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亲戚看时代变化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禁想起小时候走亲戚的情景。

七八十年代走亲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走亲戚要步行去或者套上牲口拉的车去。自己蒸上一锅白面的包子,用竹篮子一装,上面盖上干净的毛巾,就是不错的礼物。亲戚家待客的菜也多以青菜,豆腐皮为主,包上一盖帘的饺子,亲人之间说说笑笑,好不快活。等到红日西斜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有时自家的狗也跟着去,跑得飞快,有时比住人先进亲戚家的门,好像是认识亲戚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摩托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走亲戚无论近远骑上摩托车,一踩油门就到了。带的礼物也发生了变化,买一些饼干,油条之类的东西,到亲戚家先给孩子们吃。亲戚待客的菜也发生变化,烧鸡烧肉,猪肉炒青菜是最常见的。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开车走亲戚的越来越多,带的礼物也以成箱的酒,食用油,牛奶,水果为主。主人待客的餐桌上更是出现了大虾,螃蟹等海鲜,有的更是从饭店里直接订餐,或者去饭店就餐。

人们的生活细节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国传统的习俗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