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爱情看性格,二等爱情看默契,一等爱情看……

2024年05月20日07:05:16 情感 1949

陆小曼曾对徐志摩说:

“自从见着你,我才像乌云里见着了青天,我才知道自埋自身是不应该的,做人为什么不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呢?”


爱情,可以让人从里到外都发生改变,从面目枯槁到容光焕发,从内心黯淡到心怀欢喜。

爱里的人不尽相同,爱情本身却有着相同的魅力。

那些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莫不如此。


三等爱情看性格,二等爱情看默契,一等爱情看…… - 天天要闻

灵魂契合

“你快回来吧,你要是一回来我就要放一个震动北京城的大炮仗。”


就像如此真诚炽烈的思念一样,王小波李银河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故事最初,他们从事着八竿子打不到的工作,基本不会有什么交集

大学毕业的李银河是《光明日报》的编辑,王小波则是一名街道工人。

酷爱文学创作的王小波写了一篇小说《绿毛水怪》,投给《光明日报》。

经手这篇文章的编辑,恰好是李银河的同事,经过同事间的交流,李银河也对王小波其人其文产生了浓厚兴趣。

特别是王小波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进行的一番评论,更让李银河有一种“人生遇知己”的灵魂触动。

李银河断定,自己与这位素未谋面的王小波是心有灵犀的。

然而,当她见到王小波本人的时候,却被眼前的这个人吓了一跳:

“这人怎么长得又凶又丑。”

但是在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情况却发生了改变。

他们畅聊文学艺术,十分投机,相似的灵魂迸发出火花。

王小波突然问李银河有没有男朋友。


当他得知李银河尚且单身,便直接问道:

“你看我怎么样?”


这番生猛又不失真诚的表白,令李银河心头微微一动。

李银河的家人十分不看好王小波,经过一番波折,两人才喜结连理。

婚后,他们生活很是拮据,李银河不让王小波操心赚钱的事情,要他专心写作。

她相信王小波的才华,不断鼓励王小波:

“只要坚持,终会出头。”

1991年,小说《黄金时代》获奖后,王小波决定全职写作。

这再次遭到了身边亲友的反对,只有李银河坚定地站在王小波这边。


她知道他想要什么,并从内心肯定这种想法。

王小波的作品,一度争议很大,李银河的两性关系研究,也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不容。

可他们两个仿佛看不到这些压力。


在他们的世界里,彼此就是对方的灵魂支柱,再多的纷纷扰扰,也抵不过爱人的会心一笑。

志同道合、灵魂相契的爱情,实在难得。

廖一梅说:

“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王小波和李银河既拥有爱,也拥有了解。

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是幸运的。


三等爱情看性格,二等爱情看默契,一等爱情看…… - 天天要闻

三等爱情看性格,二等爱情看默契,一等爱情看…… - 天天要闻

性格互补

心理学中有一个“互补定律”,认为两个性格不同的人能在相处过程中获得平衡感,这样的人更容易相处得来。

鲁迅许广平就是如此。

1925年,身为女师大在校生的许广平,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讲述了女师大目前的弊端,倾诉了自己的理想。

鲁迅随即回了一封信,渐渐,两人书信往来增多,感情也在不断深化。

许广平等人在学生运动中被校方迫害,鲁迅毅然选择支持学生的正义举动。

有着共同理想的两个人,成为了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建立在三观一致前提下的感情是很容易升温的。

许广平内心爱情的火焰升腾起来,只是这爱情的过程充满了曲折。

1925年的夏天,许广平主动而大胆地向鲁迅表明自己的情感。


同年10月,许广平更是在《同行者》一文中,公开表达了她对鲁迅的强烈爱意,说自己会“一心一意地向着爱的方向奔驰”。

可鲁迅却没有回应,那位平日言辞犀利、不苟言笑的鲁迅先生,在如此炽热的情感面前,有些胆怯和畏缩。

许广平就像一个小太阳,照亮了鲁迅沉闷的人生,他当然会动心。

牵绊住脚步的,是鲁迅对现实的考量。

他在老家有妻室,尽管那是自己十分抗拒的包办婚姻,但确实有夫妻之名。

鲁迅声称:

“我明白自己的各种缺点,生怕辱没了对方。”


他以这样的方式,婉拒了许广平。

与鲁迅的踌躇犹豫不同,许广平对爱情的态度是无畏和坚定的。

她明白鲁迅的顾虑,却毫不退缩,并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所爱。

烈火是可以融化寒冰的。

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鲁迅终于放下思想包袱,接受了这份爱情。

他告诉许广平:

“我可以爱,你胜利了。”


至此,大胆追爱的许广平终于得偿所愿。

在这段感情中,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鲁迅与许广平能够走到一起的思想基础,互补的性格,是两个人携手相伴的充分条件

爱,就像在山谷里找寻宝藏,有一方大声呼唤,才能让寻找的人心生力量。

在互补的性格中,两个人都离幸福更近了一步。


三等爱情看性格,二等爱情看默契,一等爱情看…… - 天天要闻

三等爱情看性格,二等爱情看默契,一等爱情看…… - 天天要闻

相互扶持

怦然心动,是爱情的开始,厮守到老,才是爱情的结局。

人生路如此漫长波折,能相互扶持陪伴,比乍见之欢更为难得。

钱钟书杨绛婚后不久,就拿到牛津大学的通知书,而这时的杨绛则考上清华大学外语研究院。

为了避免异地,杨绛决定跟随钱钟书来到英国,后来又辗转法国

这样义无反顾的陪伴贯穿了他们爱情的始末。

钱钟书那部轰动整个中国文坛的《围城》,是由杨绛来校稿的;杨绛的小说《洗澡》,则由钱钟书题写书名。

生活中亦然,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生活白痴”,不懂得如何打理日常生活,杨绛便包揽了钱钟书的饮食起居。

杨绛在医院生产期间,一向不善家务的钱钟书却忙前忙后团团转,还尝试着为妻子炖鸡汤。

当然了,他也会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另一半的宽慰和理解就尤为重要。

杨绛在医院的时候,笨手笨脚的钱钟书打翻墨水弄脏了桌布,杨绛得知后说,她会洗干净。

钱钟书又说自己弄坏了门轴,杨绛还是微微一笑说,没事的,她会修理。

爱情最重要的精神理想,世俗生活,情感需求中,他们都彼此扶持、理解,将平淡如水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杨绛:

“她结合了妻子、情人、朋友三者,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杨绛则说:

“良好的婚姻,只能是互相成就彼此的梦想。”

如果说高段位的爱情有模板,那么大概就是像钱钟书、杨绛的婚姻这样。

我们总以为爱情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但其实它也有规律可依循:


灵魂契合才能相知,性格互补才能相爱,彼此扶持才能相守。

这就是爱情答案。

当他们都不看好你时,我会坚定地站在你身边。

当你面对爱情犹豫不决时,我依然选择对你痴心相付。

当你需要在事业上不断精进,那么我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有句法国民谚说:

“生命是花,爱情是蜜。”


人生一场,愿我们每个人的爱情都能美好而绚丽。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借一次钱就清楚了 - 天天要闻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借一次钱就清楚了

电影《寄生虫》中有一句台词:“钱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它能熨平人们之间的隔阂,也能熨平世间所有的感情。”钱,无疑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是社会地位和尊严的象征。
浙江:男子打工混住,妻子抓包不吵不闹,混住女子淡定离开 - 天天要闻

浙江:男子打工混住,妻子抓包不吵不闹,混住女子淡定离开

成年人的生活总是艰辛和不易,为了碎银几两,何止是忙忙碌碌?底层打工人,更多的是风里来雨里去,更多的是不得不忍受各种艰苦的条件,咬牙坚持。无论是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工地工人,还是在昏暗车间里辛勤劳作的工厂工人,都在为生活拼尽全力。然而,底层打工人
丈夫得知后轻生了,因女子瞒丈夫出借20万元,女子:我真特别后悔 - 天天要闻

丈夫得知后轻生了,因女子瞒丈夫出借20万元,女子:我真特别后悔

在一个温馨的小镇上,李梅和张强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们住在一栋两层的小楼里,门前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种满了李梅喜欢的花草。每当春暖花开时,整个小镇都弥漫着花香,而他们的家,总是被邻居们羡慕地称为“花园小屋”。李梅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她把家
为什么不要跟异性频繁的聊天?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不要跟异性频繁的聊天?

在生活中为什么不要频繁的跟一个异性聊天,长时间的聊天真的会产生一种错觉,你每天跟他分享生活的点滴,今天吃了什么?有哪些好吃的?你看到了什么风景?你都跟他分享,这样长时间的交流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已经喜欢上他了。
具俊晔后悔了!他表示:被逼着结婚,最后不都是离婚嘛! - 天天要闻

具俊晔后悔了!他表示:被逼着结婚,最后不都是离婚嘛!

爱,喜欢我就开心嗨!柴米油盐酱醋茶,傻傻都会蹦出来!我是傻妞,喜欢我就关注我“真是可笑!早不后悔晚不后悔,偏偏汪小菲又娶了媳妇儿才后悔?看来这个软饭男是坐实了的!”网友直呼。据韩媒爆出,具俊晔在韩国受冷眼旁观,跟朋友道出自己的心里话,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