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过得好么?你活得不够好,是因为你没有看见自己的坏


你看到的世界,是内心的投射

我们的心其实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如果看起来是这样子的,倒不一定说它本身一定完全是这个样子。

我们的心用投射的方式加工了这个世界,所以使这个世界看起来是我们所熟悉的样貌。

你的子女是你的潜意识

中国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是把子女当作自己的替身,把自己的某个表现不充分(即压抑或半压抑)的面具投射给子女,让子女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使命。


有些家长这样做是有意识的,有些家长是无意识的。

还有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所以对孩子非常失望,竭力改造孩子,自己改造不了就求助于心理医生。

你自己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个恐惧的家长,你可能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小孩。

你的恐惧越大,你眼中小孩的问题就越多。

恐惧导致掌控。

你越恐惧,你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你自己有安全感。

掌控者是头脑,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们像水一样流动,很难被掌控。

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驾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驾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惧越多,你对孩子的要求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

小孩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孩,真是这样吗?

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小孩,这是真的吗?问一问你自己。
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长

生活中频繁投射的部分,往往折射出内心最痛苦的部分,

人本来是一个整体,但是为了适应环境,发展了一部分心理活动,压抑了另一部分心理活动,结果变成了“半个人”。

在寻找配偶的时候,人们就会被拥有自己所欠缺的心理活动(其实不是欠缺,而是被压抑了)的人所吸引。

这样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似乎又变成了一个整体。

所以,有的夫妻一开始比较融洽,但是在一起久了,也会发生分化——每个人的内在心理活动都会继续发展。

人们不是在跟配偶冲突,而是在与自己的潜意识冲突。

心理学认为:

你无缘无故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

在潜意识中,你认为那种特质是“不好的”。

而承认自己“不好”这种想法太痛苦,于是被自我压制,转而采取将“不好”“投射”到别人身上(怀疑别人或者强加别人)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焦虑。

通过这样的操作,人们扔掉了自身讨厌的部分,保持了“我足够好”的自我感觉,并能通过抨击他人在内心里获得一种优越感。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意志和特性强加于他人身上的认知倾向就是投射效应。

某种程度上说,的确是我们投射给了世界什么,就会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但这不代表别人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的一切不舒服都来自他人的投射。

这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人格中不够健康的内容,是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逐渐有能力去承认和修正的部分。


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人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第一,我们俩的心智水平发展是在同一层面上的。

第二,我们往往经历过非常相似或非常匹配的创伤,那些创伤使得我们“一见钟情”。

经常有人说,我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但往往大家会发现,最后找的或者特别吸引你的,都不是你列的那些条件。

因为人和人的吸引不是依靠你的理智,更多时候是内在创伤的吸引,就是我们两个经历过相似的创伤,是那些创伤使得我们一见钟情:

“我觉得TA特别懂我,TA身上有特别吸引我的味道,这是不能讲述的,没有办法言语化讲出来,即使TA和我想象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但非常吸引我。”

举个例子,一个小时候目睹父亲打母亲的女孩,长大后嫁了一个人,她的老公也打她。

有一种可能就是,每次和她丈夫吵架场面即将失控的时候,她都会“火上浇油”地这样说,“你打我啊!你打我啊!”

如果丈夫还是不动手,她就会说:“你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

终于,她的丈夫动手打了他。

然后,她发现,这个场景自己似乎早已看见过。


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映出你与自己的关系。

如果你不断地与自己的内在冲突,那么你也会不断地与别人冲突;如果你自己内在的情感挣扎,那么你也会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挣扎。

我们在关系中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在的问题。

你喜欢或讨厌一个人,其实跟他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无关,而在于你潜意识中对这个人的预设是怎样的。
当你潜意识里认定某个人是好人或者坏人,那么无论他做什么,你的潜意识都会解读为你想要的答案,来佐证这个人的观点。

这就是为什么,讨厌的人越看越讨厌,喜欢的人越看越喜欢的原因。

可以说,我们对外部世界中一切人、事、物上的感知,都是自己潜意识中最真实的心境的投射。
所以反过来,我们当然也可以利用这些投射出来的信息,来做一件每个人一辈子都应该去做,而且越早做越好的事情——那就是探索自己的潜意识

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是,你以为你是什么样的投射和具体化,不过却不见得是真正的你。

例如你看别人似乎喜欢欺骗,那是因为你欺骗你自己,然后将之向外投射到别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只看到邪恶和孤寂,那是他内在已被邪恶和孤寂所困扰,把它们投射于外。

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当你坚定了一个目标之后,好像全世界都在为你让路,努力的过程没有阻力、一往无前;

反之,当你对一件事充满迟疑时,总是会无端冒出各种干扰因素,来打乱你的节奏,阻碍你的前进。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们与这个世界发生的所有关系其实都是投射。

你心里有什么,就会在外部世界看到什么。

你心灵的模样,就是你人生的状态。

我们的命运是被内在情结驱动和描绘出来的。

如果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晃动着各种阴影,那么我们就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类麻烦并与之纠缠。

那些被我们压抑多年、被我们关在笼子里的困兽,一旦跑了出来,就会害人不浅。


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说白了,命运就是一种潜意识。

而那些被我们归结为外部力量的结果,其实也是自己的内在潜意识推动的结果。

你对世界的认知,是你心灵的显现,你的所有行为,也是你心灵的显现,而这一切也就决定了你将会拥有怎样的命运。

有时会忍不住想,人和人之间会不会存在磁场这个东西?

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会不断向外传递你的三观和喜好。

磁场相同、三观一致的人会自动靠拢。

反之,即使认识数十年,也无法交心。

也正因如此,才会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吧,也才会有看一个人,就看他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现象。

或许你也有这种体会,生活中最难的就是人际关系的维护。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和磁场不同的人在一起,注定会因观点难以相同,沟通太费精力而不欢而散。

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影子,当你能够跟自己和善地相处,怎么可能无法与他人相处,当我们体验过这样的经历,会感觉轻松自在。

你每天遇到的人和事,就是你生命当下的频率。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实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