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踢猫效应:一个人“窝里横”,是什么原因?

2024年11月22日00:12:05 情感 1129

心理学踢猫效应:一个人“窝里横”,是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01

“窝里横”的人

对外讨好,对内指责;

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

擅长欺下媚上,对待强的人卑微迎合,对待弱的人指责攻击。

这类人,统称为“窝里横的人”。

你身边有没有这类人存在?

在外人面前,他的人设是“老好人”,对谁都是好脾气,对谁都是嘻嘻哈哈;

谁也不想得罪,哪怕受到委屈或不公平对待,他也选择忍气吞声。

一味地迎合,讨好,在外面是个自尊感,价值感较低的人。

可回到家里,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跟家人说话气冲冲,站在高处指指点点,指责蛮横,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家人身上。

窝里横的人,身上为何会有这种矛盾的状态?

第一:人的负面情绪不会完全消失,有一部分会被藏起来

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尽管通过运动,读书,吃饭喝酒,与人倾诉等方式发泄了一部分;

但还会有一部分,被隐藏在内心中。

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爆发。

第二:情绪的投射,受害者就是身边亲近的人

父母,子女,爱人,朋友,都会是负面情绪的发泄对象。

对方在外面讨好,受了委屈,回到家里跟你发脾气。

在外面唯唯诺诺,回到家里对你指责挑剔,冷嘲热讽。

这就是他将内在的痛苦,负面情绪,投射到了你身上。

这类人,并不是失控,而是理智的,清醒的;

因为他明白,只有亲近的人,才会包容原谅他的荒唐和疯癫;

但凡真的失控,他面对外界也是如此。

就像真喝醉酒的人,只会断片,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

借着酒劲做错事,事后说自己喝多了,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心理学踢猫效应:一个人“窝里横”,是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02

“踢猫效应”:情绪是从上至下传递的

窝里横的人,本质上是将自己当成关系里的“强者”,将伴侣或承受他痛苦的亲人当成“弱者”。

关于踢猫效应,背后有个故事,大概是这样:

男人上班被老板批评,差点丢了工作;

回到家里,冲着妻子发了一通火;

妻子委屈难过,把玩闹的孩子叫过来打了一顿;

而孩子也委屈,就把路过的猫咪,一脚踢了出去。

情绪传递的层级是什么?

丈夫>妻子>孩子>猫。

负面情绪就是这样,人所有的不满,愤怒,委屈,通常不会跟强者发泄,因为不敢因为有顾虑。

除非他本就打算放弃这份工作,打算舍弃当下的关系,打算豁出去了。

不然,只要有顾虑,只要有弱点,就必定不敢跟强者发泄。

所以,关系中的弱者承担一切。

换个角度理解:

在社交中,任何敢当面嘲讽你,指责你,攻击你的人,本质上是“看不起你的”;

至少在他潜意识里,认为你是一个不如他的弱者。

他欺负你,没有负担,认为你不敢反抗;

他不欺负别人,因为他比别人弱,别人的报复是他无力承担的。

大多数关系,其实都会出现“踢猫效应”。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被对方当成“负面情绪垃圾桶”,被发泄,被攻击。

只能不满地反驳:

“你能不能别把在外面受的气撒在我身上?”

心理学踢猫效应:一个人“窝里横”,是什么原因? - 天天要闻

-03

我们该如何调整“负面情绪”?

第一:识别情绪,学会归类

你的负面情绪是内耗,自我导致的,还是外界造成的?

如果是自己造成的,那么你就要试着缓和情绪,而不是下意识将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别人凭什么承受你无端的怒火?

哪怕是你的父母、子女或爱人,也不应该啊。

如果你的负面情绪是外界造成,该如何做?

要么你有掀桌子的勇气和底气,要么你有合理转移情绪的能力和手段。

第二:你恐惧什么,你焦虑什么,你愤怒什么

就去面对什么。

你的恐惧,恰好是你获得勇气与力量的尝试;

你的焦虑,恰好是你获得心态平和的垫脚石;

你的愤怒,恰好是你看清自己,看清关系的途径。

每一种负面情绪的背后,其实都藏着你所缺失的部分。

看见它,打败它,然后拥有它;

任何“向下发泄”的行为,都是无能的,怯弱的,没有担当的。

永远记住:

没有谁天生就应该承受你的痛苦和怒火。

话题:

你身边有没有“窝里横”这类人?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