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婚姻,作为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每个人都应在步入婚姻殿堂前深思熟虑,并确保自己已全面准备好与另一半共度余生。确信对方是自己的终身伴侣,这段关系的幸福几率才会提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夫妻关系都能维持得幸福和谐。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和习惯,当两个性格和生活习惯迥异的人共同生活时,难以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因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分手的情况相当普遍,另一些则因越过了道德底线,背弃了婚姻誓言而结束关系。
当然,也有的夫妇之间并无明显的争执,他们只是觉得双方的关系变得索然无味,认为继续生活在一起缺乏意义,因而选择分道扬镳。
总的来说,导致离婚的理由五花八门,只要双方达成共识,离婚本身并无不妥。
一旦离婚,他们回归单身生活,对那些向往单身自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承担着较重生活压力或害怕孤独的人来说,有伴侣的日子无疑更为欢乐。
那对于经历过离婚的人来说,选择二婚还是与前任复合,哪种选择能更彻底地转变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哪一种更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呢?
一、再婚离婚率的惊人数据
普遍看来,曾经离过婚的人对婚姻中的问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他们在再次进入婚姻时,似乎应该知道如何经营这段关系,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
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再婚人士中,有高达60%~67%的人再次经历离婚,这一数据之高令人震惊。
为何他们已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经历,却依然无法维持婚姻的长久?
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夫妻,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稳固的社会“单元”,是因为双方拥有许多共同的需要和追求。
正如人类学家乔治·默多克(George Murdock)所定义的家庭一样,
婚姻是“经济功能与性功能结合为一种关系”的情况下产生的。
而凯瑟琳·高富认为,
婚姻是“建立在一个女子和一位或是几位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用以确立新生儿的合法性,并使之成为社会所接受的一分子”。
无论定义怎样,都显示了夫妻之间除了基本的感情联系外,还涉及到更多关于双方“利益”的纽带。
1.早前的资产
首先,在人们再次步入婚姻时,他们与前任家庭的共同财产,比如房子、汽车及银行存款等,通常会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些资产是他们在之前的婚姻中共同累积的,因此,如何处理这些早前的财产成为再婚伴侣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了解到,在步入第二段婚姻时,很多人已步入中年,而且不乏追求对方财产的情况。因此,如何处理早前的个人财产成了再婚夫妇之间的一大挑战。
2.前次婚姻的孩子
同财产情况相似,通常决定再婚的人士往往不会太年轻,多数已在先前的婚姻中有了孩子。
对孩子而言,面对单亲家庭的情况已足够艰难,突然增加一个新的“爸爸”或“妈妈”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难以立刻接受的。
因此,如何处理前一段婚姻中孩子的关系,同样是再婚伴侣需要面临的复杂问题。
对于那些一方有孩子而另一方没有孩子的再婚夫妻,这个问题可能更是感情之间的障碍。
3.双方的感情
很多再婚的“半途夫妻”最初都是带着“找个人共度余生”的想法寻找再婚对象的,可能一开始会在交流中对未来的生活有所规划。
但生活总是充满未知,对于两位已经中年甚至年纪更大的个体,在此次婚姻之前,可能已在社会中建立了许多成熟的社交关系。
因此,和第一次结婚一样,并不仅仅是两人情愿就足够,更需要考量双方家庭、已有的社会关系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两人一时冲动,结婚后才发现在生活理念上有较大分歧,那么婚姻的维持就会变得困难。
二、明月曾照彩云归
那么复婚情况又如何呢?
正如前文提到的,婚姻双方必须足够了解彼此,若对方的真实性格与期待中有所偏差,可能会感到不满。
但复婚的夫妻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已在先前的婚姻生活中经历了磨合,决定重新在一起时,必然经过深思熟虑。
对于复婚的伴侣来说,克服婚姻中的难题相对于再婚的夫妻来说要容易得多,仅凭双方的感情基础,就已胜过许多人。
王先生和他的前妻刘女士的婚姻曾平淡无奇,尽管双方经济条件不俗,但他们并不觉得生活有多幸福。
在他们结婚8年后,双方的分歧开始显现,刘女士认为应该给孩子报名补习班以培养兴趣并为未来打基础,而王先生则认为这些机构仅是以培养为名收取高额费用。
孩子需要的是自由发展,如果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他们如何能够享受童年呢?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刘女士希望购买一辆车以便自驾,而王先生则觉得家中已有房贷,不宜再增加负担,两人完全可以共用一辆车。
最终的争议在于两人对生活方式的差异,刘女士渴望趁年轻时多出去旅行,广泛见识,而王先生则偏好宅在家中休息养精蓄锐。
这三个分歧导致他们坚定了离婚的决心,但在离婚三年后,他们开始重新思念对方,最终决定重归于好。
此刻的他们已经变得更为成熟,面对分歧时不再选择争执,而是冷静地坐下来,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对于许多初次结婚的伴侣来说,彼此之间拥有坚实的感情基础,大多是经历了长期的相恋,经过深思熟虑及双方家庭的同意才走到了一起。他们的联姻虽然最终未能持久,但始于美满和幸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抵挡时间的考验而各奔东西。如果双方在经过一段时间冷静思考后,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并选择再次同行,
那么他们之间的信赖、共同面对困难的勇气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因此,与再婚相比,复婚往往能带来更稳定持久的关系。
特别是对有孩子的夫妇来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是任何重组家庭所无法比拟的,有谁不希望在父母的关爱下愉快成长呢?
而复合后的夫妻在再次遇到分歧或冲突时,也会采取更加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找到适合双方的生活节奏和方式。
婚姻不仅仅包含了爱情中的热烈情感,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持续关爱,婚姻的未知性有时让人们在短暂的分离后更加珍惜彼此。
无论是选择复婚还是再婚,都代表着双方对生活的新选择,而要过上幸福的新生活,还需双方共同努力和维护。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文关键词:婚姻、心理学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