。

已经玩了个把小时的小孩,似乎依然兴致盎然。

或许,发现了我的脸色不好,老人收起了首饰,默默放回原位,还叮嘱小孩不能再动。

两个小孩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一个跺脚,一个打滚,似乎不给他们就不罢休的样子。

总算老人没有妥协,小舅子带着小孩去买玩具了。

等到小舅子带着孩子回来,每个人手里都有玩具,兴高采烈的。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在客厅拆开,玩了起来。

我家小伙子凑过去想玩,被拒绝了。

小伙子顿时嘴巴就撅了起来。

一股莫名怒火,顿时就冒了起来。

过去抱起小伙子,转身就想去外边。

老人或许看到了我的不悦,默默出门走了。

不到半小时,老人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气球,躲过了孙子孙女的手,交给了小伙子。

小伙子笑了,我也笑了,老人也笑了。

再见老人时,他已经生病了。

老年痴呆,记忆力不断衰退,无可挽回。

小伙子一看到老人,就跑过去叫外公。

我也过去,叫了声爸。

老人嘴角使劲得颤抖,似乎想说什么,嘴巴也张开了一点,舌头不断地抖动,但是一个字都说不出。

老人的手也在颤抖着,似乎想摸摸小伙子,虽然近在咫尺,却依然没有放到小伙子头上。

小伙子跑去玩了。

我抓着老人的手,感受着他的颤抖。

眼睛里明显满含着泪水,却只是在打转。

“他记不得你们了”,岳母在旁边补充道。

看着浑身颤抖的老人,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赶快离开,生怕会落泪。

老人记忆最后是两个人,一个岳母,一个奶奶(老人的妈)。

据说老人一生胆小,在家里和岳母吵架,从来都没赢过,甚至还挨过岳母的打。

不过老人生病后,居然一反常态,对着岳母破口大骂,甚至敢拿东西砸到岳母身上。有一次,岳母被打得受了点伤,据说是老人拿木凳子砸的。

不知道我最后能记得谁、惦记谁

老人生病后,行动不便,连走路都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

那一年,奶奶生病住院,老人颤抖着来看。

一进病房,看着躺在床上的奶奶,老人居然失声痛哭,和小孩子一样,鼻涕眼泪一起下来,看得旁边的人也都泪雨滂沱,甚至惊动了走廊的护士和医生。

昨天中午,老人走了。

今天就要带小伙子一起去送他外公了。

临行前,回忆一下与老人接触的过往,权当送行吧。

好走!

(创作不易,关注就是最大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