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新规:女孩可以与“自认为是女孩”的男孩同住,安全谁来保障?

2025年03月17日14:10:13 情感 7678

近日,苏格兰的青少年关怀体系迎来了一项颇具争议的规定——根据该国最新发布的指导方针,寄养或接受机构照护的女孩,可能会与那些“自认为是女孩”的男孩共享卧室。 这项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

苏格兰护理监察机构在最新发布的指导文件中指出,如果一名跨性别青少年希望与认同相同性别的青少年共享卧室,则应该被允许,前提是要充分考虑并尊重所有相关人员的权利和安全风险。

换句话说,生理性别为男性、但自认是女性的孩子,在此政策下可以与生理女性共享卧室和卫生间。 这项指导方针还明确表示:“提供性别分开使用的设施,如卫生间,是一种社会习惯,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 ”

这项政策发布的背景正值去年“卡斯审查报告”(cass review)报告发布之后。 该报告指出,许多认同为跨性别的青少年通常经历过不幸的童年,有相当一部分是“寄养”或“照护”的群体。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本身就面临复杂的心理问题,而苏格兰护理监察机构的这一政策,显然将这一群体推向了更大的争议和挑战。

苏格兰新规:女孩可以与“自认为是女孩”的男孩同住,安全谁来保障? - 天天要闻女性权益组织成员珊·史密斯称“苏格兰护理监察机构的做法简直是天真至极。 ”

女孩的安全在哪里?

在2021年,苏格兰政府曾发布过类似的指导意见,支持跨性别学生不必使用与其生理性别相符的厕所或宿舍。 这一政策已经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如今的这项新规将矛头直接指向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寄养和被照管的青少年女孩。

苏格兰新规:女孩可以与“自认为是女孩”的男孩同住,安全谁来保障? - 天天要闻海伦·乔伊斯

对此,女性权益维护者的反应异常强烈。 人权组织“性别问题”(sex matters)的倡导主管海伦·乔伊斯(helen joyce)批评该政策是“对苏格兰最脆弱青少年的极大背叛”,并指出这项政策是“国家保护职责的严重失败”。

她表示:“这一政策是极度渎职,严重忽视了那些本应得到更多保护的青少年安全。 ”她强调,这些孩子本就处于脆弱的境地,而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让她们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政治正确”背后的危险

这一争议的爆发,也让人不禁联想到正在进行的桑迪·佩吉(sandie peggie)案件。 佩吉是一名护士,曾因在更衣室发现一名“跨性别女性”(生理男性)医生进入女性更衣室而投诉nhs fife(苏格兰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然而,她的投诉并未得到重视,反而遭遇了同事的欺凌和骚扰。

这一事件凸显了一个问题:以“政治正确”为名的政策是否正在牺牲一些人的权益?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些坚持维护女性空间、强调生理性别差异的人,是否会被进一步边缘化甚至压制?

女性权益组织“为苏格兰女性而战”(for women scotland)的成员苏珊·史密斯(susan smith)对该政策表示强烈不满,称“苏格兰护理监察机构的做法简直是天真至极。 ”她直言:“这些官员是否真的认为,单凭‘性别认同’就能阻止潜在的危险行为发生? ”

“孩子们的安全与人权至关重要,不能用‘性别认同’来代替对儿童安全的基本保障。” 史密斯严词道,“除非护理监察机构希望再一次面对儿童虐待的调查,否则他们应立即停止这项让孩子们处于危险中的政策。 ”

“包容”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苏格兰保守党平等事务发言人特丝·怀特(tess white)也公开批评这一政策,称其“荒谬至极”。 她指出:“苏格兰护理监察机构居然不承认在提供单性别空间方面的法律

在追求性别少数群体权益的过程中,社会确实应当展现包容与理解,但包容并不等于无限制的妥协。 当女孩们的隐私和安全因“政治正确”而被牺牲时,这种“包容”显然已经走

这一问题也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一名盗贼伪装成僧人进入寺庙,最终盗走了寺中的珍贵文物。 事后,人们才意识到,信任本应是最基本的保障,而正是这种信任让人们忽视了应有的防范。 同理,在社会争取跨性别权益的过程中,保障每一位青少年的安全和隐私,才是最基本的责任。

女孩的权益不能成为“社会实验”的牺牲品

苏格兰护理监察机构的这一政策,或许出发点是想保障跨性别青少年的权益,但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本就脆弱的群体中实施这类政策,无疑是在“拿孩子们做实验”。

尤其考虑到卡斯审查报告中提到的,很多寄养和照护中的青少年已遭受过严重创伤,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加剧他们的困境。 而对于生理女性来说,强行要求她们与生理男性共用卧室和卫生间,无疑会带来更多心理压力和不安。

苏格兰政府和护理机构是否应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真正的包容,是否等于不分边界地模糊性别界限? 如果这些政策真正关心孩子的未来,那么为什么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平等? 这也是每一位父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 天天要闻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鱼要讲水,人要讲理。”很早的时候,我们就被这样的心灵鸡汤喂养——“讲理走遍天下,不讲理寸步难行。”于是,与陌生人讲道理,与朋友讲道理。然而,当我们踏入婚姻的殿堂时,却发现,那些条条框框的“道理”似乎失灵了。环视身边,很多失败的婚姻就是败给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 天天要闻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头条创作挑战赛#☉作者 | 暮岁十点读书会出品相亲这个标签,曾与奇葩经历、焦虑吐槽等内容紧密绑定。无数年轻的单身男女,或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或是无法拒绝熟人的介绍,纷纷踏上了相亲之路。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 天天要闻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有人认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随着年华老去便会黯淡。我却认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显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凭借底气、才气与和气,把岁月沉淀为自己的财富。年纪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翻一页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有位作家曾说过:无论男女如果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没有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终的庇护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与他人无关,有一个爱你的人是福气,能够爱自己则是能力!深以为然,发现了吗?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 天天要闻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家中长辈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这做法对吗?生活往往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复杂与冲突,尤其是家中长辈离世,亲情,责任,习惯和现实之间的拉锯,往往让人无法喘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无情无义,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报丧,不通知亲朋好友,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闻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劳换寒心晨光透过纱窗洒进厨房,陈玉兰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将刚蒸好的小笼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猪肉还带着新鲜的凉意,那是她今早五点就去菜市场挑的前腿肉,为的就是让小宇吃上一口热乎的鲜肉包。“妈,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苏晓雯的喊声从卧室
痛心!18岁女孩溺水而亡,遗书提到4人,最后一句话让人泪奔 - 天天要闻

痛心!18岁女孩溺水而亡,遗书提到4人,最后一句话让人泪奔

18岁的女孩,本应该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学习,在父母面前撒撒娇,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儿一般的年龄,她的生活却没有那么美好。李艳君,18岁,来自广西,在当地的一所民族商业学校读中专,5月1日这天学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