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曾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商的,他是一个在农村人眼中非常有能力的人,赚了很多钱,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除此之外,县城还有四套房子出租。
而他的儿子曾先生却是一个无能且胆小的男人,曾大爷的看法跟老伴是不一样,曾大爷认为儿子从小就应该自力更生,努力生存,而老伴认为,儿子就应该宠溺,应该让他生活在水晶花园里,不受伤害,不被外界打扰。
曾大爷拗不过妻子,每次都是亲力亲为,帮助儿子解决所有问题,最终令儿子成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上大学的时候,老伴叫曾大爷陪儿子去学校报名之类的,所以曾大爷每次都是听从老伴的话。
在学校报名的时候,曾大爷让儿子前去报名,但是儿子却说不会,让他去,没办法曾大爷只好亲自前去替儿子报名。
但是也因此导致儿子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在学校受了无数的挫折。别人家的子女都是自己报名的,而曾大爷却要替儿子报名。
不仅如此,每个暑假寒假,老伴都要让曾大爷亲自前去学校看望一番,好好照顾自己的儿子,每次曾大爷都是照做。
然后,儿子毕业了,依旧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去了很多地方,没有一份工作能够做得来的。没办法,他只好回家,做了啃老族。
曾大爷没办法,早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思,而不应该听从老伴的意见,否则儿子也不会那么惨。
曾大爷经常跟一个中学老师聊天,那个语文老师告诉他:“不要总是操心儿女的事,让他们自行解决,老俩口是应该颐养天年了,你无法照顾儿女一辈子。”
曾大爷其实一直以来也是这种想法,但是无奈,怕跟老伴吵架,所以放弃了自己的意思,一律遵照老伴的主意,可是老伴太溺爱儿子了,导致儿子成了一个废柴。
语文老师还跟他说:“老俩口有事最好协商,把道理讲通,我两口子也是如此,做人做事不能独断专行,但是也不能听信别人的意见。明知道老伴是不对的,也要按照老伴的意思去做,最后只会酿成大祸。”
曾大爷跟语文老师一通谈话之后,豁然开朗,他决定尊重老伴,也尊重儿子,全家人坐下来好好商量一番。
曾大爷好好跟儿子讲了一番,叫儿子自力更生,如果遇到难题再让父母帮忙解决,儿子最终同意了,老伴也觉得曾大爷讲的有道理。
儿子去了大城市就业以后,曾大爷和老伴两个人在家里生活。
可是久而久之,却矛盾越来越多。因为曾大爷是一个豪迈的男人,喜欢热闹,所以经常叫很多人来家里喝酒打牌吃花生搓麻将抽烟。
不过让曾大爷的老伴生气的是,这些人,都是胡作非为的,一个喝醉酒,就把自己家当成他们家耍起酒疯来了,最重要的是,碍于面子,曾大爷还不管不顾,依旧让朋友前来。
结果闹的越来越大,有一次,几个朋友输了还不服,竟然当场吵架动手,甚至一不小心把曾大爷家的液晶电视砸坏了。
老伴火了,大骂道:没关系,你们再打再吵再闹,把这里当成你们家吧,闹的天翻地覆,我下次再买十台电视,让你们砸。
朋友们被曾大爷老伴骂醒了,大家纷纷向老伴道歉,然后纷纷跑了。
朋友散去之后,妻子看见客厅一片狼藉,乱作一团,马上骂曾大爷交了一群不懂事的狐朋狗友,曾大爷也骂老伴是一个蠢女人,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脸,真不大度。
就这样,两个人吵架闹翻天,被邻居听见了,前来阻止。
因为这件事,两夫妻同床异梦了。
下次朋友没再来了,甚至不敢跟曾大爷聚会了,就算偶遇,也是不愿提起那件事。
这个时候的曾大爷没了乐趣,又找回先前那个语文老师,那个语文老师跟他讲:“你不要再醉酒了,你老婆只是一时生气,只要你好言相劝,还可以和好的。但是你目前第一件事,就是戒酒戒烟,少叫朋友前去你家,甚至不要让朋友去你家,要去就去餐厅那些地方。”
曾大爷说怕自己戒不了酒,语文老师说:“再戒不了酒,你的家就要散架了。”
曾大爷忽然醒悟过来,为了这个家,他决定一定戒酒戒烟,为了肾,为了肺,为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为了妻子舒心如意,他也要戒。
后来,曾大爷去住院的次数少了,精神也好了很多,经常问候儿子有没有找到好工作,儿子说做了一个小会计,也有女朋友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本事赚到大钱,以后再开公司。
曾大爷听说儿子有女朋友,高兴得不得了。
如今,曾大爷完全戒酒了,烟也很少抽,那些喜欢吵架喝酒闹事的朋友,全都没跟他们打交道了。
老伴也渐渐原谅了他,经常跟他去逛公园逛街,有时候跳广场舞和交谊舞。他们两个都说,遇到了烦心事,只要好好解决,好好商量,总能有解决的办法。
老俩口现在每天一起买菜,然后一起回家做饭菜。
那个语文老师曾大爷是非常感谢的,所以他买了一条鱼一只鸡去跟语文老师道谢,语文老师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只是我提醒了你一下而已。”
曾大爷激动的跟语文老师说:“好在有了你呀,有你这个好朋友的劝导,否则,我的晚年生活不会这么幸福的。”
现在,曾大爷跟老伴夫妻间的生活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了。
结束语:
人到老年,往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子女和家庭,子女的事情自己应该少管理,偶尔关心一下就好了,他们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人生需要经历。夫妻之间,有事好商量,多包容多理解,遇事不要冲动是最好的。