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那年,我离开刚认识的女朋友只身去了藏区,从此身心一空

白玉县城

也就是这个城市,让我在那里过第一个中秋的时候哭成了泪人,望着天上的明月,真的想立刻离开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县城。

路过白玉,我们都是有缘人

到了白玉之后我被分配到司法局工作,由于自己在学校也是学法律的,从事司法工作也正好符合我的特长。

白玉司法局那时候是在政府的办公楼里面,一共只有五六间办公室,在机关的人员也就十几个人,其他的大部分都分到遥远的乡镇去了。与外面的机关不同的事,由于县城人少,平时工作比较清闲,最主要的就是下乡去搞法律宣传。因为我不懂藏语,一开始就跟着一个藏族的小伙子一同下乡,后来就负责办公室的工作,处理公文,开展法律援助这些。

除了平时的工作,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值夜班了。因为单位人少,每天晚上都要两个人值班,大概每周都要在单位睡上一晚。到了冬天的时候,高原的夜里特别冷,办公室没有床,就只有披着大衣睡在凳子上,一旁燃烧着电炉子烤火。值班一般到早上七点,由于冬天天亮的很晚,所以值完班回去天还是黑的,上午可以再补个觉。

单位上的干部很多是藏族,也有一些藏汉血统的,局长就是一个有些汉族血统的藏族人,他告诉我自己的爷爷是一名老红军,当时长征的时候受伤留在了泸定,就安了家。与很多康巴汉子一样,局长也是一位性格非常鲜明的人,做事雷厉风行坚持原则,又特别重感情讲情义,下面的人没有不敬重他的。

除了日常的工作,我们还经常开展一些其他活动,比如到山上种树、捡垃圾,去寺庙里面参观等等。工作的第一年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不过第二年开始就适应了,也逐渐没有太想家了。


亚青寺

除了工作,收获的更多是友谊

我们同去的18个人中,有6个教师,6个医护人员,另外6个就是我这种的基层干部。由于缺少娱乐项目,每个周末我们都会聚餐,两年时间从未间断。

由于我住的地方稍微宽敞一些,因为也成了我们每周聚会的根据地。那段时间的每个周末我都是这样过得:早上八点钟左右我们的“大厨”就来敲门,招待他进屋后告诉我今天中午要做什么饭,随后我和我么的生活委员就去县上唯一的菜市场去采购。回来以后大概十点钟,然后就是洗菜,准备工具。等到十点半,人陆陆续续都来了,大厨就在厨房里忙活,我把饭煮上以后就给他们泡茶开电视,有几个无聊的还会玩一下扑克。下午的时间主要是喝茶、打牌、晒太阳、嗑瓜子,实在无聊就玩玩手机游戏,就这样耗到晚上再把中午的剩菜热一下,晚饭后大部分人都回去了,但也有几个在我这继续耍一会儿,直到天黑了以后才慢慢离去。

2016年8月,我结束了两年的援藏工作回到成都,离开白玉的前一晚,我独自坐在沙发上,看着曾经热热闹闹的客厅此时空空荡荡,我再也抑制不住的痛哭流涕。


白玉夜景

回想这两年的工作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个就是收获了难得的战友情谊,另一个就是更加看的开了,刚工作是自己的承压能力特别弱,经常遇到一点压力就想着放弃。从藏区回来以后,心胸变得豁达了很多,很多以前觉得是大事的,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更主要的是,当时放我去的女朋友在我援藏期间一直跟我保持联系,中途还来看过我一次,从藏区回来后,我们就结了婚并在那一年有了我们第一个孩子。

现在从白玉回来已经五年了,我一次也没有再回去过,主要是这几年老婆生了两个娃娃,加上单位工作太忙,就没有机会再次进去。现在雅康高速通了,卓达拉山的隧道也通了,我想要不了多久,我应该就会再次回到白玉去看看,看一下自己的第二故乡是不是比以前更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