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作家”男看女,看脸;女看男,看钱。脸是女人的资本,越漂亮的女人底气越足,但脸会随着时间而贬值#当然要趁着好看的时候标个高价 辛起16岁那年,到西京市打工,为了在城里立足,她嫁了一个公务员。婚后耐不住清贫,找了一个香港“枯”老头,对方玩了一把后,只留给她一套100多平的房子。为了得到更多,她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辛起是贾平凹笔下的“十二金钗”之一,她没钱没地位、也不独立,却偏要往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挤。她想方设法接近车行老板希立水,就是为了混进“西京十佳人”的圈子,和她们成为“好朋友”。
但出乎意料的是,她的做法让众姐妹们很是不齿,觉得她在依附男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枯”老头离开后,她找到希立水,希望她能陪自己去一趟香港,找个离医院近的酒店,通过“母凭子贵”的方法,要挟老头,获得更多的利益。
希立水知道后,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心里想的是:自己怎么会交上这样的朋友,想甩又甩不掉。
之后,希立水找到海若,向她说了辛起的事。海若倒是个通透的人,只说辛起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才会想出这种下三滥的办法,要是有机会能帮一把是一把。
其实,辛起初来大都市时,也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光和心境发生了改变,她以为这是解放思想,但在外人看来,却是自甘堕落。
贾平凹新作《暂坐》中有一群女人,她们不为“古今情、风月债”所累,更不为儿女私情所困扰。她们经济自足、人格独立。要么离异,要么不婚,要么同性相吸,即便有一个热衷找对象的人,她对婚姻的态度也是默然的。
这群坚强、独立的女人,象征着当下的新时代女性。表面上,她们是一群沐浴过启蒙之光的现代女性,但她们并没有得到现代生活所描述的幸福感。
她们虽然经济财富无人能及,但她们在精神上的极度空虚,以及灵魂的无处安放,才是她们的真实现状。说是独立自主的女性,但终究还是要依附男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正如严念初,她本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板,但她的所有订单,都要依靠王院长才能拿到。为了拿到更多订单,她不惜出卖闺蜜,哄骗她投资1000万给王院长的朋友做地产。
结果对方卷款潜逃,严念初第一时间不是帮闺蜜追债,而是把自己担保人的身份,摘了个干净,让闺蜜借出的1000万,打了水漂。严念初为了保全自己,维持与王院长的关系,不得不坑自己的闺蜜。从她的婚姻和经商方式可以看出,她在努力寻求独立的同时,也徘徊在堕落的边缘。
又如海若,这个把众姐妹拧成一股绳的女强人,她气质优雅、干练大方,经营着一家生意红火、日进斗金的茶庄。但这茶庄的背后,却存在着政权交易,茶叶的销路主要依靠高官,用于招待“贵宾”或送礼。
看似无欲无求、刚正不阿的海若,其实一直游走在政商之间,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没少对“贵人们”弯下自己“高贵”的腰。
正如贾平凹对女性的评价: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女人,里面穿的内衬都洗得发黄;名贵的包包里,塞的不是名牌口红,而是卫生纸;华丽的衣裙下,丝袜的破洞不知几何。
也就是说,这群高贵而独立的女人,在拥有权钱的男人面前一文不值,如戚书记、宁秘书、王院长等人,从没将她们放在眼里。
在商人齐老板那里,她们空有几分姿色,被施舍些生意;遇到坑蒙拐骗时,他们对章怀那样的小流氓束手无策。说到底,女人再独立,比起男人还是矮了一大截,现代社会中的女性,高贵充满野性,却又低于尘埃之下。
海若曾自嘲道:咱众姐妹不求在政治上多贵,经济上多富,婚姻上多完整,也仅仅是要活个体面点、自在点,就这么难吗?
这段话实则是在暗示她们的不幸,贾平凹借着海若的口,说出了当下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存困惑,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经济相对富足的人群。
《暂坐》一书,是贾平凹历时2年写下的,书中“十二金钗”的原型,是西安城中一座茶庄中的十多名女性。
为了完成这部女性奋斗和现状的作品,他曾花费10年时间,每天到茶庄去观察这些人的仪态举止,以及她们的生活习性,最终完成了这部充满争议的女性作品。
在《暂坐》中,每一个女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描写十分精彩。《暂坐》刚出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大家一抢而空,并领衔年度金榜得票第一名。
作品虽然火热,随之而来的还有骂声四起,很多人觉得这本书很低俗,堪称“现代版的金瓶梅”,说这种书就不应该出版。
更有甚者,认为贾平凹对女性欲望的描写太过真实,对男女情事的描述太过直白,其中对同性相吸、权色交易的描写,有违伦理道德,如何能被人接受?
但贾平凹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那些说《暂坐》低俗的人,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眼光低俗,拥有低俗的眼光,如何能看到一群女人背后的故事,以及她们努力向上的精神,还有面对苦难时散发出的人性之光。
活在当下,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甚至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有价值,与其苦思不得出路,不妨去读一读贾平凹的《暂坐》,细品书中的人心人性和人生百态。
虽然有人批评《暂坐》,但也有很多读者表示:这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作品,因为她能指引我们找到未来的方向,摆脱迷茫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