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当是孝顺爸妈了,别这么计较。”妈挽着我的胳膊,声音里满是撒娇的味道,眼神却直勾勾地盯着橱窗里的金项链。
我没吭声,只是握紧了手里的包,心里那股子无名火一下子窜了上来。
五一假期刚结束,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着手机里满屏的消费账单,脑袋嗡嗡作响。五天四夜,整整三万块,几乎是我一年攒下来的积蓄。
但这钱花得值不值,我心里也说不明白。
今年是2035年,我三十六岁,嫁到城里快十年了。
爸妈一直在老家,跟弟弟一家住在一起,平日里我每个月给他们打两千块生活费,想着他们年纪大了,条件也不好,多少算是个补贴。
可这次五一假期,我自告奋勇带他们出去玩了一趟,原本是想趁着假期尽尽孝心,谁知道这趟旅途竟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五一前,妈打电话过来,说家里菜地里的活儿多,弟弟最近忙顾不上,她和爸累得够呛。
我一听,心里一阵难受。
想着这么些年,我在外头忙工作,节假日也很少回家,陪伴他们的时间几乎没有,就萌生了带他们出来散散心的念头。
妈听了特别高兴,电话那头一个劲地说:“你爸都没出过省,趁这次让他开开眼界。”
我一时心软,赶紧订了个稍微好点的旅行路线,连吃带住加往返交通,一共花了小一万。
第一天我们从老家出发,爸妈一脸新奇地看着高铁窗外的风景,妈不时拿着手机拍视频,发在她朋友圈里。
“女儿孝顺,带我们出来玩啦!”配文加了三个大大的感叹号。
看着她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心里也小有成就感。
可第二天开始,我渐渐觉得,这趟旅途有点超出我的预期了。
那天我们去逛了一家大型购物中心。
妈一眼就被一家卖玉器的摊位吸引住了。
老板是个中年男人,嘴皮子溜得很,拿着一个玉镯子说:“大姐,这可是上好的招财玉,戴着能保平安,招福气。”
我一听就觉得是忽悠人,想拉着妈走,谁知道她却爱不释手,非要试试。
试了好几只,她转头问我:“你说好不好看?”
我敷衍了一句:“还行吧。”
妈却撇了撇嘴,低声嘀咕:“你也太小气了,这点钱都不舍得给妈花。”
最后,这个玉镯子还是买了,三千块。
可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妈戴了不到半天就嫌沉,摘下来塞进了包里,一边收拾一边嘀咕:“戴着没那么舒服,还不如不买。”
第三天,爸的腰疼犯了。
我们正好路过一家按摩椅体验店,店员一看我们进来,立刻热情地招呼:“这款按摩椅最适合老年人,全方位按摩,缓解腰椎疼痛。”
爸坐上去试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立刻舒展开了,嘴里直说:“这真舒服!”
妈一看,立刻接话:“花点钱让你爸舒服点不行啊?你挣那么多钱,孝顺爸妈一点怎么了?”
我听得心里一阵别扭。
但看着爸那双满是老茧的手,想起小时候他挑着水桶在田埂上走的样子,我最终还是咬着牙刷了卡,一万二。
妈高兴得不得了,嘴里念叨着:“你爸这腰啊,早该买个好东西了。”
可我的心情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真正让我寒心的,是第四天。
那天我们去了一个景区,妈看中了一套金饰。
她说:“这条金项链送给你弟媳妇,他们平时照顾我们多辛苦,这东西算是个感谢。”
我愣了几秒,忍不住问:“妈,那我这一路花的钱算什么?弟弟一家照顾你们,我每个月打的钱又到哪儿去了?”
妈听了脸色一沉:“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你弟弟在家陪着我们,我们老了靠谁?你是当姐姐的,不多替弟弟分担点?”
那一刻,我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扎了一下。
原来,我每个月打回去的两千块,不是给爸妈养老,而是给弟弟一家贴补家用的。
我没再吭声,只是刷了卡,四千块。
回程的路上,妈突然开口:“咱这趟玩得挺好,等下次你弟弟一家有空了,你再安排一次吧,顺便让你弟媳妇也见见世面。”
她说得轻描淡写,我却觉得字字像针扎。
假期结束后,我坐在家里,翻着这次的账单,脑袋里一片乱麻。
晚上,妈又打电话过来问:“怎么还没给我转这个月的钱?”
我冷冷地回了一句:“妈,我最近手头紧,你们就先省着点用吧。”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妈叹了口气:“你啊,怎么越大越小气了?”
我心里一阵苦笑,挂了电话。
几天后,弟弟突然打电话给我,语气低沉:“姐,我知道你最近心里有怨气,可妈其实一直惦记着你。她说怕你以后有困难,这几年攒下了你给她的钱,都存起来了,说是留给你的。”
听到这话,我愣住了。
脑海里浮现出妈一路上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行径。
原来,她一边花着我的钱,一边又悄悄替我攒着。
她的爱,真的让我又气又暖。
最后,我还是恢复了每个月的转账计划。
只是啊,我决定给自己留点底线,以后凡事都得多为自己想想。
毕竟,孝顺父母是责任,但也得量力而行。
窗外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我靠在沙发上闭了闭眼,心里那股乱麻似乎被理顺了些许。
妈的电话却又打了进来。
“你弟媳妇喜欢那条金项链,真值!下次啊,你再给她买个手镯配上,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