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2022年12月31日21:41:13 情感 1913

作者:潇瑶(富书专栏作者)


罗曼·罗兰说,“对爱情不必勉强,对婚姻则要负责。”


爱情是风花雪月,眼里只有对方的好;婚姻是柴米油盐,生活里充斥着一地鸡毛。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惜的,只谈爱情的婚姻也是可怕的。


婚姻,仅靠感觉难以为继,充分考虑现实才能长长久久。


作为父母,在儿女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给出适当的建议,是一种远见和智慧。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父母不恩爱的家庭,矛盾重重


知乎上有一个讨论,“生活在父母不相爱,却死活不离婚的家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网友@鸵鸟小姐Anita 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父母关系不好,父亲脾气很差,工作不如意就回家跟母亲大吵。


母亲不止一次地劝父亲忍耐一点,让孩子听到,对她影响不好。


可父亲不以为然:“你说这样不好,你让她别学我就行呗。”


14岁生日那天,母亲和她一起去饭店吃饭庆祝,而父亲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拒绝一起去。


那天,母亲第一次问她,如果父母离婚了,是否可以接受。


她丝毫没有犹豫地表示,自己接受。因为她感受得到,母亲过得太憋屈了,而她也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可是,母亲还是选择继续维持婚姻,说是为了让她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后来,她去外地上大学,父亲从不打电话给她。


放假回家,发现父母早就分居了,两个人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可互相几乎不说话。家里的气氛,就像被冰冻住了一样。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她,对于感情和婚姻,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她眼中的婚姻,不是以爱之名,更像是不得已的枷锁。


心理学家诺费奥说过:“父母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孩子最开始了解婚姻的入口。


父母婚姻的质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长在父母不恩爱,甚至矛盾重重的家庭里的孩子,他们往往更敏感和多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容易偏激。


相反,和睦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通常性格柔和,善于沟通。因为感受过幸福,被爱滋养,所以他们就更愿意给予幸福,更懂得体谅他人。


父母恩爱,家庭和睦,是最高级的炫富,也是给子女最长久的礼物。


结婚前,请仔细观察,伴侣的父母的相处模式,它很可能就是你们未来婚姻的模样。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孩子太溺爱的家庭,不知感恩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成从小被母亲溺爱。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可只要是苏明成开口要的,母亲都会满足。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成年之后,他的工作是母亲花钱托关系给找的,买房、买车都是让家里贴补,只要缺钱就伸手找母亲要。


甚至结婚之后,每个月还得靠父母出钱贴补家用。


对于父母的资助,他丝毫不感恩,只是认为理所当然。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苏母去世之后,苏明成听朋友推荐了一个投资,入股一家公司成为股东,定期获得分红。他想到要把家里的老房子卖掉凑够资金。


妻子极力反对,认为他没有投资的头脑,十有八九会赔本,同时也让他断了继续啃老的念头。


可是,他还是一意孤行,东拼西凑地借了30多万块钱。结果投资人卷款逃跑,投资的钱全都打了水漂。他的婚姻也被自己断送了。


但苏明成却认识不到,是自己好逸恶劳犯下的错,反而抱怨母亲把他照顾得太好。


从小到大,母亲宠着他,鲜少批评他,只要甜言蜜语几句,就能轻轻松松地得到想要的东西。他就是这么一点点被惯坏的。


溺爱,是一种纵容,一旦过了头,爱就变成了伤害。


被溺爱的孩子,只要提出需求,父母都会不由分说,竭尽所能地满足。而父母舍不得放手,也让他们很难真正独立。


成年之后,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的付出当成应该;也习惯遇到困难往后退缩,无法承担起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


等他们步入婚姻,他们常常会把这样的模式延续到亲密关系中。


相比换位思考,关注对方需要,他们更在乎自己获得了什么;相比承担责任,自主决策生活,他们更习惯听从父母的安排。


于是,夫妻双方的小日子免不了被干预,失去主动权和自由感,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


结婚前,请仔细感受,伴侣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它很可能就是你未来生活的翻版。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言语太强势的家庭,难得尊重


电视剧《加油!妈妈》中,何晓涵专科毕业,嫁给医生老公,生了女儿之后,在家做全职妈妈,安心相夫教子。


可强势的婆婆却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她,嫌她出身不好,学历太低,根本配不上儿子。生活里,处处刁难她。


当着孙女的面,婆婆拿她和自己的博士女儿比较,说她“连本科都考不上,有什么出息”;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给她买小学奥数题集让她提前学习,满脸嫌弃地说:“别将来孩子问你,你一问三不知。”


孙女听多了,也时常抱怨妈妈什么都不会,甚至拒绝何晓涵为她辅导功课。


何晓涵在家里毫无地位可言,忍气吞声,憋得时间久了,还患上了抑郁症


言语恶毒的人,要么是对生活不满意,随便冲别人发泄;要么就是自命不凡,眼里容不下旁人。


生活在语言的暴力之下,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身体虽未感到疼痛,可内心早已伤痕累累。


言语若是运用不当,会成为一把伤人的利刃;可若是运用得好,也能够成为一剂救人的良药。


詹青云因在《奇葩说》口若悬河、引经据典的辩论而走红。


本硕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她是毋庸置疑的学霸。


谁也想不到,詹青云读小学的时候,竟然是一个成绩在班里垫底的“学渣”,甚至有老师当众骂她“笨猪”,劝她退学。


詹青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问妈妈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劲。可妈妈却信心满满地安慰她:


“妈妈算过了,到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学校里最棒的学生。”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就这样,妈妈从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贬低她,反而是一路鼓励她。在妈妈无条件地支持下,詹青云学习越来越努力。


终于在高二那年,她成为了学校里成绩最出类拔萃的尖子生。


对很多孩子来说,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来自父母师长的鼓励,才变得胆怯、自卑,甚至以为自己一无是处。


就像作家三毛曾极度渴望来自父亲的欣赏,当她听到父亲说以拥有这样的女儿为骄傲时,她说:


“等您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今天,才抹去了我的自卑和心虚。”


要知道,一个从小被鼓励大的孩子,跟一个从小被打压大的孩子,长大后过的绝对是不一样的人生。


若没有被言语温柔的家庭悉心灌溉,又怎会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披荆斩棘。


结婚前,请仔细体会,对方家庭的语言风格,它很可能决定你未来的生活状态。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家境太悬殊的家庭,三观不合


三星公主李富珍喜欢上了自己的保镖任佑宰,不顾家族的极力反对,飞蛾扑火地嫁给了他。


一个是顶级财团的长公主,一个是平民阶层的穷小子,他们的结合几乎无人看好。


事实也证明了,公主和穷小子的幸福生活只能发生在童话里。


爱情的欢愉只是短暂的,现实的残酷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结婚,一定要门当户对。


婚后,李富珍独立掌管家族旗下的酒店产业,商业才华展露无遗。仅用了几年时间,就把酒店的销售额提升了6.5倍。


而老公却不愿奋斗,被送去美国进修,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甚至企图自杀;进入公司工作,常常叫苦连天,不愿做事,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甚至酒后还对李富珍动了手。


对婚姻绝望的李富珍提出离婚,老公的本性暴露无遗,他对于婚姻和孩子都毫不留恋,只想争夺财产。


离婚大战持续了几年,在法庭上针锋相对,舆论也闹得沸沸扬扬。


最终,李富珍用折合人民币8000多万元的天价离婚费用,终结了这段匪夷所思的婚姻关系。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相比之下,“七匹狼公子”周力源和“特步公主”丁佳敏的结合,不只是门当户对,更是两小无猜。


两个家族都是几十亿的身价,男方多伦多大学毕业,女方气质不输明星,而且两个人都负责了家族旗下的品牌,经营业绩可圈可点。


就在大家脑补豪门婚姻之间的无奈和压力的时候,丁佳敏大方地承认,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的关系。


正应了网上的一句话,“如果不是门当户对,又怎么会青梅竹马。”


的确,只有相似的家庭层次,才能在幼年就有机会相遇;只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才会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简·奥斯汀说,“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


所谓门当户对,不仅仅指经济水平的匹配,更是认知水平、处事风格和看待世界的角度的契合。


家境悬殊的婚姻,双方差别太大,难免磕磕绊绊。一时一事的分歧,会累积成时时刻刻的矛盾。再深厚的感情,终将抵不过琐碎的消磨。


最长久的关系,都是势均力敌的。如果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难免失衡。强者觉得厌倦,弱者觉得疲惫,谁都不会舒服。


结婚前,请仔细思量,对方家庭是否家境相当,这会关乎你们未来的婚姻能否轻松自在。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林语堂说:“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爱上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只管去爱就好;可选择一个伴侣,需要慎重,考虑清楚再决定。


这不是功利心,而是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对方负责,也是对双方的家庭负责。


为人父母者,不是要去强行干预子女的婚姻选择,而是要适时地善意提醒他们。


在做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少些莽撞,多点思量;少些冲动,多点理性。


毕竟,婚姻和顺是人生幸事。只有选对的伴侣,双方的家庭才能和睦心安。


请告诉孩子:结婚,千万别找这四种家庭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潇瑶,富书专栏作者,以书为伴,以文会友,愿文字把最美的时光留下,文章:爸妈精读,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 天天要闻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们偶尔会误入复杂的境地。爱上有家庭的人,内心纠结与挣扎丛生。不少人在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为能坚守出别样美好,却不知这常是布满荆棘的迷途。其实,这份爱看似热烈,却可能不经意间灼伤自己与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 天天要闻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老子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人们日常行事时,常因冲动或欲望,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可他们没意识到,这背后藏着因果关联。我们总觉得自己行为,不会有严重后果,可事实并非如此。世间万物,都遵循因果定律。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 天天要闻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在人际交往里,不少人一门心思事事精明,处处显摆自己聪明。但其实,真正的智慧,并非锋芒毕露,而是懂得适时“装傻”要是。一门心思追求精明,事事都较真,往往会把自己拖进没必要的纷争和困扰中。“装傻”就像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能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 天天要闻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漫漫人生路上,不少人总想逃避一些事,在逃避中混日子。然而,一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困境紧紧相随。要是总选择躲避,那些问题就会像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将自己吞没。这些躲不过的事,就像横在人生路上的巨石,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 天天要闻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人与人相处时,一些冷漠反应,正悄悄啃噬着关系的美好。很多人在关系里,面对冷漠行为,选择默默忍受,期望用包容化解。然而,一味忍受,并非总能改善关系。有时,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困境。
一个男人想你了,可能不会说,而是默默这样做 - 天天要闻

一个男人想你了,可能不会说,而是默默这样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情感天地里,爱意的表达,并非总是直白倾诉。有一种含蓄深沉的情感,通过无声行动,缓缓流淌。人们常认为,情感传达,需直白言语。却不知,有一种思念,藏在心底,通过行动展现。要是男人只用言语,表达想念,没有实际
人们在关系中较劲,往往绕不开这些心理需求 - 天天要闻

人们在关系中较劲,往往绕不开这些心理需求

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人与人相处构成的关系,恰似这承载万物的水。它看似平常,实则蕴含诸多复杂的心理需求。多数人在关系里频繁互动,却未深入探究背后的心理动机。我们常常匆匆前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渴望。
真正的灵魂伴侣,往往在这些方面有默契表现 - 天天要闻

真正的灵魂伴侣,往往在这些方面有默契表现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世界里,人与人相处姿态万千。许多人在寻觅伴侣的路上徘徊,渴望找到契合的灵魂。不过,并非同行之人都能成为灵魂伴侣。真正的灵魂伴侣,会在特定方面展现奇妙默契。要是相处中缺了这种默契,即便朝夕相对,心灵间或
世上最好的男人:我平凡又伟大的父亲 - 天天要闻

世上最好的男人:我平凡又伟大的父亲

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而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都说最温暖的是心灵的港湾,最温情的莫过于父母之爱。父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写满了真实与深情。悠悠父爱,恩重如山,父亲脸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我成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