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娶回离世朋友留下的孤儿寡母,前妻落难时,夫妻全力供养

2022年12月25日23:16:03 情感 1419

他结婚才14天,妻子就弃他而去,身怀他的亲骨肉另嫁他人。战友因公殉职后,撇下妻儿孤苦伶仃,他以一颗火热的心,替战友照顾母女,给这个破碎的家带去了幸福。当前妻精神失常、儿子流落他乡时,他又怀着真情走过来,收拾一片狼藉的生活……

在这样的命运颠沛中,这个真情汉子,以博大的爱心,为一个成员复杂的特殊家庭,持续不断地创造着幸福……

你能理解一个军人离妻别子的悲伤吗?

湖北省麻城的农村青年乐声炎和商怡安,先后来到云南某部服役。1979年,他们同时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那次激烈的战斗中,两人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乐声炎立功受奖,随后转业回乡,被安排在电力部门工作;商怡安却不幸身负重伤,左腿留下终身残疾,兜里多了一本由民政部门发给的《伤残证》,继续留在部队服役。

1981年年底,23岁的商怡安获准回家探亲。这期间,他拜访了战友乐声炎,认识了战友的妻子江淑珍。看到战友有幸福的家、漂亮的老婆、可爱的孩子、满意的工作,联想到自己的残疾之身,他百感交集。那天,乐声炎抱着两个月大的儿子乐明,对商怡安说:“你也不小了,在家乡找个媳妇吧,将来转业了,也有个自己的家啊!”战友的一席话,使商怡安萌生了成家的念头。

男人娶回离世朋友留下的孤儿寡母,前妻落难时,夫妻全力供养 - 天天要闻

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在医院工作的护士范秀珍。两人经过短短几天的交往和接触就闪电般地结了婚。新婚之夜,商怡安发现新娘“情绪”不对。妻子含泪告诉他,说她另有心上人,此次结婚是父母逼迫的。商怡安的心颤抖起来,冲妻子大喊:“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啊!”此后几天,这个阴影一直笼罩在他们的心头。范秀珍见丈夫不肯原谅她,就坚决要求离婚,只做了14天丈夫的商怡安,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商怡安这样草率地演完了结婚与离婚这两出人生大戏,他的心碎了。

范秀珍离婚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那么快就怀上商怡安的骨肉。她和当地化工厂的工人盛某交往一段时间后,才知自己已经怀孕了。她掐指一算,正是商怡安的孩子。她有心想与商怡安重修旧缘,却碍于情面,没有主动与商怡安联系,也没有把怀有身孕的实情说出来。当时,盛某刚刚丧妻,膝下有一女,家中缺个帮手,于是他向范秀珍频频发起求爱攻势,并鼓励范秀珍把孩子生下来。范秀珍再次“闪电”结婚后,对丈夫说:“你带着前妻的孩子,我带着前夫的孩子,咱们都是又占便宜又吃亏。盛某以为妻子在开玩笑,也调侃说:“盛家什么都不缺,就缺少个儿子。”

1982年年底,范秀珍果然生下一子,取名盛良。盛某左看右看,都觉得儿子长得不像他。有一回,同事拿他开“涮”,说他娶回媳妇带着儿。盛某听后挺难受,在妻子面前颇有怨言,令范秀珍很心酸。

1985年1月,商怡安退伍回家,被安排在棉纺厂保卫科工作。有一天,他来到前妻工作的医院看病,顺便去看望前妻,见到了已经两岁多的盛良。看着孩子,商怡安心里很纳闷:“这个孩子怎么长得像我啊?”

范秀珍对商怡安一直心有怨气,她直言不讳地说:“孩子是我的,也是你的,但他永远都是我的……”

商怡安第一次婚姻失败后,一直没有再婚。他后悔当年不该一时冲动,如果咽下前妻那口气,也许不是现在这种结局。如今,他已是孤身一人,便产生了想要回儿子的念头。

那天,商怡安找到前妻,悔恨交加地说:“你有家,又有人心疼。我却孤灯寡影,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把孩子给我做个伴吧!”

范秀珍冷笑一声,断然拒绝了前夫的请求。双方为此争持不下,最后就孩子归谁抚养一事对簿公堂。不久,法院作出了不利商怡安的民事判决:盛良归范秀珍和盛某共同抚养,跟随养父姓盛。商怡安应承担一定的教育抚养费,直到盛良成年。

在范秀珍的一再要求下,商怡安拿出1000多元,一次性付清了这笔费用。那天,他给范秀珍交钱时,心在颤抖,手在颤抖,说话的声音也在颤抖:“这是我治病的钱,我不求别的,只求你把孩子养大成人。”

范秀珍拿到孩子的抚养费后,又反过来否认盛良是商怡安的骨肉。商怡安想到自己刚刚转业到地方,怕影响不好,也就没有与前妻计较,只有把苦水往肚中咽……

命运啊,你为什么这般无情?商怡安心中那份苦涩的、离妻别子的悲伤,又有谁能理解呢?

不幸的孤儿寡母,有我就有你们的好日子

1985年春节,商怡安没有回老家过年,他把自己关在县城的那间斗室里。一想到与前妻的纠纷,他就闹心病,就想吐血。这时,他想起了多年未联系的乐声炎,准备找过去的生死战友诉诉心中的苦楚。

正月初三的上午,商怡安前往乐家拜年。他走进乐家,感到屋里冷冷清清。几年不见,当年那位风姿绰约的军嫂江淑珍,竟憔悴得不成人形。商怡安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抱起3岁多的乐明问:“你爸爸呢?”话音未落,乐明就扑在妈妈的怀里,母子俩哭成一团……原来,乐声炎已于1982年5月因公殉职,孤儿寡母已熬过了近 3年的凄苦日子。

男人娶回离世朋友留下的孤儿寡母,前妻落难时,夫妻全力供养 - 天天要闻

看着战友的遗像,商怡安忍不住嚎啕大哭。他突然回想起 5年前的一件事,战友含泪“托孤”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在那次浴血战斗前夕,乐声炎放心不下新婚妻子,声泪俱下地对他说:“老弟,如果我不幸牺牲,你要劝说我媳妇改嫁;要是有孩子,请你千万帮我把孩子养大成人,让他姓乐,让他从小记住我这个为国捐躯的爸爸……”乐声炎还重新草写了一纸“遗言”,放在商怡安的手里。战斗结束后,两个同乡战友都幸免遇难,他们就没有再把此事放在心上。

万万没有想到,战友的叮嘱在5年后变成了现实!面对这种悲喜难料、大起大落的人生变故,商怡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到江淑珍母子孤苦伶仃,想到年仅28岁的江淑珍正在年复一年地守寡,他不停地揉起自己的眼睛。他劝慰江淑珍说:“嫂子,有什么事尽管吱声。有我就有你们的好日子。”

为了这个承诺,这个真情汉子行动了。

那天天气有些冷,商怡安身上穿的衣服不多,但他坚持要带着江淑珍母子到县城转转。商怡安艰难地蹬着自行车,前面带着乐明,后面带着江淑珍。来到一条小河边时,商怡安知道水有些冷,就踩着石头把乐明先推了过去。江淑珍想自己过河,商怡安说啥也不让,好不容易把江淑珍推到河中间,车胎打滑了……千钧一发之际,商怡安不顾一切跳进水中,扶住了车子。江淑珍平安过了河,商怡安的鞋子却进了水。他的伤腿刺骨一般难受,可他嘴里却说:“没事,当兵时就习惯了。”这样,他咬着牙陪江淑珍母子逛了一圈。

在整个春节里,商怡安几乎天天来陪江淑珍母子。聊天、做饭、待客……遇到什么干什么。看到江淑珍情绪好一些,就劝她考虑考虑个人问题,江淑珍每次都避而不谈,其实,江淑珍心里是有苦衷的:乐声炎的老家在乡下,他是家里的独子。乐家老人曾与儿媳商定,如果江淑珍改嫁,就把乐明送到农村去养。江淑珍明白老人的心思,多次保证即使嫁人,孩子还姓乐,她也割舍不下这幺小的儿子啊!有这么个先决条件,江淑珍一直没有碰到意中人。

正月十五那天,商怡安在单位值班。乐明已经同商怡安混熟了,吵着要找商叔叔放鞭炮,江淑珍就带儿子来棉纺厂玩,刚好厂里的工会干部在场。谈话之间,大家又扯到江淑珍的个人问题上。江淑珍听着听着就啜泣起来。工会干部目睹这一切,觉得商怡安与江淑珍有结合在一起的感情基础。在他的热心撮合下,江淑珍有些犹豫,答应交往一些日子再说。

两人第一次“约会”时,彼此都有些尴尬。商怡安抱着乐明,逗他玩。江淑珍则手足无措地叫孩子说:“明明,叫叔叔啊。”商怡安替孩子剥了一颗糖,不管江淑珍是否高兴,就对孩子说:“明明,喊爸爸!”乐明望了望妈妈,又看了看商怡安,最后喊出了一句半生不熟的“爸爸”。那一刻,商怡安又激动又伤心:激动的是,他又有儿子了;伤心的是,他的亲生儿子却喊别人“爸爸”。商怡安想不通,命运咋会这样捉弄人呢?

清明节那天,商怡安租了一辆车,一大早就带江淑珍母子去乡下扫墓。商怡安把乐明抱在怀里,没走多远,乐明因晕车而呕吐起来,把商怡安的身上都弄脏了。他不气不恼,马上让司机停车,背着孩子步行。他这样走一段路,等孩子舒服了,又搭一会儿车。一旦孩子难受,他又让江淑珍坐车到前面等,他则背着孩子走路。如此反反复复,商怡安不厌其烦。江淑珍看着商怡安拖着伤腿,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就暗暗地掂量这个男人在她心目中的分量。最后那一段路,江淑珍也下了车,他们悲悲切切来到乐声炎的墓前,啜泣着,呜咽着,痛哭着……

从乡下归来,商怡安又推心置腹地告诉江淑珍:“孩子不改姓氏,我当亲儿子养。”商怡安动情地走到江淑珍跟前,指着自己的伤腿说:“虽然我受过伤,走路有一点瘸,但并不影响生活。”

1985年5月,他们办了结婚手续。在拍结婚照时,商怡安坚持要带上乐明一起照。从此,他们组成了一个患难之家,小乐明又有了父爱。

商怡安得到了江淑珍的心,同时也挑起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这个破碎的家,这对不幸的母子以及这以后的日子……就全靠他了!

1986年8月,他们的女儿商颖出生了,商怡安对养子的爱却有增无减。乐明从上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商怡安接送。有一次,妻子上夜班不在家,商怡安的腰板痛得直不起来。眼看乐明上学时间快到了,他把3岁的女儿放在洗衣机里,丢给她一袋饼干吃,接着,拉起乐明就往学校赶。刚出门,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商怡安怕孩子的腿脚湿了,就背起乐明。等他深一脚浅一脚把孩子背到学校时,他却倒下了……

江淑珍下夜班回到家里,女儿已哭成了泪人儿。她一气之下,打电话把丈夫数落了一顿。她对丈夫说:“你对明明好,我心里有数,你也不能宠得太过分了。商颖比明明小,她也是你的女儿,你就不心疼吗?”商怡安傻笑着说:“都一样,都一样。”

男人娶回离世朋友留下的孤儿寡母,前妻落难时,夫妻全力供养 - 天天要闻

前妻亲子落难时,真情男人走过来

商怡安和江淑珍一起拉扯着儿女,刚刚走过10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的生活又起波澜。

1995年,商怡安的前妻范秀珍患了精神病,时常神志不清,根本不理家事。盛良在家里因得不到继父的宠爱,常常惹继父生气。这年9月开学时,盛良向继父要上初三的学费,继父没有给,反而硬逼着这个年仅14岁的孩子到化工厂锅炉房做杂工。孩子年幼,皮肤又嫩,整天在锅炉旁干活,脸蛋烤成了酱色,人烤得像根干柴似的。知情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找生父商怡安。于是,盛良偷偷跑到棉纺厂去找父亲。因商怡安已经下岗做生意了,他没有见到生父。

1997年,商怡安无意中得知前妻患病的事,又听说孩子在锅炉房干活,他伤心不已。为了不增加江淑珍的精神压力,商怡安没把这件事告诉妻子。那天,他到化工厂去看儿子,孩子面无表情、目光呆滞。盛良带着哭腔,在生父面前诉苦:“妈妈说,你替别人养儿子,不管自己的儿子……”

孩子的话,像刀一样割着商怡安的心。道德、良知、责任、父爱仿佛都在向他说:管管这个可怜的孩子吧!商怡安带着孩子不顾一切来到盛家,质问盛某:“法院都判了,我的抚养费也给了,你为什么不管孩子?”

盛某以单位效益不好、供不起孩子上学为借口,拒绝抚养盛良。他讥讽商怡安说:“谁的儿子谁去养。”他还郑重其事写了个保证交给商怡安。面对盛良那双乞求的目光,商怡安拉着他离开了盛家。从此,他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担。因为盛良已经失学一年多,在城里上学跟不上课,商怡安就背着妻子借了1000多元钱,把儿子送到农村老家借读。

刚刚安顿好儿子,前妻便找上门来。范秀珍得知儿子回到商怡安身边,疯疯癫癫地跑到大街小巷寻找儿子,逢人就说盛良不是商怡安的亲生儿子,说商怡安把她的儿子给卖了……不到半天时间,这件事就弄得满城风雨,搞得商怡安无地自容。他只好找到前妻的弟弟,一道来到老家,看到盛良在当地中学上学,这场风波才算平息。

1998年5月的一天,江淑珍在街上买菜,听到人们议论盛良的事。一位老太太认出了她,劝她对养子好一点,为自己留个好名声。江淑珍听得莫名其妙,满怀委屈跑回家,质问丈夫是怎么一回事。商怡安一五一十地说出实情之后,江淑珍果断地说:“把盛良从乡下接回来一起过!”她还取出积蓄,替丈夫还清了那1000元的借款,并专程到学校去看望了盛良。在学生宿舍里,江淑珍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不管考试成绩如何,妈妈下学期就把你接到城里读高中。”

后母的爱,像一股暖流滚过盛良的全身。

后来,江淑珍认为范秀珍疯癫的原因,可能是两次不幸的婚姻造成的。为了拯救这位不幸的女人,她多次找到范秀珍,给她衣穿,给她钱用。范秀珍的情绪时好时坏,高兴时喊江淑珍“大姐”,一不对劲就撒泼骂娘。有一次,江淑珍替范秀珍买了一件新衣服,范秀珍高高兴兴地穿着,在镜子跟前左照右照。这时,有人提起范秀珍与商怡安当年离婚之事,替范秀珍后悔。这些话像一把盐撒在范秀珍的伤口上,她突然暴跳如雷,把刚刚穿上的新衣服撕成两半,扔在江淑珍的脸上,破口大骂江淑珍是“狐狸精”,把她的男人勾引走了……回到家里后,商怡安发现她的脸上有被抓伤的痕迹,问是怎么回事,江淑珍轻描淡写地说:“不小心擦破的。”她还劝丈夫有机会帮帮前妻,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妻子的这些话,句句暖着商怡安的心窝。

江淑珍在麻城市广播系统工作,每月500多元的工资总是入不敷出。为了让这个组合家庭充满生机,商怡安学着做生意,但因经验不足,他总是搞得血本无归……尽管如此,商怡安始终没有向生活低头。

1998年8月,养子乐明接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商怡安为了给养子筹措数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勤扒苦做,走街串巷贩卖核桃。开学的日期到了,乐明的学费还没有凑齐,江淑珍急得日不能食、夜不成眠。商怡安安慰妻子说:“我随明明到武汉去,靠打工挣钱供孩子读大学!”

商怡安将剩下的核桃带到武汉,而他对养子的爱,正像那些核桃一样坚韧……

命运在颠沛,继父的情怀仍燃烧如火

1998年9月,乐明到武汉上学,商怡安也跟随养子来到武汉打工。商怡安想发挥自己能写会画的特长,在武汉“从文”。然而,当他到一些新闻单位应聘时,用人单位以他年龄偏大、没有本科文凭等理由,一次次将他拒之门外。最后,虽然一家专业报的广告公司留用了他,但公司规定:没有底薪,拉来广告就有提成。

商怡安在武汉举目无亲,没有一点人际关系,要拉到广告并非易事。他挨个单位游说,凭自己的身份证,凭用人单位的电话,居然也拉了一此小广告。但是,好景不长,商怡安遭到了“正规军”的排挤。有一次,他和一家公司谈妥了一个整版广告,眼看数千元的提成就要到手了,商怡安晚上高兴得合不上眼。几天之后,当商怡安拿出广告设计稿,再次来到那家公司时,却遭到拒绝。事后才知,他刚把整版广告的消息传到报社,就被别人以更优惠的条件“接”走了!后来,商怡安又多次被人利用,成了两手空空的广告信息员,有时弄得车费都没有,只好走回租住处。躺在木板搭的床上,商怡安眼泪纵横。

1999年4月,商怡安开始在街上卖报纸。虽然挣钱不多,但一天有十几元的进账,养子的生活费也有了保障。清晨,他从武昌出发,一路叫卖到汉阳;夜里,他在大街上露宿,次日清晨又购进新报纸,一路叱卖到武昌。有一次,他的腿痛得难受,本想坐车“带一脚”,想到车费是他卖10份报纸的“利润”,他前脚上车,后脚就下来了。那天,他用这笔节省的车费买了两个包子,自己吃了一个,另一个给养子吃。商怡安看到刚吃完午饭的养子两口就吃掉那个包子之后,内心愧疚难安。他掏出身上的100多元钱说:“爸爸已经找到了工作,你要把饭吃饱,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不要节约。”

商怡安不想让乐明知道他在街上卖报纸,每次去看儿子,总是把报纸放在校门外的餐馆里。久而久之,乐明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吵着要帮父亲卖报。商怡安反复说:“明明,只要爸爸在,就能让你安心读书。”

商怡安为强迫自己多卖报纸,他常常身上不带钱,有意造成卖不出报纸就没有当日饭钱的事实。有一个星期天,他到洪山公园卖旧报,5个多小时才卖出4角钱。他又饿又急,在山道边看见了游人丢下的半袋面包,已经被几只蚂蚁叮上了。商怡安顾不了许多,他拿起面包,两眼一闭就吃了下去……晚上八九点钟,他又来到乐明的学校,掏出一把毛毛分分的钱。乐明说啥也不接,哽咽着说:“爸爸,你太苦了!”

斗转星移,商怡安为供养子读大学,在武汉打工已近3个年头了。其间。他只要有节余的钱,就给在麻城上学的女儿和儿子寄去。但是,父爱是不能均分的。他在武汉打工,专门供乐明上大学,这在盛良和商颖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眼里,是父亲的“偏心”之举。特别是盛良,尽管后母对他不错,但他还是多次流露出“失宠”的意思,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没有提高。商怡安一次次对儿子说:“你不要胡思乱想,父母对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等你考上大学,爸爸也陪你打工去。”这样的父爱,依然没有留住儿子的心。去年6月,盛良没有考好,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突然离家出走了。2000年9月,女儿商颖却以618分的好成绩,被麻城一中录取。

男人娶回离世朋友留下的孤儿寡母,前妻落难时,夫妻全力供养 - 天天要闻

2001年春节,商怡安对妻子说:“乐明快要毕业了,我也省心一些。现在,我要好好培养盛良和商颖这两个孩子,给他们一样的父爱……”

后来,商怡安在一家科技报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还费尽周折找到了盛良,把他带在自己身边。他以博大的父爱滋润着 3个孩子………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