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2024年02月15日22:45:33 情感 1595

前言

每年年底都是结婚的旺季,文叔平时也会兼职做婚礼司仪,因此见过很多新人结婚的场面,但今年的这些婚礼当中,文叔发现了一些与以往都不太一样现象,那就是“三无”婚礼越来越多,也就是无车队、无接亲、无伴郎伴娘。文叔这段时间就主持了三场这样的婚礼,而自己一位同事结婚时也是如此,新人无一例外都是是95后,难怪网上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活的越来越通透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无”婚礼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三无”婚礼 疫情后开始兴起

摊开整个世界地图,中国是最重视传统婚庆仪式的国家之一,境内不同地区曾衍生出独特的风俗。虽然部分故事的仪式被越来越多人视为陋习,许多夸张的婚闹影片也在网络上广受批评,但毕竟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

在不少人心里,一辈子就结婚这么一次。为了让双方长辈更好的接受彼此维系日后的新家感情,并避免因为婚礼产生嫌隙。不少年轻人平时说得好听,到了自己要结婚时,都还是会顺从礼俗。由于中国人格外重视排场,加上自古延续下来的请客文化,婚礼就成了打死不能丢脸的场合。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因此过往每年都有极其庞大的金钱在这个行业流动,许多年轻人甚至整个家庭攒了很久的辛苦钱,最终都为了成就那一晚上的灿烂。

而所谓的”三无”婚礼与只领证不办婚礼、婚宴的裸婚不同,“三无”婚礼多数还是会举行仪式。

但在面对繁杂的礼俗时,有了更现实的取舍,因此会比极端的裸婚,更贴近主流大众。

而这背后暗藏哪些底层脉络?这是否会是中国民间消费趋势的巨大转变?中国近几年各行各业经济压力大,对经济弱势,耐受度最差的年轻群体所受影响最为深刻。

因此,所谓年轻人活的更通透,更理性消费一词,更成为这两年中国市场的代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近年兴起极简婚礼潮流,打开百度微博热搜等网页,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当前中国民间对“三无”婚礼居高不下的讨论热度。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一般来说,“三无”就是无车队、无接亲、无伴郎伴娘的结婚仪式,但事实上省去的远远不止这三样。

在越来越多的婚庆场合中,无司仪、无煽情催泪环节,无婚宴,甚至不邀请嘉宾。这样的选择日益强健,回归根本。体检婚礼的初衷就是一切从简,但跟彻底极端的裸婚,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同事的亲身经历

我的同事小蒋今年是在2024年1月,跟相识近五年的男朋友成婚,两个人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日子还算过得去。而在刚结束的这场婚礼中,这对新人舍弃了接亲司仪与催泪环节,洞房更是坚决不闹,只是以简单的答谢形式,轻松自在得进行,两人也是很用心很重视得亲自掌控整个婚礼周期的进度。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小蒋夫妻发给文叔的邀请函

虽然没有经验,但小蒋夫妻俩事前做足准备,整场婚礼受到意想不到的好评。新娘的好友事后表示,这次跟以前去过的婚礼截然不同,跟亲友的互动更加自然大方,也少了刻意做效果的尴尬场面。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小蒋夫妻的邀请函

由于小蒋夫妻的想法高度一致,他们在筹办婚礼时很快就删去许多不必要的环节,使得整个晚上的流程更加紧凑。但后续也强调,他们夫妻俩相当幸运,两方亲属都很开明捧场。在这场宾主尽欢的宴会中,双方亲友都度过了美好的一晚。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小蒋夫妻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在我同事的实际案例中,小蒋夫妇选择三无婚礼背后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省钱,第二也可以收回礼金。第三是为了打造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质婚礼。撇除个人偏好不谈,”三无”婚礼之所以兴起,金钱上的考量,绝对是其中一大重点。要想了解这部变化,我们要先回到前几年的疫情。

疫情改变了消费习惯

根据中国结婚产业洞察白皮书,在走出疫情影响后的2021年,中国婚嫁市场显著回温。随着90与95后的群体逐渐成为市场新主力,加上各地热情四溢,有多达8成的新人对婚礼高度重视,凡事都愿意亲力亲为,也乐于花费时间与金钱为自己操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新人平均结婚的开销约为人民币17.4万元,主要支出集中在婚礼、婚宴、珠宝、钻戒、婚纱摄影,也有超过4成的新人愿意为了更好的服务与产品超支。以婚纱摄影来说,当年一线城市的新人婚纱消费平均都要超过一万人民币。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2345线城市的婚纱消费也相继突破8千元,整体消费呈现上升的趋势,看向整体服务衍生商品。当年的中国婚嫁产业链持续向两端扩张,新人结婚涉及的商品类型已超过9个。除了常见的珠宝作案件、婚纱婚礼策划、饭店婚礼拍摄等服务性商品也相当热销。

如何办场体面的婚礼、婚宴就成了新人们绕不开的话题。然而,时间来到当前,中国民间的消费习惯已出现转变,反映在婚姻市场中,便是”三无”婚礼的崛起。越来越多新人一改过去几年的趋势,舍弃不那么必要的环节,一来节省开支,后来更省心省力。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在这波趋势之下,年轻人打着三减号的旗帜,将老的,套路的传统婚礼大刀阔斧砍成理想的形状。

三无、四无,乃至各种花式砍单,婚礼不断瘦身的同时,仍维持了一定的仪式感。当前的新人们人惦记的仪式感,他们砍除的是对传统习俗的不认可,这对形式主义的挑战,而不只是为了省钱,将所有活动一锅端的删除。

简单来说,”三无”不仅仅是减号,年轻人还是用上了加号,让他们更重视的环节,以更高的比重添加到自己的人生大事之中。

亲身经历“三无”婚礼 是年轻人变通透了 还是年轻人的无奈 - 天天要闻

在许多实际案例中,在许多婚礼上禁酒了,婚闹也换成了草坪上的舒适游戏。堵门婚闹的仪式转换成好友交谈合影的时间,老掉牙煽情催泪故事,如今变成人们向父母真诚的道谢。少了靠套路吃饭的时宜宾客,也省去被开低俗玩笑的担忧。

总结

当然,百货中百客,”三无”婚礼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那些希望拥有盛大热闹婚礼或是想打安全牌避免翻车风险的新人来说,这种形式可能就不太适合。毕竟对人们来说,每人的喜好与期望都大相径庭。

婚礼正是个人与家庭价值观的展现。总结来说,”三无”务婚礼之所以开始流行,背后可以归纳出两大因素:

第一,当然还是省钱,在大环境前景不明的当前,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将钱用在刀口之上,是许多中国年轻人的理财方针。然而,我们也知道,常态性的消费习惯改变,确实容易跟经济变化产生链接。

第二,像婚礼这种一生一次的大事,刮起反转风潮背后一定还存在别的动力。而这里就是我们前面提过,中国年轻时代针对不喜欢的传统礼俗展开全面性的挑战。许多人办了”三无”婚礼以后,并不会像裸婚一样藏着掖着,而是广发朋友圈向亲友分享活动本身有多么成功。在他们眼里,”三无”不是令人尴尬的存在,反而是值得骄傲的成就。

好啦,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下面留言,聊聊你们的想法。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女生喜欢你才敢对你做的事! - 天天要闻

女生喜欢你才敢对你做的事!

在情感的世界里,女生的表达方式往往较为含蓄和细腻。当一个女生喜欢上一个人时,她可能会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来传达自己的心意。这些行为或许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对于陷入爱情的女生来说,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爱意才能付诸行动。当一个女生喜欢你时,她可能
两性关系:为何女性步入四十岁后,会“来者不拒”? - 天天要闻

两性关系:为何女性步入四十岁后,会“来者不拒”?

作为一名步入四十岁的女性,回首过去的情感经历,我发现自己在这个阶段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曾经,年轻的我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有着明确的标准和条条框框。那时的我,总是在众多追求者中精挑细选,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心,轻易不肯交付。
婚姻之外的“爱”,是真实还是虚幻? - 天天要闻

婚姻之外的“爱”,是真实还是虚幻?

标题:《婚姻之外的“爱”,是真实还是虚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爱情似乎是一个永远聊不完的话题。而当我们谈到“婚姻之外能否找到真爱”时,更是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和争议。那么,婚姻之外到底能不能找到真爱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需
67岁老人:父母走后,兄弟姐妹感情再好,来往也要多留3个心眼 - 天天要闻

67岁老人:父母走后,兄弟姐妹感情再好,来往也要多留3个心眼

导语世事是变换的,正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样。很多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哪怕是亲密如兄弟姐妹,关系也会发生着改变。而这种改变尤其是在父母走后更加的明显,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年年相处,处处和气;父母走了之后,这个大家也就散了,兄弟姐妹间一地鸡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来,告诉她有孩子的方法 - 天天要闻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来,告诉她有孩子的方法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文:娱析编辑:娱析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红烛摇曳,喜气洋洋,这本该是张宝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新婚之夜,丈夫王俊生的一句话,却
“相亲分析师”爆火背后:一个34岁单身男人的生意经 - 天天要闻

“相亲分析师”爆火背后:一个34岁单身男人的生意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永恒 一块小黑板,一支马克笔,凭着“这个男人能嫁吗”的话题,这个爱穿浅色T恤衫,留着一头精干短发的年轻男人,总能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靠着拆解相亲对象的条件,吸引了当代年轻网友的关注。诀窍在于,看似优秀的条件和大跌眼镜的分析结果之间的反差。这个博主自称无念,34岁,初中辍学,15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