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相亲,小镇青年的“春节相亲坎”→

2023年01月31日22:02:10 情感 1565

顶端新闻见习记者 胡瑞

每逢佳节“被”相亲似乎已成为年轻人的春节主旋律,而在小镇青年群体中,这一现象尤为普遍。

“小镇丁克”相亲频遇冷、有人见一面就被父母催促定婚……顶端新闻记者采访到几位小镇青年,了解他们的春节相亲现状。

每逢佳节“被”相亲,小镇青年的“春节相亲坎”→ - 天天要闻

因为丁克,小镇青年春节相亲频频遇冷

乐洁今年31岁,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福建的一个小县城,在一家体育公司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

家里的生活节奏慢,每天到点下班,骑一辆电车就能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见朋友家人、吃想吃的美食,十分方便。乐洁惬意于这种散漫的小县城生活。

但生活在小地方,弊端也显而易见,“小地方的包容度难以与大城市相提并论,”乐洁从自身经历出发,指出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婚恋的包容度。

25岁一过,乐洁就被父母催促着找对象、结婚,“他们有强烈的危机感,老担心我嫁不出去,以后老了没人照顾。”为乐洁安排相亲,是乐洁父母在女儿的婚恋事情上,化被动为主动的重要体现。

今年春节期间,乐洁回到父母家中居住,不出意外,她被安排了比平时更高频次的相亲,“有时一天能见两个。”

但除“年龄大了”之外,更与这个小县城格格不入的是,乐洁目前持有很坚定的结婚后丁克(即选择不生育的人群)的想法,“相亲的男生中,几乎没有一个能接受的,”乐洁表示,在闽南地区,传宗接代的观念比较浓重。

“每次我与父母很严肃、正式地讨论自己关于结婚后丁克的想法,他们都觉得我在说傻话、说孩子话,”在丁克问题上,观念传统的乐洁父母更不能接受。

为了减少正面冲突,每次相亲结束、加过男方微信,乐洁都会瞒着父母向男方表明态度:“我是丁克”。之后,相亲便没有下文。

相亲是认识异性的一次机会,

父母却催促赶紧定婚

工作在大城市,但一到春节就回老家的小镇青年,同样要面临父母安排的相亲。

收拾行李、乘车、转车……公司放年假后,在苏州从事会计工作的刘佳璇,满怀欣喜地回到河南老家。

一年未见,春节难得与家人团圆,刘佳璇倍感幸福。但另一面,今年27岁的她,在父母眼里,对比老家早早结婚生子的同龄人,已是急需解决婚姻大事的“大龄剩女”。

“我不反感相亲,”刘佳璇说,自己的社交圈子比较窄,如果想要找对象,很多时候也只能依赖亲戚朋友的介绍。

刘佳璇表示,父母认为一个好的结婚对象标准是:男方外貌可以、年龄相当、工作好、父母年轻、家境好且只有一个男孩。

在老家,相亲流程简洁、迅速,“媒人带着男方及其父母来到女方家里坐坐,然后预留给相亲双方一些单独的聊天时间,之后再互加微信,一次相亲就结束了。”刘佳璇表示,相亲过程中,父母看到符合标准的男方,就会催促自己赶紧定下来。

“定下来”意思是用彩礼、订婚形式将男女双方及两个家庭捆绑在一起,刘佳璇说,这给人一种感觉,不结婚很难收场。“但我觉得相亲只是给单身青年提供一个认识的机会,即使刚见面双方比较满意,也不能在没有深入了解、建立感情基础的前提下就订婚。”

如今,父母在婚姻大事上似乎很难做得了子女们的主,但在相亲这件事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不可避免。

父母不能左右自己,但他们这种“速战速决”的想法,令刘佳璇很恼火。

先立业再成家,

对婚恋随缘的小镇青年

一方面,小镇青年们被父母死命地催婚、安排相亲,而另一方面,很多小镇青年坦言,自己并不着急婚恋问题。

“我爸快跟我断绝父子关系了,”在郑州从事机械维修工作的李航,前几日在社交平台上,自嘲般写下今年春节回家被催婚的现状。

李航今年31岁,“以前相亲也遇到过比较满意的女孩,”他表示,但那次亲是在老家相的,双方的工作所在地一个天南一个地北。

“两个人不经常见面,很难建立感情基础,因为没有感情基础,彼此哪一方也不愿意,做出让步去到对方的城市。”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李航说,经常是聊着聊着,两个人基于现实,也就不再联系了。

即便是父母着急,李航也坦言,他对婚恋的态度比较随缘,“不能被父母的传统思想所影响,在他们的压力下潦草结婚,我想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而作为在大城市打拼的男性小镇青年,缺少父母物质支持的李航表示,自己需要更努力,才能在这座城市立住脚,“遇不到合适的,那就先立业,再慢慢等待成家。”

越来越多的小镇大龄单身青年,

越来越宽容的小镇

与很多小镇青年面临的春节被安排相亲、催婚现状不同,来自湖南邵阳的清清,被父母给予了更多宽容。

清清今年研三,28岁,学习艺术相关专业。在父母眼里,清清从小到大都很有想法和主见,“在很多事情上,父母都尊重我的想法,并不会干涉太多。”

“今年过年,也有长辈通过父母告诉我说,要给我介绍相亲,我直接拒绝了,”清清表示,可能是性格原因,自己好像与生俱来的排斥相亲,而且有些中间人根本不考量其他,是个人就介绍过来,“一点儿也不负责任。”

清清说,因为拒绝的态度坚决,父母也没有坚持。此外,清清表示,父母也了解现在年轻人普遍晚婚,因此对自己的婚恋也没有显示出多大的焦虑,“顶多就是有时想起来了,提醒我一下该学习学习,该找男朋友了也要找。”

刘佳璇注意到,春节期间,长辈们经常聚到一起谈论、吐槽自家孩子的婚恋情况,“说自己孩子都多大多大了,还不结婚找对象。”

长辈的吐槽,在刘佳璇看来有些好笑,“像是在‘比惨’,”而这通常也会牵扯出一个又一个大龄单身小镇青年。

“以前爸妈会觉得年龄大了不结婚可能是异类,现在这样的年轻人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刘佳璇有一种直觉,小镇青年们仿佛在父母辈婚恋观念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这个口子越来越大,大到小镇父母也逐渐掉进口子中。

乐洁表示,自己依然会坚持在小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丁克想法。小城包容度低,但乐洁说,自己并没有被这个小城“围攻”,生活还在十分舒适的继续。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

每逢佳节“被”相亲,小镇青年的“春节相亲坎”→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