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单身女同学与我告别时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终靠谁才稳妥?

2023年03月12日03:00:11 情感 1155


同龄单身女同学与我告别时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终靠谁才稳妥? - 天天要闻

昨天下午,我的同龄单身女同学张萍又约请我去我们常去的那家咖啡馆喝咖啡了。这可能是我们两个人最后一次在咖啡馆喝咖啡了。

张萍同学告诉我,她已经把自己的住宅挂牌出售了,而且连同家具家电一并处理,最近几天各项手续就要办完了,她很快就要离开我们这座江南小城了。

同龄单身女同学与我告别时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终靠谁才稳妥? - 天天要闻

我问:老同学,你是不是要嫁给南方那位大学教授了?

她说:不!不是的。我不是南下,而是要北上,我要到闺女那里去生活了。闺女在大连一个大医院工作,姑爷在大连一个大学执教,现在定居大连了。我又要回东北了,这样离家乡的亲戚们近了。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张萍父母所在的一所科研机构整体搬迁到我们这座江南小城,支援我们的城市工业建设,我们这座城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市民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重工业基地的东北人居多。那所从东北搬迁来的科研院所就座落在我们过去的庄稼地上,与我们的村子紧邻,所以,我和地道的东北小姑娘张萍就成了同学了。

同龄单身女同学与我告别时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终靠谁才稳妥? - 天天要闻

张萍虽然在我们城市生活学习工作到退休有六十多年了,但除了同学同事朋友,爱人十年前因病走了,她再也没有别的亲人了。唯一的女儿硕博连读的是临床医学,毕业后留在了大连,然后在大连结婚生子。女儿多次劝母亲北上,张萍总是以不习惯为由不愿北上,现在终于想通了,决定离开我们这座城市,去和女儿一家团聚了。

我问:老同学,你去大连后,是和闺女住在一起吗?

她说:闺女家的房子很大,也有我的房间,住在闺女家也是可以的。不过,闺女已经在她居住的小区给我另外买了一套小一点大概有九十多平米的房子,我也可以单独居住。这样一来,我既可以自由自在的独立生活,也可以住在闺女家帮忙做点家务活儿,哎,怎么舒服就怎么住呗。我单独住的话如果有什么事,闺女姑爷很快就来了,你看这样是不是很方便?

同龄单身女同学与我告别时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终靠谁才稳妥? - 天天要闻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同学给我枕头的机会没有了,岂止是我没有机会,这么多年来,张萍同学尽管一次次找伴都没有最后结婚,甚至连搭伙过日子都没有,主要是女儿工作生活的地方没有定下来,她也就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她的想法是人老了,尤其是单身一个人到了晚年,最终还是依靠儿女养老稳妥。

张萍同学坦率地告诉我,她去大连定居后,要在当地找一位适合的单身男士共度余生。人老了,儿女再好,总不如身边有个疼你爱你的人陪伴好。但同时,也不能远离儿女,更不能脱离儿女,最后由儿女送完人生最后一程也就一生无憾了。

我们走出咖啡馆,挥手告别,从此也许不再见了。同龄单身女同学与我告别时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终靠谁才稳妥?虽然我们应该要找一个适合的老伴,但我们最终还是靠儿女稳妥。

(2023.2.25)

同龄单身女同学与我告别时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终靠谁才稳妥? - 天天要闻

@情感点评大赏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35岁女子离婚两次,每次都净身出户,网友:一把年纪了,折腾啥 - 天天要闻

35岁女子离婚两次,每次都净身出户,网友:一把年纪了,折腾啥

在爱情与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风顺,有人却屡遭波折。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35岁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历程。她两次离婚,每次都选择净身出户,面对周围人的不解和网友的质疑,小雨内心究竟藏着怎样的坚持与挣扎?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岁
#婚姻不需要金钱的支撑,你认同吗? - 天天要闻

#婚姻不需要金钱的支撑,你认同吗?

关于婚姻是否需要金钱的支撑,这个问题涉及物质与情感的平衡,我的观点如下:1. 金钱是婚姻的"基础设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质是情感联结和共同成长,但金钱确实构成了现代婚姻的基础设施。就像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平时不易察觉,但长期缺失会危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