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伙在非洲打拼16年,有4000亩土地,娶当地妻子生两个混血娃
作者: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去安哥拉之前,广西小伙赵志宽是一名煤矿工人,这项工作从18岁开始,做了整整十年,虽然薪水不错,但他的内心总是心惊胆颤,害怕某一天,下井后就出不来,再者自己常年在井下,也见不到一个女人,而自己已经快30岁了,还从未谈过恋爱,有时候都不好意思给别人说自己的感情状况。
28岁那年,他辞掉了煤矿工人的工作,开始步入社会,虽然有些格格不入,但赵志宽还是努力的想让自己去适应新时代下的大城市环境。
有一次,他和一位河南的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说自己的老乡去了非洲,几年时间就赚了上百万,还娶了一位非洲媳妇,听在心里的赵志宽,心里早已蠢蠢欲动,可去外国,就得学外国话,自己读高中的时候英语就没及格过,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记得几个单词。
后来河南的这位朋友让赵志宽学葡萄牙语,因为他的老乡在安哥拉,那里人说的都是葡萄牙语,所以学英语是次要的。
赵志宽把只好去语言学校学习葡萄牙语,还顺带报了英语班,当初学习成绩不好,如今学习语言却很顺利,感觉自己天生就适合说外国话,就连老师都说他说的很标准,这给了赵志宽很大的鼓舞。
整整一年半时间,赵志宽除了打零工就是学习外语,2006年,赵志宽决定动身前往安哥拉,走前还和河南的这位朋友要了在安哥拉老乡的电话,事先进行了沟通,对方很仗义,让他放心来,跟着他干,肯定有前途。
可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到了安哥拉,虽然这位河南的老乡对他照顾有加,然而却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是大老板,身边美女如云,只是勉强过日子,不过刚到安哥拉,赵志宽只好委曲求全,暂时安顿下来,伺机行事。
经过半年的考察,对这里的文化以及现状有了很大的了解,从小出生在农村,安哥拉有大片的土地,都是个人的,他想种地,并且还想把自己的父亲喊来帮忙,此时很多国人笑话赵志宽国内还不能种地,非要跑到非洲。
但赵志宽不在乎,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好。
在安哥拉有二十多万的中国人,赵志宽的为人处事,深得大家的尊重,16年过去,赵志宽拥有4000亩土地,还娶了当地妻子,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人,并且给赵志宽生了两个混血孩子。
以下是来自赵志宽的自述:
我叫赵志宽,广西人,从高中毕业后开始,亲戚介绍我去了煤矿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时间,青春没有自由和浪漫,只有和煤炭打交道。
这项工作,干的时间越长,内心就越害怕,毕竟煤矿工人存在一定的风险,再者我也年纪不小了,却还没谈过一次对象,这多少有些不好。父母也曾希望亲戚给我介绍个对象,但因为工作属性,和长时间不在家,所以都以失败告终。
28岁那年,我辞掉了工作,来到了广州打工,对大城市的惶恐和不适应,让我有了重新返回煤矿工作,当然最终没有这样做。
努力的适应社会,努力的工作,后来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位河南南阳的朋友,他的一位老乡在非洲打拼,生活过的不错,还娶了一位当地的媳妇,并且没有花什么钱,房子、彩礼这些在当地并不怎么讲究。
对于国外的生活,也很向往,听了这位朋友的讲述,心动了,也想到非洲去打拼,而且他还愿意给我牵线搭桥。但要去非洲,就必须会说外语,当时河南这位朋友在安哥拉,这个国家说的是葡萄牙语,我就去学了葡萄牙语,顺带着又学了英语。
一年多时间,已经可以用外语正常的交流,后来就去了安哥拉,而现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位河南老乡的生活过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什么身边美女如云,根本就没有这些事情发生。几个月后,我决定自己在这里做点小生意,后来又觉得在这里做农业不错,然后就开始种地。
很多朋友嘲笑我说在国内种地不行吗?非要跑到非洲,其实在哪里都一样,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一些,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也有了自己的农村,可以经营三十年时间,那个时候我也老了。
我父亲是庄稼汉,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把父亲接过来,这边帮我,经过五六年的发展,慢慢的把农村扩大到4000亩地,听着不少,其实没多少,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
不过我到了安哥拉的第六年,娶了一个当地媳妇,花了七八千块钱,还给我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漂亮的女儿,如今在安哥拉打拼16年时间了,在这里的老乡也很多,我们会经常聚到一起探讨生活,不管在国外生活的怎样,对家乡的思念从未间断。
有时候想回国,又不知道做什么,所以只能安于现状,努力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