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婚姻,“假装”或许是他们最真实的状态

公众号后台收到一封读者来信。

这是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学生的来信。

她说,她原以为她的父母一直是很恩爱的,至少,是关系不错的。

但是,直到那一天。

那天,她无意间看到了父母的聊天记录,那一刻,她惊呆了!在她眼中恩爱的父母居然在聊离婚!

而且,从他们的聊天内容来看,关于离婚这件事情,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在讨论了。

然后,她开始了回忆,越回忆心里越发凉,难道,以前父母在她眼前表现出来的种种恩爱,这一切都是假象吗?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明明不相爱,甚至谈到了离婚,却依然在婚姻中,在家庭里,在孩子面前,在外人面前扮演着恩爱夫妻的模样,他们这是为什么?

是啊,他们这是为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不仅是这一个孩子困惑的,或许,还是无数个发现了他们秘密的孩子们困惑的,因为,像这样的关系,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中年人的夫妻关系,有多少真实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开放,离婚,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了。

据有关数据反映,离婚年龄开始呈低龄化趋势发展。研究发现,高达99%的离婚年龄在22岁到35岁之间,这一结果的确令人震惊。

年轻人离婚,已经非常热门了,而到了孩子都十几岁的中年人,再谈离婚,在外人看来,着实还是有些尴尬的。

所以,人到中年,如果不是感情真的彻底破裂,很多的家庭还是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但维持下去,却并不代表曾经的恩爱关系依然存在。

爱情是有新鲜感的。

刚结婚的最初一两年是最幸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琐碎会慢慢磨去曾经的激情,激情蜕后,剩下的不过是日复一日平淡而单调的生活。

当爱情不在,婚姻里矛盾出现的时候,就看谁的性格更加的宽容,谁的格局更加的开阔,谁的忍耐性更加的深厚,总之,在没有爱为前提的时候,个性,这种在曾经的爱情中并不重要的东西,就会开始凸现出来。

情商高的人会开始学着经营婚姻,学着收起自己的某种个性,或者试着以另一种方式与对方相处。

而还有一部分夫妻,只是普通的中年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爆发后,他们开始意识到双方个性带来的天然不合,以前我让着你,听你的只是因为我爱你,而现在,或许才恍然醒悟,当我不再轻易被说服之后,我们之间的价值观居然有着如此大的差别。

在没有爱情这块面纱之后,双方性格中的缺陷就那样赤裸裸地暴露在彼此的面前,一点一点,一天一天,消耗着两人曾经的那一些美好。

所以,中年人的夫妻关系中,真正恩爱的并没有多少,他们之间的那些美好、那些感情都在日复一日的岁月中染上了尘,褪去了色,剩下的只是彼此之间的将就。

岁月终究侵吞了爱情,甚至连渣都不剩。



可他们并不愿意将这一段已变质的关系表现出来。

年轻时的离婚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可中年人的婚姻失败在大部分人眼中,却是真的婚姻失败。

而婚姻失败并不是什么好的名声,所以,能够避免就尽量避免吧。

所以,你能看到一些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婚姻不幸,却很少能听到真正来自中年人对于婚姻的抱怨。

他们的那一部分抱怨,都在自我消化后被生生咽下了。那就像是一味难以言说的苦,深埋在各自的内心深处。

我们说婚姻生活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也就是这个道理。

中年人的夫妻感情,还有多少是真的恩爱如初,或许,这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更多的,都只是在将就。

为了孩子,为了面子,为了工作,为了升迁,这些都是他们可以将就的原因,他们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可以随意地分手,可以无所顾忌,他们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家庭的顶梁之柱,他们之间因离婚带来的影响,已远远超越年轻人。

所以,中年人的婚姻,不再轻易谈分手,他们每天努力着,尽力着,上演着和睦的夫妻关系,维系着尽可能的稳固,好像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看似悲哀,却又是生活的本象。

生活,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随心所欲,更多的就是隐忍与坚守。


而婚姻关系,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会随着年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

有很多人,最终熬过了中年,熬到了孩子长大、结婚、生子,熬到了夫妻双双满头白发,那个时候,或许,中年时并不太和谐的夫妻关系开始有了新的模样。

远离了工作,远离了社会关系的他们,开始发现,每天的快乐与存在的价值,竟然就是跟身边的那个人斗斗嘴,发发牢骚。

那个在职场中风云一时的人物已渐渐老去,美人迟暮,英雄气短,长袖善舞也失去了可以发挥的舞台,最后,个人能真正活动的地方只剩下家里,以及家周围不到一亩三公里的那点地。

而身边那个在中年时自己曾看不起的人,却依然在自己身边,成了每天陪伴自己最久的人,曾经婚姻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不愉快,在这个阶段都变成了生活的一种酱料,不会对婚姻造成实质伤害,却给生活添了另一种味道。

不走到最后,谁也看不清生活的真相。

婚姻,是一道复杂又难解的题。看似好像就那么一回事儿,可要携手走到最后,却也实属不易。

但能真正走到最后,却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