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你变态吗?你是哪种类型的变态?核实一下

虽然我们读了心理学这门课程,但是目前我们对这个变态的定义也不是很确认的。简单来说不正常的行为就是变态,但事实上定义这种行为或者状态都没有那么简单。

之前的文章有写过,有4种定义方式,1是通过统计的方式来定义,2是跟社会整体规范和标准不同,相冲突。3是有问题的人在做某些事情总感觉焦虑痛苦,有心理障碍,4是人本身个体无法适应社会,无法正常运作的行为。那被诊断为变态的行为或状态应该有什么标准呢?那么标准必定有模板,模板是什么呢?


其实心理学对变态的判断是根据两个基础模板来确认的。因此也就作为判定变态的标准。1是生理模型,2是心理模型。这是最初研究心理学中变态的标准模型。目前的话就延伸到了2种模型共同作用的情景,因为有些变态是这两种模型互相作用造成的影响,不是独立成因。也就是生理-心理-社会模型。

生理模型主要是判断是否在医学角度中是否存在人格理论中的心理障碍,比如像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是由人体内化学物质失衡、基础问题、大脑损伤及功能失调或以上因素的一些组合引起的,又或者是基因遗传。

心理模型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判断的,1是心理动力学观点,即隐藏式的动机。比方幻想着你老婆跟人家在床上怎么样了,然后你就强迫自己得别学人家这样的做法,从而去摆脱自己不要再有类似的想法。定义来讲,这种行为障碍的产生是个体将其威胁性的思想、记忆以及担忧压抑到无意识的结果。这些被压抑的思想和冲动想要重新回到意识中,因此行为障碍就作为继续压抑这些思想的方式而出现了。


2是人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即行为主义中习得问题。比方你小时候见到一条蛇,吓到了,感受到恐惧,这是一种行为障碍,但在你身旁的长辈安抚你并关注你。但是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下次再见到同样还是会恐怖,同时假如看到黑暗中的绳子或者读书看到的字以及有人说起蛇的时候,也会有相应的反应,这种条件反射就是被正强化了。3是不合理思维模式的产物,这是在思考问题时候我们所认知的观点,就好像好一些人,在生活中经历了 一些类似跳楼自杀,为情自杀或者考试失落或者丢失工作等等能产生抑郁或者精神病之类的事件,这些人的思维模式比正常人思维模式患上抑郁或者焦虑的风险会大的很多很多。就比方说近几年经常出现的校园门口的伤害事件,或者政府人员跳楼等事件。


最后是综上所述的综合性变态行为,就是从目前社会视角上生理加心理的变态行为。他们很多形式上并不单一,起相互作用的影响。非常通俗易懂的就是由于先天性缺陷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做出的一些不正常行为。当然不止是这个样子是属于这种综合性变态,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就慢慢思考揣摩吧。心理学学心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